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03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36
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一绕线架、一铁芯单元以及一导线单元。前述绕线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外缘部以及一限位部,前述铁芯单元穿过前述本体并且围绕前述绕线架,前述外缘部则朝一水平方向凸出于前述本体。前述限位朝前述水平方向凸出于前述外缘部,用以限制前述导线单元于一既定位置。元于一既定位置。元于一既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结构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变压器结构。更具体地来说,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具有绕线架的变压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变压器的组装过程中,通常必须将导线缠绕于一绕线架上,然而受到传统绕线架结构的限制,往往难以增加其绕线空间,从而使得变压器的性能无法有效地提升。
[0003]有鉴于此,如何改良传统的变压器结构以提升其效能始成为本
研发人员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前述习知问题点,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一绕线架、一铁芯单元以及一导线单元。前述绕线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外缘部以及一限位部,前述本体具有一中心轴,前述外缘部是由前述本体的一端朝一水平方向凸出于前述本体,且前述限位部形成于前述外缘部的一连接面上,其中前述限位部朝前述水平方向凸出于前述外缘部,且前述水平方向垂直于前述中心轴。
[0005]前述铁芯单元,穿过前述本体并且围绕前述绕线架,其中前述外缘部的前述连接面朝向前述铁芯单元。前述导线单元缠绕于前述本体上,其中前述限位部限制前述导线单元于前述绕线架上的一既定位置,以避免前述导线单元自前述绕线架上脱落,且前述导线单元的一部分围绕前述外缘部,使得前述导线单元的前述部分在前述水平方向上位于前述铁芯单元以及前述外缘部之间。
[0006]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变压器结构还包括一绝缘片,设置于前述外缘部上,用以电性隔离前述铁芯单元以及前述导线单元。
[0007]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片在前述水平方向上凸出于前述导线单元。<br/>[0008]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片具有软性材质,并且夹设于前述外缘部以及前述铁芯单元之间。
[0009]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片为一绝缘胶带或麦拉片。
[0010]于一实施例中,当沿前述水平方向观察时,前述导线单元与前述外缘部部分重叠。
[0011]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体还具有两个外缘部,前述外缘部位于前述本体的相反侧,且当沿前述水平方向观察时,前述导线单元与前述外缘部部分重叠。
[0012]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外缘部自前述本体朝前述水平方向延伸0.5~3mm。
[0013]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限位部高于前述外缘部。
[0014]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变压器结构还包括一脚座,连接前述本体,且前述导线单元缠绕于前述限位部以及前述脚座之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100的爆炸图;
[0016]图2表示图1所示的变压器结构100于组合后的立体图;
[0017]图3表示沿图2中的线段A1

A2的剖视图;
[0018]图4表示图1中的绕线架B的立体图;
[0019]图5表示图1中的绕线架B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0]图6表示图4、5中的绕线架B的剖视图;
[0021]图7表示导线单元W的内导线部W1缠绕于绕线架B的本体B1时的立体图;
[0022]图8表示导线单元W的外导线部W2缠绕于绕线架B后凸出于外缘部B2的立体图;
[0023]图9表示将绝缘片S1、S2以及导线单元W组装于绕线架B后的立体图;
[0024]图10表示将绝缘片S1、S2以及导线单元W组装于绕线架B后的剖视图,图11表示沿图2中的线段A3

A4的剖视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100:变压器结构
[0027]B:绕线架
[0028]B0:中心轴
[0029]B1:本体
[0030]B2:外缘部
[0031]B21:连接面
[0032]B3:限位部
[0033]B4:脚座
[0034]B5:引脚
[0035]C:铁芯单元
[0036]C1:上铁芯
[0037]C2:下铁芯
[0038]S1:绝缘片
[0039]S2:绝缘片
[0040]W:导线单元
[0041]W1:内导线部
[0042]W2:外导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技术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技术,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的范围。
[0044]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揭露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0045]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
[0046]首先请一并参阅图1、2、3、4、5、6,其中图1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100的爆炸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变压器结构100于组合后的立体图,图3表示沿图2中的线段A1

A2的剖视图,图4表示图1中的绕线架B的立体图,图5表示图1中的绕线架B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6表示图4、5中的绕线架B的剖视图。
[0047]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100主要包括一铁芯单元C、一绕线架B、一导线单元W以及两个绝缘片S1、S2,其中前述铁芯单元C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上铁芯C1以及一下铁芯C2,前述导线单元W则包含一内导线部W1以及一外导线部W2。
[0048]前述导线单元W缠绕于前述绕线架B上,前述绝缘片S1、S2则分别设置于绕线架B的上、下两侧,且位于铁芯单元C以及导线单元W之间,用以电性隔离导线单元W以及铁芯单元C,从而可防止跳火(flashover)的情况产生。
[0049]此外,由图1、3、4、5、6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前述绕线架B具有一中空的本体B1,且在本体B1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圆弧状且朝外侧凸出的外缘部B2,其中铁芯单元C于组装后会延伸通过本体B1中央并且围绕导线单元W以及绕线架B(如图3所示)。
[0050]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绕线架B的本体B1具有一中心轴B0,且前述外缘部B2是由本体B1的两端朝水平方向凸出于本体B1。此外,在本体B1顶侧的外缘部B2的连接面B21上还形成有至少一限位部B3,其中前述限位部B3是朝水平方向凸出于外缘部B2,且限位部B3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是高于外缘部B2。
[0051]具体而言,前述水平方向垂直于中心轴B0,并且平行于XY平面,而前述中心轴B0则是平行于Z轴且垂直于XY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外缘部B2是自绕线架B的本体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外缘部以及一限位部,该本体具有一中心轴,该外缘部是由该本体的一端朝一水平方向凸出于该本体,该水平方向垂直于该中心轴,且该限位部形成于该外缘部的一连接面上,其中该限位部朝该水平方向凸出于该外缘部;一铁芯单元,穿过该本体并且围绕该绕线架,其中该外缘部的该连接面朝向该铁芯单元;以及一导线单元,缠绕于该本体上,其中该限位部限制该导线单元于该绕线架上的一既定位置,以避免该导线单元自该绕线架上脱落,且该导线单元的一部分围绕该外缘部,使得该导线单元的该部分在该水平方向上位于该铁芯单元以及该外缘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结构还包括一绝缘片,设置于该外缘部上,且位于该铁芯单元以及该导线单元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片在该水平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贤均颜錞靖曹越李铭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