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5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包括第一门架,所述第一门架内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通道,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通道,两个所述伸缩通道与第一升降通道均为铰接,两个所述伸缩通道远离第一升降通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门架,两个所述第二门架内均设置有第二升降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新型结构型式,即一端固定,另一端可移动的型式来满足不同船舶的接卸要求,更适用于小型邮轮码头,同时采用了双接船通道的型式,顺岸通道净宽两米,中间隔离,可以实现突堤两侧泊位两船同时接靠,满足两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满足两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满足两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

General berth boarding ladder suitable for narrow embank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


[0001]本技术涉及登船梯
,尤其涉及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

技术介绍

[0002]登船梯是现代大型油船码头油船在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装卸作业人员和船员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
[0003]现有的登船梯在使用时,由于多采用单接船通道的型式,只能对突堤一侧泊位客船进行接靠,使用不便,无法满足两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包括第一门架,所述第一门架内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通道,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通道,两个所述伸缩通道与第一升降通道均为铰接,两个所述伸缩通道远离第一升降通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门架,两个所述第二门架内均设置有第二升降通道,所述伸缩通道与第二升降通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通道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平台,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通道远离伸缩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船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接船机构包括铰接在第二门架上的转台,所述转台上设置有接船通道。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门架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伸缩通道下方的电缆卷筒。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门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车运行机构,两个所述第二门架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大车运行机构,所述第一车运行机构和第二大车运行机构的底部均设置有轨道。
[0010]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上方均设置有位于第二升降平台上方的液压站。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门架内设置有位于第一升降机构下方的电气房。
[0012]优选地,所述接船通道上设置有渡板。
[0013]优选地,所述接船通道为伸缩式的通道。
[0014]优选地,所述伸缩通道内设有扶手。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主要由底梁、门腿、承载横梁、连接横梁组成。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通过设置第一升降平台、第一升降通道、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平台、转台、接船通道、渡板和第二升降通道,可以实现突堤两侧泊位两船同时接靠,满足两
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使用方便,节省了时间。
[0018]本技术采用了新型结构型式,即一端固定,另一端可移动的型式来满足不同船舶的接卸要求,更适用于小型邮轮码头,同时采用了双接船通道的型式,顺岸通道净宽两米,中间隔离,可以实现突堤两侧泊位两船同时接靠,满足两艘船舶的旅客上下船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的侧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登船机构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轨道的俯视图。
[0022]图中:1第一升降平台、2第一升降通道、3第一升降机构、4第一车运行机构、5电缆卷筒、6第一门架、7电气房、8伸缩通道、9第二升降平台、10液压站、11第二升降机构、12转台、13接船通道、14渡板、15第二升降通道、16第二大车运行机构、17第二门架、18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3,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包括第一门架6,第一门架6内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3,第一门架6内设置有位于第一升降机构3下方的电气房7,第一升降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通道2,第一升降通道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1,第一升降通道2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通道8,第一门架6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伸缩通道8下方的电缆卷筒5,两个伸缩通道8与第一升降通道2均为铰接,两个伸缩通道8远离第一升降通道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门架17,第一门架6和第二门架17主要由底梁、门腿、承载横梁、连接横梁组成,第一门架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车运行机构4,两个第二门架17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大车运行机构16,第一车运行机构4和第二大车运行机构16的底部均设置有轨道18,两个第二门架17内均设置有第二升降通道15,伸缩通道8与第二升降通道15铰接,两个第二升降通道15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11,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11用于调整接船口以及第一升降通道2和第二升降通道15的上下高度,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11包括丝杠、升降器、转向箱、驱动装置、导向装置等,两个第二升降机构11的上方均设置有位于第二升降平台9上方的液压站10,两个第二升降机构11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平台9,两个第二升降通道15远离伸缩通道8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船机构;
[0026]接船机构包括铰接在第二门架17上的转台12,转台12上设置有接船通道13,接船通道13用于登船设备与船舶舱口对接。接船通道13为伸缩式的通道,采用带顶棚的侧壁敞开式通道结构,包括伸缩内通道和外通道、伸缩导轮、液压伸缩机构、液压俯仰机构、安全限位装置、操作台、雨篷等,接船通道13上设置有渡板14。
[0027]本技术使用时,伸缩旅客登船桥操作人员在第二门架17操作驾驶位置上目测观察客滚船目标舱门,同时控制转台12动作,使接船通道13接近目标舱门位置,当接船通道13运动至目标舱门到达操作规定的水平范围内时,操作人员停止第一门架6的水平移动;根
据船舶服务舱口的垂直位置控制第二升降平台9升降,调节接船通道13的俯仰角度,当接船通道13前端地面稍微高于客滚船舱口地面时此时客滚船舱门应已经完全打开停止动作,转而放下渡板14,待渡板14与滚船舱门地面搭接完成后,调节登船桥接船通道13的高度,保证渡板14初始搭接角度处于要求的范围之内,然后操作人员将登船桥置入随动状态,通过俯仰式渡板14和接船通道13上的各种角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信号使登船桥处于随动工作状况。
[0028]实施例二
[0029]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一更优之处在于,伸缩通道8内设有扶手,便于老人、小孩等不同需求的旅客行走,保证安全。
[0030]实施例三
[0031]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二更优之处在于,接船通道13为伸缩式的通道,便于延伸至不同大小的船只上,利于接船。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包括第一门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架(6)内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3),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通道(2),所述第一升降通道(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1),所述第一升降通道(2)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通道(8),两个所述伸缩通道(8)与第一升降通道(2)均为铰接,两个所述伸缩通道(8)远离第一升降通道(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门架(17),两个所述第二门架(17)内均设置有第二升降通道(15),所述伸缩通道(8)与第二升降通道(15)铰接,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通道(15)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11),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1)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平台(9),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通道(15)远离伸缩通道(8)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机构包括铰接在第二门架(17)上的转台(12),所述转台(12)上设置有接船通道(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堤的通用型泊位登船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架(6)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伸缩通道(8)下方的电缆卷筒(5)。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攀陈庆为黄国庆丁敏孙建锐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