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59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8
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包括球形腔体、椭圆形腔体、按动结构和伸缩凸体;按动结构设置在椭圆形腔体的内部,椭圆形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凸体;椭圆形腔体的底部和球形腔体通过磁吸连接;球形腔体上设置有若干功能面,每个功能面均由不同的材质制成,且每个功能面中心均设置有和球形腔体内连通的孔,球形腔体内设置有触摸球。本发明专利技术训练患儿训练手部抓握和空间移动能力,还能训练手眼协调并且能达到增强力量的目的;椭圆形腔体内部的凸起可以触碰腔体内部的触摸球,触摸球随即发亮,此过程可以吸引患儿持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器械
,特别涉及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部功能是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功能,对于手功能障碍是患儿难以独立生活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患儿手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而现有的针对手部康复的训练产品中,一些产品针对性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患儿手部多角度康复需求,另一些产品训练形式枯燥,造型简单,不具吸引力,无法调动患儿的康复积极性,也就无法帮助患儿达到康复目标。因此,需设计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该装置训练形式多样,训练过程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满足患儿手部触感多角度的功能恢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器械训练形式枯燥,造型简单,不具吸引力,无法调动患儿的康复积极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包括球形腔体、椭圆形腔体、按动结构和伸缩凸体;按动结构设置在椭圆形腔体的内部,椭圆形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凸体;椭圆形腔体的底部和球形腔体通过磁吸连接;
[0007]球形腔体上设置有若干功能面,每个功能面均由不同的材质制成,且每个功能面中心均设置有和球形腔体内连通的孔,球形腔体内设置有触摸球。
[0008]进一步的,按动结构包括滑爪套、推杆、导轨、弹簧、底板和开关;推杆一端连接开关,另一端嵌套在滑爪套的一端,滑爪套的另一端套设在导轨上,导轨端部设置底板,且底板和滑爪套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9]进一步的,开关位于椭圆形腔体顶部开口处,椭圆形腔体顶部开口处还设置有旋转滑槽,旋转滑槽上设置有弹性手指套环。
[0010]进一步的,伸缩凸体包括折叠装置和凸体,折叠装置的一端连接椭圆形腔体内壁,另一端连接凸体。
[0011]进一步的,折叠装置为折叠管,折叠管的一端连接椭圆形腔体出口内壁,另一端连接凸体,椭圆形腔体压缩时,凸体伸出。
[0012]进一步的,功能面包括硅胶面、砂纸面、指压板面、棉麻面和布料面。
[0013]进一步的,触摸球内设置了LED彩灯和触摸控制器。
[0014]进一步的,椭圆形腔体的底部和球形腔体连接处均设置有磁铁。
[0015]进一步的,椭圆形腔体表面均匀设置有凸起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可以组合也可以单独把玩,每一个椭圆形腔体表面的凸起不同,其内部结构有按压装置和折叠装置,可以满足不同阶段患儿的训练需求;球形腔体上的功能板的材质不同,患儿在把玩的过程中增大手指对功能板的触觉感知刺激;并对椭圆形腔体和球形腔体组合一起使用,椭圆形腔体底部的磁吸可以吸附球形腔体中功能球面中间,训练患儿训练手部抓握和空间移动能力,还能训练手眼协调并且能达到增强力量的目的;椭圆形腔体内部的凸起可以触碰腔体内部的触摸球,触摸球随即发亮,此过程可以吸引患儿持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球形触感球的俯视图
[0019]图2为球形触感球的主视图
[0020]图3为球形触感球的左视图
[0021]图4为球形触感球的整体效果图
[0022]图5为球形触感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椭圆形腔体的俯视图
