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飞专利>正文

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87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涉及鼻用抗过敏软膏技术领域;为了便于灌装制备不同规格的软膏产品;该设备包括制备罐和传送机构,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制备罐底部设置有灌装机构,制备罐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于传送机构上方;该软膏配方的原料包括:白凡士林65~80份、单双硬脂酸甘油脂6.5~8份、液体石蜡4~6.5份、PEG40氢化蓖麻油3~7份、薄荷脑1~3份、羊毛脂1~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灌装时,通过顶升机构将运载架连带软膏容器顶起,使得灌装管底端插入软膏容器内,并继续将挤压板向上顶升,进而挤压弹性囊,将弹性囊内的药物挤出至软膏容器内,达到灌装的目的。达到灌装的目的。达到灌装的目的。

A nasal allergen blocking oin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鼻用抗过敏软膏
,尤其涉及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过敏就是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接触,从而使得人体体内产生一种针对这种物质的IGE抗体,把这种物质就叫做过敏原;这种IGE抗体产生之后,它就可以跟体内的一些比如炎症细胞、嗜碱细胞或者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相结合,导致细胞释放一些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进而再导致比如血管扩张、渗出增多等等,而出现一些过敏的反应;其中,多数过敏反应均是由鼻腔吸入过敏原导致的,如花粉过敏等等;为了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需要在鼻腔内喷涂相应的药物,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过敏症状。
[0003]在抗过敏软膏的加工中,通常是一次性制备大量的软膏,在逐步灌装,以保障生产效率,但是,考虑到产品的规格可能存在差异性,不同容量的容器灌装量也有所不同,此时,单一的灌装设备不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灌装量需求,还有待改进。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292870.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软膏剂灌装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设支撑柱,横梁前端面上设液压缸,液压缸下方延伸出伸缩杆,挤压盘下表面安装橡胶塞,液压缸下方设灌装筒,灌装筒圆周外壁底端设活动瓣,灌装筒圆周外壁还套设紧固环,紧固环下方设漏斗环,伸缩杆延伸至灌装筒内部。上述专利中的软膏剂灌装下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不易于把控和调节单次的软膏灌装量,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包括制备罐和传送机构,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制备罐底部设置有灌装机构,制备罐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于传送机构上方;其中,所述灌装机构包括:
[0008]下料斗,下料斗设置于制备罐底部中心位置;
[0009]弹性囊,弹性囊固定于下料斗底部,弹性囊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规格相同的折皱部,所述弹性囊底部设置有灌装管;多个纵向分布的折皱部将弹性囊内部的总空间划分为多个容积相同的子空间;
[0010]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呈与弹性囊适配的弧形结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插于各折皱部的间隙之中;所述下夹板顶部外壁固定有第一导向杆,上夹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杆外壁,所述下夹板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旋钮,螺纹旋钮通过螺纹连接于上夹板内壁;
[0011]挤压板,挤压板固定于弹性囊底部外壁,灌装管贯穿挤压板;
[0012]此外,所述传送机构上可活动的安装有多个用于运载软膏容器的运载架,所述挤压板正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运载架位于挤压板和顶升机构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0014]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个链轮,两侧的链轮之间通过轴连接;
[0015]传送链,两个传送链安装于两侧的链轮上,各链轮通过传送链形成传动关系;
[0016]传送电机,传送电机固定于第二安装架一侧外壁,传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于一个链轮的轴上;
[0017]侧支架,多个侧支架等距且对称的固定于两个传送链相邻的一侧外壁,侧支架顶部固定有升降导杆,运载架两端滑动连接于升降导杆外壁,运载架通过支撑弹簧安装于两个侧支架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
[0019]顶升液压缸,顶升液压缸通过第三安装架安装于弹性囊下方;
[0020]滑筒,滑筒固定于顶升液压缸的输出端;
[0021]挤压杆,挤压杆的一端通过弹簧可活动的安装于滑筒内,挤压杆一端侧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块;
[0022]此外,所述制备罐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二导向杆,挤压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杆外壁;所述运载架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挤压板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下夹板底部开设有定位槽,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定位槽与挤压杆的位置适配;第一插孔和定位槽的内径小于环形限位块的直径。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备罐顶部外壁设置有环形导料板;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0024]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于环形导料板的内壁,搅拌电机位于制备罐顶部中心位置;
[0025]搅拌架,搅拌架顶部固定有中心转杆,中心转杆顶端固定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
[0026]搅拌杆,搅拌杆固定于搅拌架底端外侧,所述搅拌杆一端设置有搅拌球,所述制备罐底部内侧壁开设有与搅拌球适配的环形滑槽,搅拌球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内壁。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辅助搅拌部,所述辅助搅拌部包括:
[0028]搅拌板,搅拌板固定于搅拌杆上,搅拌板呈环形结构;
[0029]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安装于搅拌板的两侧内壁;
[0030]十字叶片,十字叶片可转动的安装于固定轴外壁,所述十字叶片上开设有多个透孔。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筛料阻挡机构,所述筛料阻挡机构包括:
[0032]中心筒,中心筒固定于制备罐底部内壁,中心筒位于下料斗顶部外侧,中心筒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孔;
[0033]阻隔筒,阻隔筒滑动连接于中心筒内壁,能够对中心筒上的漏孔进行封堵。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隔筒顶部固定有球座,球座内可转动的安装有球头杆,中心转杆底部开设有供球头杆插入的柱形腔,所述中心转杆和球头杆侧壁开设有销孔,中心转杆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用于固定球头杆的固定销;
[0035]此外,所述搅拌杆靠近中心筒的一侧设置有斜向叶板,多个斜向叶板以中心筒为中心,呈旋风状分布。
[0036]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配方,其原料包括:白凡士林65~80份、单双硬脂酸甘油脂6.5~8份、液体石蜡4~6.5份、PEG40氢化蓖麻油3~7份、薄荷脑1~3份、羊毛脂1~1.5份、壳聚糖季铵盐0.5~1.5份、纯化水4~7份。
[0037]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其原料包括:白凡士林72.5%、单双硬脂酸甘油脂7.4%、液体石蜡5.4%、PEG40氢化蓖麻油5%、薄荷脑2%、羊毛脂1.2%、壳聚糖季铵盐1%、纯化水5.5%。
[0038]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软膏的加工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S1:按比例准备各原料;
[0040]S2:将各原料通过上述的生产设备加工成软膏;
[0041]S3:将软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转入S4步骤,不合格转入S9步骤;
[0042]S4:灌装于聚乙烯复合药软膏管内;
[0043]S5:将聚乙烯复合药软膏管封尾;
[0044]S6:装量及封口检查,检查合格后转入S7步骤,不合格转入S9步骤;
[0045]S7:中间站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转入S8步骤,不合格转入S9步骤;
[0046]S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白凡士林65~80份、单双硬脂酸甘油脂6.5~8份、液体石蜡4~6.5份、PEG40氢化蓖麻油3~7份、薄荷脑1~3份、羊毛脂1~1.5份、壳聚糖季铵盐0.5~1.5份、纯化水4~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白凡士林72.5%、单双硬脂酸甘油脂7.4%、液体石蜡5.4%、PEG40氢化蓖麻油5%、薄荷脑2%、羊毛脂1.2%、壳聚糖季铵盐1%、纯化水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用过敏原阻隔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飞
申请(专利权)人:娄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