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云超专利>正文

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28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颈部支撑部和后脑勺凹窝部,所述颈部支撑部底部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通过枕型设计改善脊椎曲度,确保平躺的时候颈椎处于一个自然的曲度。2、通过颈椎区域的气囊设计,让平躺的时候可以控制颈椎区域的高低。3、通过石墨烯加热片加热,加热后可释放远红外线,温暖覆盖7节颈椎及周围肌肉,三挡控温,时间可控。4、通过气囊充气,可改变颈部支撑部的硬度,外柔内刚。外柔内刚。外柔内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尤其涉及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可充气枕头主要是一些U型枕,光充气就做为一种枕头。睡上去就是直接接触气囊袋,没有舒适性可言。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枕头是由PP棉、记忆棉等化学材料制成的,或者天然乳胶制成的枕头。现有枕头的问题:1:单纯充气的枕头舒适性差。2:睡觉的时候颈椎区域的高度无法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来调整。3:枕头高度过高,设计不依照人体工程学。无法让颈椎呈自然生理曲线。4:枕芯材质PP棉、记忆棉等是固定硬度的,无法调节软硬度。因此,研发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
[000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颈部支撑部和后脑勺凹窝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部底部设有气囊。
[0005]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呈下凹弧形,且前后侧过渡式地呈下坡状,前侧下坡过渡至枕头主体前侧边沿,后侧下坡过渡至后脑勺凹窝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的中部高度为11cm,所述后脑勺凹窝部最低点的高度为3cm。人体平躺时,颈椎部分高度11cm,后脑部分高度3cm,使颈椎头部呈后仰形态,放松拉伸颈椎。
[0007]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前端设有一过渡前凸部,用于适应人体颈部根部区域,增强舒适感。
[0008]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底部设有内凹的气囊槽,所述气囊放置或固定在气囊槽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内置于颈部支撑部底侧的枕头主体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可调节充气气囊,所述气囊连接充放气调节球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呈条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上端面设有一加热片,加热片连接有温度调节控制器,温度调节控制器连接电源插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控制器设有用于调节不同温度的三档控制开关。
[0015]使用时,通过气囊充气可增高1

5cm,根据个人习惯喜好来调整高低,充气后的气囊很硬,在乳胶枕的下层,平躺上去外柔内刚,配合加热片使用。加热片三档自动控温,同时,温度调节控制器设有定时模块,可设置在15分钟自动关机。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0017]1、通过枕型设计改善脊椎曲度,确保平躺的时候颈椎处于一个自然的曲度。
[0018]2、通过颈椎区域的气囊设计,让平躺的时候可以控制颈椎区域的高低。
[0019]3、通过石墨烯加热片加热,加热后可释放远红外线,温暖覆盖7节颈椎及周围肌肉,三挡控温,时间可控。
[0020]4、通过气囊充气,可改变颈部支撑部的硬度,外柔内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顶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底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包括枕头主体1,所述枕头主体1上设有颈部支撑部2和后脑勺凹窝部3,所述颈部支撑部2底部设有气囊4。
[0027]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2呈下凹弧形,且前后侧过渡式地呈下坡状,前侧下坡过渡至枕头主体1前侧边沿,后侧下坡过渡至后脑勺凹窝部3。
[0028]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2的中部高度为11cm,所述后脑勺凹窝部3最低点的高度为3cm。人体平躺时,颈椎部分高度11cm,后脑部分高度3cm,使颈椎头部呈后仰形态,放松拉伸颈椎。
[0029]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2前端设有一过渡前凸部5,用于适应人体颈部根部区域,增强舒适感。
[0030]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2底部设有内凹的气囊槽6,所述气囊4放置或固定在气囊槽6中。
[0031]进一步地,所述气囊4内置于颈部支撑部2底侧的枕头主体1内部。
[0032]进一步地,所述气囊4为可调节充气气囊4,所述气囊4连接充放气调节球囊7。
[0033]进一步地,所述气囊4呈条形。
[0034]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部2上端面设有一加热片8,加热片连接有温度调节控制器(图中未示),温度调节控制器连接电源插头(图中未示)。
[003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8为石墨烯加热片。
[0036]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控制器设有用于调节不同温度的三档控制开关。
[0037]使用时,通过气囊4充气可增高1

5cm,根据个人习惯喜好来调整高低,充气后的气囊4很硬,在乳胶枕的下层,平躺上去外柔内刚,配合加热片8使用。加热片8三档自动控温,同时,温度调节控制器设有定时模块,可设置在15分钟自动关机。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颈部支撑部和后脑勺凹窝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部底部设有气囊;所述颈部支撑部前端设有一过渡前凸部,所述气囊为可调节充气气囊,所述气囊连接充放气调节球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部呈下凹弧形,且前后侧过渡式地呈下坡状,前侧下坡过渡至枕头主体前侧边沿,后侧下坡过渡至后脑勺凹窝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部的中部高度为11cm,所述后脑勺凹窝部最低点的高度为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调节的乳胶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云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