[0024]图7为椭圆形腔体的主视图
[0025]图8为按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旋转滑槽7的示意图
[0027]图10为椭圆形腔体的主视图
[0028]图11为椭圆形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推杆、2为滑爪套、3为导轨、4为弹簧、5为开关、6为弹性手指套环、7为旋转滑槽、8为功能面、9为球形腔体、10为触摸球、11为磁铁、13为椭圆形腔体、14硅胶面、15为砂纸面、16为指压板面、17为布料面、18、棉麻面、19凸起点、20为折叠装置、21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椭圆形腔体13、滑爪套2、推杆1、导轨3、弹簧4、开关5、弹性手指套环6、旋转滑槽7、磁铁11、球形腔体9、功能球面8、卡扣12、触摸球10,其中椭圆形腔13体底部通过磁铁11可以与球形腔体9吸附在一起。
[0032]椭圆形腔体13包括按动结构和训练装置;椭圆形腔体13的顶端上设置弹性手指套环6和开关5,椭圆形腔体13内部设置有按动结构,其外壁上设有等间距的若干个凸起点19的训练装置;
[0033]按动结构包括滑爪套2、推杆1、导轨3、弹簧4,推杆1一端连接开关5,另一端嵌套在滑爪套2的一端,当推杆1带动滑爪套2水平运动时,导轨3会沿着椭圆形腔体轨迹运动。椭圆形腔体13的底部设置磁铁11。
[0034]弹性手指套环6通过旋转滑槽7固定在椭圆形腔体13的顶端。
[0035]球形腔体9上下以及三个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功能球面8(共五个面),功能板为硅胶面14、砂纸面15、指压板面16、棉麻面18和布料面17中的一种,功能球面8中间直通球体核心。球形腔体9内设置有触摸球10,触摸球10内设置了LED彩灯和触摸控制器。
[0036]参考图10,椭圆形腔体13内设置有折叠装置20,其外壁上设置了等间距的若干个凸起点19。通过手部挤压椭圆形腔体13,使得椭圆形腔体13底部的凸体21显露,对准球形腔体9其中的一个功能球面8,凸体21即可触碰腔体9内部的触摸球10,触摸球10随即发亮。在此过程中,闪亮的灯光吸引患儿多次使用,从而达到持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的效果。
[0037]在具体操作时,患儿将手掌及五手指自然紧握贴合椭圆形腔体13本身,手部合力,不断捏握,其腔体13表面的凸起点19会随着贴合进行全方位按摩手部;之后将椭圆形腔体13顶端的手指套6环套大拇指或食指上,按下开关,重复多次,进行训练手部捏握能力以及手指力量和灵活性。
[0038]患儿把玩球形腔9体过程时,将掌心和手指不断对功能球面8以及功能球面8中间直至核心部位的摩擦触摸,使得手指可以全方面感知刺激;当手指触摸到球形腔体9内的触控球10,可引起触摸球10的发亮。
[0039]椭圆形腔体13采用弹性PU,慢回弹性PU材质,手感好,弹性好,患儿使用的手部触感更加柔软细腻,确保患儿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0040]根据患儿的训练目标,采用单手操作或者双手操作的训练方式,椭圆形腔体13和球形腔体9可以组合也可以单独把玩,椭圆形腔体底部的磁铁11可以吸附球形腔体9中功能球面8中间的凹陷面,椭圆形腔体1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腔体(9)、椭圆形腔体(13)、按动结构和伸缩凸体;按动结构设置在椭圆形腔体(13)的内部,椭圆形腔体(1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凸体;椭圆形腔体(13)的底部和球形腔体(9)通过磁吸连接;球形腔体(9)上设置有若干功能面(8),每个功能面均由不同的材质制成,且每个功能面中心均设置有和球形腔体(9)内连通的孔,球形腔体(9)内设置有触摸球(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动结构包括滑爪套(2)、推杆(1)、导轨(3)、弹簧(4)、底板和开关(5);推杆(1)一端连接开关(5),另一端嵌套在滑爪套(2)的一端,滑爪套(2)的另一端套设在导轨(3)上,导轨(3)端部设置底板,且底板和滑爪套(2)之间设置有弹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手部触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5)位于椭圆形腔体(13)顶部开口处,椭圆形腔体(13)顶部开口处还设置有旋转滑槽(7),旋转滑槽(7)上设置有弹性手指套环(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苗赵锋董媛媛王依婷张凯马露张颖超鲁峻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