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37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侧壁安装有储料仓、防护管、控制箱和电磁阀管,所述上料筒的内部两端均贯穿安装有轴承,且两组所述轴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杆,所述上料筒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防护管和旋转扇叶,通过设置的防护管,在不妨碍碳纤维材料导出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移动外物碰撞控制碳纤维材料导出的结构,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防护工作带来一种保障,通过设置的旋转扇叶,无需安装电动清洁设备,就可自动清洁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表面落有的灰尘,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清洁工作带来便利。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清洁工作带来便利。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清洁工作带来便利。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carbon fiber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材料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直径约为5

10微米的纤维,主要由碳原子组成,具有高刚度、高抗拉强度、低重量、高耐化学性、耐高温和低热膨胀等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和军事等领域,碳纤维零件制作工程中,现多使用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完成碳纤维材料的上料工作,实际使用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和上料稳定等优点。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然而现有的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控制碳纤维材料导出的结构,多外置空气中,当移动外物对其进行碰撞时,会导致控制碳纤维材料导出结构的损坏,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防护工作带来隐患,其次,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多在空气中使用,因此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表面会落有灰尘,需要操作工人手动清洁或安装电动清洁设备,手动清洁会增加操作工人工作量,安装电动清洁设备会增加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生产成本,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清洁工作带来不便。
[000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不妨碍碳纤维材料导出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移动外物碰撞控制碳纤维材料导出的结构、无需安装电动清洁设备,就可自动清洁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表面落有的灰尘,而提出的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侧壁安装有储料仓、防护管、控制箱和电磁阀管,所述上料筒的内部两端均贯穿安装有轴承,且两组所述轴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杆,所述上料筒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侧壁固定套接安装有旋转扇叶,所述防护管的内部安装有位置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防护圆板,且防护圆板的上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两组伸缩软管和锥形槽,两组所述伸缩弹簧和两组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端部与上料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管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杆,且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堵塞板,所述锥形槽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出料孔,所述位置传感器与堵塞板的下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堵塞板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出料孔的横截面尺寸。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筒的另一端侧壁固定套接安装有滤网孔板,所述旋转扇叶的侧方安装有滤网圆板,所述滤网孔板和滤网圆板之间设置有拦截管,且拦截管的两端端部均
设置有四组螺纹盲孔,所述滤网孔板和滤网圆板的相向面均设置有四组贯穿孔,八组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且八组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分别位于八组所述螺纹盲孔的内部,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刷板,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毛刷板。
[0011]优选的,八组所述紧固螺栓与八组所述螺纹盲孔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两组所述轴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电线与电机、电磁阀管和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了防护管,实际使用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时,位置传感器检测下方碳纤维材料的堆积量,当碳纤维材料的堆积量发生更改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使电机和电磁阀管开始工作,途经电磁阀管导出的碳纤维材料会落在防护圆板的上部,聚集在锥形槽的内部,增加防护圆板的重量,防护圆板进行下移运动,碳纤维材料途经锥形槽与堵塞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料孔内部,碳纤维材料再通过出料孔导出,与此同时两组伸缩弹簧和两组伸缩软管受到防护圆板的拉扯,逐渐处于拉伸状态,当锥形槽内部的碳纤维材料导出完毕后,两组伸缩弹簧受自身弹力作用,拉扯防护圆板上移复位,此过程中,电磁阀管被防护管、防护圆板和堵塞板覆盖,外物无法接触电磁阀管,通过设置的防护管,在不妨碍碳纤维材料导出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移动外物碰撞控制碳纤维材料导出的结构,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防护工作带来一种保障。
[0016]2、本技术采用了旋转扇叶,当电机开始工作时,螺旋杆、旋转扇叶、第一毛刷板和两组第二毛刷板进行同步旋转运动,旋转扇叶可将左侧空气导向右侧,形成流动空气吹向上料筒,可将上料筒、储料仓和防护管表面的灰尘吹开,第一毛刷板和两组第二毛刷板可刮层滤网孔板和滤网圆板,防止滤网孔板和滤网圆板被异物堵塞,利用八组紧固螺栓与八组螺纹盲孔相互啮合,操作工人用手逆时针旋转八组紧固螺栓,当八组紧固螺栓导出八组贯穿孔的内部时,可卸下滤网孔板和滤网圆板,对旋转扇叶进行清洁工作,通过设置的旋转扇叶,无需安装电动清洁设备,就可自动清洁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表面落有的灰尘,为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清洁工作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护圆板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A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B的放大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上料筒;2、储料仓;3、防护管;4、控制箱;5、轴承;6、螺旋杆;7、电机;8、旋转扇
叶;9、第一毛刷板;10、第二毛刷板;11、滤网孔板;12、滤网圆板;13、拦截管;14、螺纹盲孔;15、贯穿孔;16、紧固螺栓;17、防护圆板;18、伸缩弹簧;19、伸缩软管;20、锥形槽;21、出料孔;22、连接杆;23、堵塞板;24、电磁阀管;25、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侧壁安装有储料仓(2)、防护管(3)、控制箱(4)和电磁阀管(24),所述上料筒(1)的内部两端均贯穿安装有轴承(5),且两组所述轴承(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杆(6),所述上料筒(1)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螺旋杆(6)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6)的另一端侧壁固定套接安装有旋转扇叶(8),所述防护管(3)的内部安装有位置传感器(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防护圆板(17),且防护圆板(17)的上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18)、两组伸缩软管(19)和锥形槽(20),两组所述伸缩弹簧(18)和两组所述伸缩软管(19)的一端端部与上料筒(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管(24)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杆(22),且两组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堵塞板(23),所述锥形槽(20)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出料孔(21),所述位置传感器(25)与堵塞板(23)的下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板(23)的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璐李文洪刘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科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