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5224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其包括飞行器主体,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四周均采用连接件固定有驱动套件,每个所述驱动套件的侧壁采用多个支撑杆与防护罩相固定,且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驱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套件驱动端上的叶轮,还包括环套,所述环套匹配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外侧壁上;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安装于所述环套的外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中,防撞外斜杆作为防撞主体,其受到的碰撞力克服弹性套件的反向弹力后,使防撞外斜杆向内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内斜杆进行转动,多个内斜杆和收拢杆聚拢并形成保护网,可防止部分障碍物弹至叶轮的上方,避免叶轮受到损坏,保证飞行器能够进行继续运转飞行。保证飞行器能够进行继续运转飞行。保证飞行器能够进行继续运转飞行。

A safety system for anti-collision of navigable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飞行器
,具体是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主要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进行操纵的无人飞行器,通过遥控器等控制终端对飞行器进行执行飞行命令,目前,其已广泛应用于监控、摄影、勘察等领域中。
[0003]不可避免的是,由于受执飞地势影响,经常发生无人飞行器与障碍物碰撞而损害的情况,于是,飞行器设计领域人员通过在飞行器本体上增加防撞机构,对无人飞行器执飞的安全性要求大大增加,但是,大多数无人飞行器能够在距地面400米以上的高空进行飞行,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会因视野模糊,从而使无人飞行器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甚至有部分障碍物被弹至飞行器的叶轮上,无法保障飞行器的继续飞行,而现有的防撞机构虽对叶轮的上方采用护罩进行保护,护罩会大大影响叶轮所需的气流正常流通,对飞行器的正常飞行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其包括飞行器主体(1),所述飞行器主体(1)的四周均采用连接件(2)固定有驱动套件(4),每个所述驱动套件(4)的侧壁采用多个支撑杆(8)与防护罩(11)相固定,且所述防护罩(11)内设置有驱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套件(4)驱动端上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套(5),所述环套(5)匹配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防护罩(11)的外侧壁上;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安装于所述环套(5)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撞机构在碰撞的外力作用下能够进行聚拢,从而对驱动套件(4)及叶轮起到防撞保护作用;以及减震支腿(3),所述减震支腿(3)与所述连接件(2)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减震支腿(3)均固定安装于与其对应的连接件(2)的底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组件、收拢杆(12)以及定杆(14),所述定杆(14)的轴线与所述防护罩(11)的中线均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定杆(14)的底端固定在横梁上,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防护罩(11)顶部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套(5)底部的外侧壁上圆周阵列有多个第一耳座(9),每个所述第一耳座(9)上均转动安装有防撞组件的底端,每个所述防撞组件的顶端均采用收拢杆(12)铰接在套管(13)上,且所述套管(13)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定杆(14)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13)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防撞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内斜杆(6)、防撞外斜杆(7)以及弹性套件(10),所述防撞外斜杆(7)的底端转动安装与其对应的第一耳座(9)上,所述防撞外斜杆(7)的顶端与内斜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并采用锁紧螺栓进行锁固,所述防撞外斜杆(7)顶部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弹性套件(10)的一端,所述弹性套件(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环套(5)顶部的外侧壁上。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昕曜佀庆民付帅李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