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40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胃管装置,包括管主体和与管主体连接的助推器,管主体内设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插入有数字化可视管芯,管主体的一端形成进料端,进料端与助推器活动连接,管主体的另一端形成出料端,出料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出料端的端头形成用于供数字化可视管芯穿出的通孔;助推器包括助推管体和处于助推管体内的推杆,推杆的底部装有活塞,助推管体的出料管通过连接头与进料端连接,助推管体的上还设有齿轮,推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胃管装置,在插入管主体时,利用冷光电源和摄像头能明确知道插入情况,在食物进给时,利用齿轮与齿条啮合控制助推器推动速度,减缓病人的不适。减缓病人的不适。减缓病人的不适。

A gastric tub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胃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中,留置胃管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用途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以及进行胃肠减压。对于昏迷及无法通过口腔进食的患者经由胃管给予其必要的营养、水分及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留置胃管是临床护士经常需要操作的一项操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的胃管在插入过程中,不能明确知道胃管的位置,需要医护人员凭经验确定是否插入到位;2)现有的胃管在于助推器配合时容易脱落;3)助推器的推动速度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管装置,能明确知道胃管管体的插入情况,并能控制助推器的推动速度,减缓病人的不适,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胃管装置,包括管主体和与管主体连接的助推器,其特征在于:管主体内设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插入有由摄像光纤合成的数字化可视管芯,管主体的一端形成进料端,进料端与助推器活动连接,管主体的另一端形成出料端,出料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出料端的端头形成用于供数字化可视管芯穿出的通孔;助推器包括助推管体和处于助推管体内的推杆,推杆的底部装有活塞,助推管体的出料管通过连接头与进料端连接,助推管体的上还设有齿轮,推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06]优选地,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的末端呈六面型,最底部的底面上装有摄像头,另外五个侧面上设有冷光源。
[0007]优选地,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内设有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摄像头和冷光源连接,主控模块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通讯连接的蓝牙模块。
[0008]优选地,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上套有定位套,定位套上设有还设有与管主体进料端配合的卡槽。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处于出料管上的连接圈,连接圈上设有至少两个外环,进料端外壁上设有与外环配合的弯钩。
[0010]优选地,所述助推管体上设有刻度。
[0011]优选地,所述管主体为乳胶材质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胃管装置,在插入管主体时,将数字化可视管芯插入中空通道内,数字化可视管芯端部的冷光源和摄像头能明确知道胃管管体的插入情况,并在进行食物进给时,可利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控制助推器的推动速度,减缓病人的不适,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胃管装置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胃管装置的管主体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胃管装置中数字化可视管芯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胃管装置中助推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根据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8]图1至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胃管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胃管装置包括管主体10和与管主体连接的助推器20,管主体10内设有中空通道11,中空通道内插入有由摄像光纤合成的数字化可视管芯14,管主体的一端形成进料端101,进料端101与助推器20活动连接,管主体10的另一端形成出料端102,出料端102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2,出料端的端头形成用于供数字化可视管芯穿出的通孔13;助推器20包括助推管体21和处于助推管体内的推杆22,推杆22的底部装有活塞,助推管体的出料管通过连接头23与进料端101连接,助推管体21的上还设有齿轮211,推杆上22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221,在使用时,将带有数字化可视管芯14的出料端102穿过病人的鼻腔慢慢进入病人的肠道内,医护人员可通过数字化可视管芯14明确知道管主体10的位置;然后将数字化可视管芯14抽出,管主体10的进料端101通过连接头23与助推管体的出料管连接;助推管体21内注入流体食物,推杆22置入助推管体21内,慢慢推动推杆22,推杆上22上的齿条221与齿轮211啮合,将流体食物注入管主体10的中空通道11中,从出料口12流入病人胃部内,这样能明确知道管主体的出料端102处于的位置,并且可利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控制助推器的推动速度,减缓病人的不适,给医护人员带来方便。所述助推管体上设有刻度。
[0019]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14上套有定位套17,定位套17上设有还设有与管主体进料端配合的卡槽,在将数字化可视管芯14插入管体10内时,确认数字化可视管芯14插入到位后。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14的末端呈六面型,最底部的底面上装有摄像头15,另外五个侧面上设有冷光源16,能明确知道管主体的出料端102处于的位置,这样冷光源15照射面积大,摄像头14能清楚看到胃部或肠道内情况。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内设有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摄像头15和冷光源16连接,主控模块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通讯连接的蓝牙模块,可与外部通讯连接,医护人员可通过APP显示摄像头15的画面。所述管主体10为乳胶材质制成。
[0020]所述连接头23包括处于出料管上的连接圈231,连接圈231上设有至少两个外环232,进料端101外壁上设有与外环配合的弯钩103,这样在将进料端101与助推管体的出料管连接时,外环232与弯钩103配合,将进料端101定位在出料管上。
[0021]该胃管装置的使用过程具体为:1)管主体10的中空通道11内插入有数字化可视管芯14;2)将带有数字化可视管芯14的出料端102穿过病人的鼻腔慢慢进入病人的肠道内,医护人员可通过摄像头15和冷光源16明确知道出料端102的位置,直至出料端102进入病人的胃部;3)数字化可视管芯14利用定位套17定位在管主体10的端部上,医护人员可通过APP显示摄像头15的画面,观察胃部情况;4)在观察结束后,将数字化可视管芯14从中空通道11抽出;5)将外环232与弯钩103配合,将管主体10的进料端101定位在助推管体21的出料管上;6)助推管体21内注入流体食物,推杆22和活塞23置入助推管体21内,慢慢推动推杆22,推杆
上22上的齿条221与齿轮211啮合,将流体食物注入管主体10的中空通道11中,从出料口12流入病人胃部内。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装置,包括管主体和与管主体连接的助推器,其特征在于:管主体内设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插入有数字化可视管芯,管主体的一端形成进料端,进料端与助推器活动连接,管主体的另一端形成出料端,出料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出料端的端头形成用于供数字化可视管芯穿出的通孔;助推器包括助推管体和处于助推管体内的推杆,推杆的底部装有活塞,助推管体的出料管通过连接头与进料端连接,助推管体的上还设有齿轮,推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可视管芯的末端呈六面型,最底部的底面上装有摄像头,另外五个侧面上设有冷光源。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进帅建李富康黄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