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嘉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06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包括:底部转台系统、姿态调节系统、摄像设备夹持系统和光照系统,所述底部转台系统包括第一舵机、底座和转台,所述底座上活动设置有转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转台转动的第一舵机,所述姿态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螺栓固定在转台上,所述安装座两侧壁上固接有第二舵机和第三舵机,所述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大臂,所述第二舵机与大臂连接,用于带动大臂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能够完成银屑病标准化图片的采集,解决了传统银屑病诊断繁琐的难题,使得银屑病的检测更加快速和智能,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诊断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银屑病是全球高发疾病,据估计全球1.25亿人受此病困扰,其中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治而贻误病情。《中国银屑病诊疗现状2020 蓝皮书》显示,银屑病高发于青壮年,19~44岁年龄段患者占54%,这一疾病对患者就业以及劳动寿命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2017年世界银屑病患者幸福感调查报告》中,在参与调查的19个国家的63157名银屑病患者中,中国患者的幸福指数最低。此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界已经认识到,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一系列共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关节炎等。因此,银屑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统计显示,超过75%的患者发病四周以上才就诊,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早期鉴别诊断的途径是主要原因。
[0003]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是属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范畴的一项技术,旨在通过数据推断模式实现机器自动学习。随着医疗设备和电子医疗记录的进步,可用的医疗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医疗中ML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增长。利用ML技术,研制方便、准确、高效的银屑病居家初步鉴别和风险分层的工具,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并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也可能帮助患者降低诊断和治疗成本。
[0004]目前银屑病的主要诊断都在医院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存在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且诊断正确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能够同时完成银屑病标准化图片采集的装置,并实现患者基本信息在线收集的数据采集方式,用于 ML智能识别方法数据集的标准化采集,助力实现银屑病的居家早期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包括:底部转台系统、姿态调节系统、摄像设备夹持系统和光照系统;
[0007]所述底部转台系统包括第一舵机、底座和转台,所述底座上活动设置有转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转台转动的第一舵机;
[0008]所述姿态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螺栓固定在转台上,所述安装座两侧壁上固接有第二舵机和第三舵机,所述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大臂,所述第二舵机与大臂连接,用于带动大臂转动,所述大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小臂,所述小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第三舵机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与小臂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与大臂转动连
接,所述三角板还通过第一连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摄像设备夹持系统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螺栓固定在安装块上,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盘,两个所述齿轮盘上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与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辅助连杆。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带动其中一个齿轮盘转动的第四舵机,所述第四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齿轮盘固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底板上嵌设安装有可擦写的白板。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光照系统为全光谱LED灯板,所述全光谱LED灯板夹持在两个所述夹持头之间,所述全光谱LED灯板上嵌设安装有摄像头。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辅助连杆共设置有四个,其四个辅助连杆两两一组关于固定块沿长度方向的水平中线相互对称。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底座由上底板、下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而成,所述下底板设置有四个螺栓孔,用于固定,所述上底板连接有第一舵机
[0021]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01:患者信息采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程度银屑病或需与银屑病鉴别诊断的其他疾病的患者的系列病灶,线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病程、前期治疗及治疗反应等相关信息;
[0023]S02:图像采集: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银屑病图像采集装置,将白板上注明患者基本信息,通过姿态调节系统和底部转台系统进行位置调节,打开全光谱LED灯板及全光谱LED灯板内嵌设的摄像头,使皮损部分拍摄清晰,使底板上的刻度尺及白板均在拍摄范围内完成拍照;
[0024]S03:患病诊断:摄像头采集照片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到终端PC,终端PC将照片及初始收集患者信息上传到银屑病自动诊断系统,进行智能诊断,判断是否为银屑病及其患病阶段。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能够完成银屑病标准化图片的采集,解决了传统银屑病诊断繁琐的难题,使得银屑病的检测更加快速和智能,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0028](2):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要求低、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医疗设备,适用于室内采集,解决了患者自身拍摄不标准、不清晰无法系统化分析的难题,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省医疗资源,实现空间内全方位的采集。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及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部转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姿态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摄像设备夹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光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例说明:
[0035]1、底部转台系统;11、第一舵机;12、底座;13、转台;2、姿态调节系统;21、安装座;22、第二舵机;23、第三舵机;24、大臂; 25、第一连杆;26、三角板;27、小臂;28、安装块;29、第二连杆; 210、第三连杆;3、摄像设备夹持系统;31、固定块;32、第四舵机; 33、齿轮盘;34、连接杆;35、夹持头;36、辅助连杆;4、光照系统;41、全光谱LED灯板;5、底板;51、刻度尺;52、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转台系统(1)、姿态调节系统(2)、摄像设备夹持系统(3)和光照系统(4);所述底部转台系统(1)包括第一舵机(11)、底座(12)和转台(13),所述底座(12)上活动设置有转台(13),所述底座(12)内设置有驱动转台(13)转动的第一舵机(11);所述姿态调节系统(2)包括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螺栓固定在转台(13)上,所述安装座(21)两侧壁上固接有第二舵机(22)和第三舵机(23),所述安装座(21)内转动连接有大臂(24),所述第二舵机(22)与大臂(24)连接,用于带动大臂(24)转动,所述大臂(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小臂(27),所述小臂(2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28),第三舵机(2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9),且第二连杆(29)与小臂(2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28)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10),所述第三连杆(2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三角板(26),所述三角板(26)与大臂(24)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板(26)还通过第一连杆(25)与安装座(2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夹持系统(3)包括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螺栓固定在安装块(28)上,所述固定块(31)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盘(33),两个所述齿轮盘(33)上均焊接有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头(35),所述夹持头(35)与固定块(31)之间转动连接有辅助连杆(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1)上表面设置有带动其中一个齿轮盘(33)转动的第四舵机(32),所述第四舵机(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悦王昭睿宜宣王路勤刘会览
申请(专利权)人:朱嘉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