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99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包括泵前壳,所述泵前壳一侧连接有泵后壳,所述泵前壳一侧设置有用于挤压输液管的蠕动轮,所述泵前壳内设置有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一侧设置有带动蠕动轮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间歇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另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过转动组件可将储存起来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带动蠕动轮转动,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间歇组件,通过间歇组件可使得蠕动轮匀速转动,通过调节组件可控制蠕动轮转动的速度,从而当营养泵在电源亏电的状态下,可以定时定量的输送营养液,方便患者使用。方便患者使用。方便患者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enteral nutrition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

技术介绍

[0002]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肠内营养泵是可供鼻饲用的营养型输液泵。可通过鼻饲管输入水、营养液和自制的一定浓度的饭乳。为了患者能够在家中或者户外进行护理,现有市场有适用家庭用的便携式肠内营养泵。
[0003]其工作原理是营养瓶和输送管组件的进液管接头连接,通过蠕动泵挤压胶管的形式,向人体肠胃定向、定量提供营养液,为了方便患者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营养泵,现有的营养泵大多数内置有电源,但是当电源欠压或耗尽时,可能使得营养泵无法根据患者肠胃蠕动速度定时定量的输送营养液,导致患者无法及时补充营养。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包括泵前壳,所述泵前壳一侧连接有泵后壳,所述泵前壳一侧设置有用于挤压输液管的蠕动轮,所述泵前壳内设置有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一侧设置有带动蠕动轮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间歇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另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发条盒,所述发条盒内设置有发条一,所述发条一一端连接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远离发条一一侧连接有齿轮一,所述泵后壳一侧连接有转动把,所述转动把上连接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所述发条盒外侧设置有棘轮组件,所述棘轮组件一侧设置有驱动转动组件的连接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发条一远离转动杆一一端连接有凸块,所述发条盒内壁圆周阵列开设有配合凸块插入的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棘轮组件还包括齿轮三,所述齿轮三内圆周阵列开设有空槽,所述齿轮三位于空槽内连接有抵接条,所述转动杆一靠近抵接条处连接有六角轮,所述六角轮远端连接有可与抵接条抵接的抵接块。
[0010]优选的,所述抵接条横截面形状为C字形。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齿轮四,所述齿轮四内连接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远离齿轮四一侧连接有齿轮五,所述齿轮五一侧啮合有齿轮六,所述齿轮六中部连接有转动杆三,所述转动杆三上位于齿轮六一侧连接有齿轮七。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锥筒一,所述锥筒一另一侧设置有与蠕动轮固定连
接的锥筒二,所述锥筒一与锥筒二之间连接有驱动带,所述锥筒一靠近泵后壳一侧连接有齿轮八。
[0013]优选的,所述泵前壳一侧连接有调节块,所述泵前壳一侧开设有配合调节块滑动的滑槽,所述调节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棒。
[0014]优选的,所述间歇组件还包括擒纵轮,所述泵后壳位于擒纵轮一侧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往复杆靠近擒纵轮一侧连接有两个卡位块,所述泵后壳一侧连接有转动杆四,所述往复杆远离卡位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杆,所述转动杆四上连接有用于推动抵接杆的推动块,所述转动杆四一侧连接有钟摆轮,所述转动杆四一侧连接有发条二。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移动块,所述泵后壳位于发条二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移动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调节棒,所述调节棒靠近发条二一端连接有卡位部。
[0016]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组件可将储存起来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带动蠕动轮转动,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间歇组件,通过间歇组件可使得蠕动轮匀速转动,通过调节组件可控制蠕动轮转动的速度,从而当营养泵在电源亏电的状态下,可以定时定量的输送营养液,方便患者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当电源欠压或耗尽时,可能使得营养泵无法根据患者肠胃蠕动速度定时定量的输送营养液,导致患者无法及时补充营养,本专利技术,齿轮八转动时,擒纵轮随之转动,当擒纵轮上的齿牙推动往复杆下端的一侧的卡位块时,往复杆相一侧偏移,同时往复杆上的抵接杆推动卡推动块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四带动发条二锁紧并产生弹性势能,同时钟摆轮转动,当推动块与抵接杆分离时,发条二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转动杆四反向转动,从而使得推动块带动抵接杆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往复杆下端另一侧的卡位块卡住擒纵轮,使得齿轮八停止转动,由于钟摆轮往复转动时间相等,因此齿轮八在擒纵轮的控制下,做间歇转动,从而避免发条一回转速度太快使得动能快速丧失,进而使得蠕动轮可以做匀速转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储能组件结构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棘轮组件结构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剖转动组件构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间歇组件结构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结构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A部分放大结构图。
[0025]图中:1

泵前壳;2

泵后壳;3

蠕动轮;4

储能组件;5

转动组件;6

间歇组件;7

调节组件;41

发条盒;42

发条一;43

转动杆一;44

齿轮一;45

转动把;46

齿轮二;49

棘轮组件;47

凸块;48

凹槽;491

齿轮三;492

空槽;493

抵接条;494

六角轮;495

抵接块;81

齿轮四;82

转动杆二;83

齿轮五;84

齿轮六;85

转动杆三;86

齿轮七;51

锥筒一;52

锥筒二;53

驱动带;54

齿轮八;71

滑槽;72

调节块;73

转动棒;61

擒纵轮;62

往复杆;63

连接槽;64

卡位块;65

转动杆四;66

抵接杆;67

推动块;68

钟摆轮;69

发条二;91

移动块;92

弧形槽;9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包括泵前壳(1),所述泵前壳(1)一侧连接有泵后壳(2),所述泵前壳(1)一侧设置有用于挤压输液管的蠕动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前壳(1)内设置有储能组件(4),所述储能组件(4)一侧设置有带动蠕动轮(3)转动的转动组件(5),所述转动组件(5)一侧设置有间歇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5)另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4)还包括发条盒(41),所述发条盒(41)内设置有发条一(42),所述发条一(42)一端连接有转动杆一(43),所述转动杆一(43)远离发条一(42)一侧连接有齿轮一(44),所述泵后壳(2)一侧连接有转动把(45),所述转动把(45)上连接有与齿轮一(44)啮合的齿轮二(46),所述发条盒(41)外侧设置有棘轮组件(49),所述棘轮组件(49)一侧设置有驱动转动组件(5)的连接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一(42)远离转动杆一(43)一端连接有凸块(47),所述发条盒(41)内壁圆周阵列开设有配合凸块(47)插入的凹槽(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件(49)还包括齿轮三(491),所述齿轮三(491)内圆周阵列开设有空槽(492),所述齿轮三(491)位于空槽(492)内连接有抵接条(493),所述转动杆一(43)靠近抵接条(493)处连接有六角轮(494),所述六角轮(494)远端连接有可与抵接条(493)抵接的抵接块(49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条(493)横截面形状为C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肠式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还包括齿轮四(81),所述齿轮四(81)内连接有转动杆二(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娟周松茂徐娟朱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