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镁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镁合金具有轻量化、高比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等特性,近年来在生物骨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需达到240~420mg,且镁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相似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使其在植入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应力屏蔽效应,从而促进骨组织的愈合和生长。另外,镁合金具有独特的可降解性,使得在植入过程中,随着骨组织的逐渐愈合,镁合金自然地被降解吸收,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降低了手术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
[0003]然而,镁合金耐腐蚀性较差,绝对机械强度偏低,部分学者提出微合金化、表面处理和形变强化等改性手段来改善镁合金的力学和降解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这些手段可以达到同时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目的,但是其作为植入材料时,在整个植入过程中强度和降解速率不可控,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的强度和降解要求,即:在植入初期,需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在一起的棒材和套筒,所述棒材采用退火态的Mg
‑
Y
‑
Zn合金,所述套筒采用挤压态的Mg
‑
Y
‑
Zn合金,所述棒材和套筒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形成复合镁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Y:6.6~13.6%,Zn:0.9~5.6%,其余为Mg;所述套筒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Y:6.6~13.6%,Zn:0.9~5.6%,其余为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复合镁合金的初期降解速率为1~3mm/y,中后期降解速率为10~15mm/y,初期是指0~4天内,中后期是指5~10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工艺为:沿着棒材的轴向对棒材和套筒施加压力,真空度为5
×
10
‑6~1
×
10
‑4Pa,加热温度为150℃
‑
350℃,压下量为10%
‑
15%,热压时间为20
‑
60分钟。5.一种医用复合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用复合镁合金包括同轴嵌套的棒材和套筒,所述棒材和套筒均采用Mg
‑
Y
‑
Zn合金,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熔炼、浇注成型,得到Mg
‑
Y
‑
Zn铸态合金锭;B、将步骤A的铸态合金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得到退火态合金锭;将退火态合金锭预热至350
‑
450℃,在挤压机上进行挤压变形处理,得到挤压态合金锭;C、将步骤B所得到的退火态合金锭加工成棒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先正,邹贤俊,周小杰,张健,陈小敏,华熳煜,陈子健,张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