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26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装置及控制方法,该保温装置和控制方法能实现局部位置加热、节约电能、随放随加热,发热效率高,而且还能防止手部烫伤、保证使用安全。该种保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平板,该平板包括壳体、多个感应发热单元和控制单元,多个感应发热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相邻的感应发热单元间隔布置;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内,与感应发热单元电连接。与感应发热单元电连接。与感应发热单元电连接。

A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季或春季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相对较低,饭菜炒制好之后很容易变凉,导致饭菜的口感不佳,而且人体食用了温凉的饭菜,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影响身体健康,而逐一再次加热又十分麻烦。
[0003]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保温菜板,能够对放置在其上的饭菜进行加热保温,使饭菜的温度能够稳定保持。现有的保温菜板主要以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方式和IH(inctionheat,电磁加热)方式为主。这种保温菜板在对饭菜进行加热时,不管摆放了几盘饭菜,整个面板都会发热,在饭菜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发热利用率很低,会造成电能浪费,而且由于整个面板都在加热,面板边缘很容易烫伤手部,再成不必要的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菜板的面板只能整体加热、造成电能浪费、容易烫伤手部、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局部位置加热、节约电能而且能保证使用安全的保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平板,所述平板包括:
[0006]壳体;
[0007]多个感应发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相邻的所述感应发热单元间隔布置;
[0008]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感应发热单元电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加热件和磁场发生件,所述感应加热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所述感应加热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场发生件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感应加热件为金属片,所述磁场发生件为线圈,所述金属片的上表面贴设在所述壳体的顶壁,所述线圈位于所述金属片的正下方或错位设置,所述金属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设置有聚磁层。
[0012]可选的,所述聚磁层采用铁氧体或硅钢或磁芯。
[0013]可选的,所述金属片采用涡流易发热金属或合金材料;所述线圈为方形或圆形或菱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0014]可选的,所述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件和加热件,所述感应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所述感应件为金属片,所述加热件为PTC发热体,所述金属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
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TC发热体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平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所述平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成整体,相邻所述平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进行电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插头,相邻所述平板的侧边均成型有插孔,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平板的相接触侧边处的电接头和电接口,所述电接头与所述电接口插接配合。
[0018]一种上述保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每隔时间T0,检测所述保温装置中各感应发热单元的感应加热件或感应件是否有电容变化;
[0020]如果没有,则继续每隔时间T0,检测各所述感应加热件或所述感应件是否有电容变化;
[0021]如果有,则判断电容变化值ΔC是否大于预设阈值C0;
[0022]如果ΔC≤C0,则继续每隔时间T0,检测各所述感应加热件或所述感应件是否有电容变化;
[0023]如果ΔC>C0,则使发生电容变化的所述感应加热件下方的磁场发生件产生磁场,或者使发生电容变化的所述感应件下方的加热件开始加热。
[0024]可选的,所述如果有,则判断电容变化值ΔC是否大于预设阈值C0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5]如果ΔC>C0,则在T1时间后,再次检测发生电容变化的所述感应加热件或所述感应件的电容变化值ΔC,并判断是否仍ΔC>C0;
[0026]如果是,则使发生电容变化的所述感应加热件下方的所述磁场发生件产生磁场,或者使发生电容变化的所述感应件下方的所述加热件开始加热;
[0027]如果否,则继续每隔时间T0,检测各所述感应加热件或所述感应件是否有电容变化。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装置,在平板壳体中设置有多个感应发热单元,能感应待保温物(如放置饭菜的碗碟等)的放置位置,并针对该位置进行加热保温,能实现定时检测、定点加热和随放随热的功能,而没有放置待保温物的位置不进行加热,能节约电能、提高发热利用率,使保温装置更加智能化,减少用户手动控制环节,也能实现防烫手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003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装置,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加热件和磁场发生件,其中感应加热件能够通过感应电容变化等方式判断是否有物品放置,磁场发生件能够在有物品放置时启动加热,从而实现只在放置待保温物(如放置饭菜的碗碟等)的位置进行加热,提高发热利用率、实现随放随热,大大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满足用户需求。
[003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装置,其中感应加热件为金属片,磁场发生件为线圈,该结构的感应发热单元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而且能实现快速加热和散热,能充分满足用户随放随热、取走降温的使用需求,智能化程度高,能显著节约电能、防止烫伤,保证使用安
全。
[003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装置,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件和加热件,其中感应件为金属片,加热件为PTC发热体,这种结构的感应发热单元结构更加简单、容易设置,而且加热温度保持的时间更长、散热慢,有利于在连续更换待保温物时,提高加热保温效率。
[003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实现定时检测、定点加热、随放随热的功能,智能化程度高,避免电能浪费,还能有效防止烫伤手部的情况发生,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充分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保温装置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保温装置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感应加热件)俯视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保温装置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磁场发生件)俯视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保温装置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平板(1),所述平板(1)包括:壳体(101);多个感应发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相邻的所述感应发热单元间隔布置;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与所述感应发热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加热件和磁场发生件,所述感应加热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所述感应加热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磁场发生件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件为金属片(201),所述磁场发生件为线圈(202),所述金属片(201)的上表面贴设在所述壳体(101)的顶壁,所述线圈(202)位于所述金属片(201)的正下方或错位设置,所述金属片(20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线圈(20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201)的下表面设置有聚磁层(2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层(203)采用铁氧体或硅钢或磁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201)采用涡流易发热金属或合金材料;所述线圈(202)为方形或圆形或菱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热单元包括感应件和加热件,所述感应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所述感应件为金属片(201),所述加热件为PTC发热体,所述金属片(20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TC发热体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强梁腾斌王长庚谢志强王迪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