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17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铁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包括所述油箱下方和密封盖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导热管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底部的通孔上,所述导热管上方贯穿设置在密封盖的通孔中部,油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导热管贯通,内部的铁芯散热性能较好;所述散热管组一侧上方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另一端连接在油箱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油箱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出口端和散热管组的进口端连接,将油箱内部的绝缘油导流到外部的散热管组进行散热,散热管组位于油箱外部下方,并在外周方向上贯通,散热效果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An oil immersed high efficiency heat dissipation transforme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铁芯
,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式变压器就是将变压器的线圈和磁芯浸泡在专用的变压器油里面,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散热又可以使线圈与空气隔绝防止空气中的湿气对变压器的磁芯造成腐蚀,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灭弧作用,因此我国早期的电力变压器和电力开关都是泡在油中的。
[0003]油箱的通透性较差,油浸式变压器在炎热天气散热性能较差,严重影响变压器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包括所述油箱下方和密封盖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导热管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底部的通孔上,所述导热管上方贯穿设置在密封盖的通孔中部,油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导热管贯通,内部的铁芯散热性能较好;所述散热管组一侧上方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另一端连接在油箱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油箱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出口端和散热管组的进口端连接,将油箱内部的绝缘油导流到外部的散热管组进行散热,散热管组位于油箱外部下方,并在外周方向上贯通,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油箱、铁芯和循环散热装置;所述油箱上方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铁芯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循环散热装置设置在油箱下方;所述循环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组、油泵和导热管;所述油箱内部在铁芯外周分布有多组导热管;所述散热管组设置在油箱外部下方;所述油泵设置在散热管组一侧,用于驱动油箱和散热管组之间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所述的油箱下方和密封盖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导热管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底部的通孔上;所述导热管上方贯穿设置在密封盖的通孔中部;所述散热管组中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上方支撑板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油箱底部;所述散热管组一侧上方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另一端连接在油箱底部中间位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油箱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进口端高于铁芯的上表面;所述进油管的出口端和散热管组的进口端连接。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热管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和锁母,用于压紧密封导热管与密封盖上通孔的连接位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08]1、油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导热管贯通,内部的铁芯散热性能较好。
[0009]2、将油箱内部的绝缘油导流到外部的散热管组进行散热,散热管组位于油箱外部
下方,并在外周方向上贯通,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的立体结构图。
[0011]图2为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的油箱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0012]图3为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的导热管安装位置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3]图4为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的循环散热装置在油箱底部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油箱;2、铁芯;3、循环散热装置;301、散热管组;302、油泵;303、导热管;304、密封垫;305、锁母;306、支撑板;307、支撑架;308、出油管;309、进油管;4、密封盖;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4所示,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铁芯2和循环散热装置3;所述油箱1上方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铁芯2设置在油箱1内部;所述循环散热装置3设置在油箱1下方;所述循环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管组301、油泵302和导热管303;所述油箱1内部在铁芯2外周分布有多组导热管303;所述散热管组301设置在油箱1外部下方;所述油泵302设置在散热管组301一侧,用于驱动油箱1和散热管组301之间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所述油箱1下方和密封盖4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5;所述导热管303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1底部的通孔5上;所述导热管303上方贯穿设置在密封盖4的通孔5中部;所述散热管组301中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306;上方支撑板306顶部设置有支撑架307;所述支撑架307固定设置在油箱1底部;所述散热管组301一侧上方设置有出油管308;所述出油管308另一端连接在油箱1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油箱1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309;所述进油管309的进口端高于铁芯2的上表面;所述进油管309的出口端和散热管组301的进口端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导热管303顶部设置有密封垫304和锁母305,用于压紧密封导热管303与密封盖4上通孔5的连接位置。
[0018]工作原理,结合图1

4所示,启动油泵302,所述散热管组301一侧上方设置有出油管308,所述出油管308另一端连接在油箱1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油箱1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309,所述进油管309的进口端高于铁芯2的上表面,所述进油管309的出口端和散热管组301的进口端连接,油泵302工作时会将油箱1和散热管组301之间的绝缘油循环起来。
[0019]变压器铁芯2工作时,油箱1温度较高,油箱1内的上方温度高于下方温度,传统油箱1只是通过外周的波纹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改进后,导热油会从上方的进油管309顶部进入,然后到达散热管组301部位;热油从油箱1顶部进入到散热管组301进行散热,然后通过出油管打入到油箱1底部中间位置,凉油从铁芯2底部中间位置向上扩散,凉油分布
范围广,散热效果好。
[0020]并且散热管组301外周通透,从各个方向吹过来的气流都可穿过散热管组301,当气流通过散热管组301时,可将散热管组301表面的热量带走,实现散热管组301散热的效果,散热管组301的散热效果较好。
[0021]并且所述油箱1下方和密封盖4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5,所述导热管303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1底部的通孔5上,所述导热管303上方贯穿设置在密封盖4的通孔5中部,所述导热管303顶部设置有密封垫304和锁母305,用于压紧密封导热管303与密封盖4上通孔5的连接位置,油箱1内在铁芯2外周分布有多组导热管303,通过导热管303将油箱1内部在竖直方向上贯通,大大提高了油箱1和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油箱1的铁芯2的散热效果。
[0022]综上所述,油箱1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导热管303贯通,内部的铁芯2散热性能较好,将油箱1内部的绝缘油导流到外部的散热管组301进行散热,散热管组301位于油箱1外部下方,并在外周方向上贯通,散热效果大大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铁芯(2)和循环散热装置(3);所述油箱(1)上方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铁芯(2)设置在油箱(1)内部;所述循环散热装置(3)设置在油箱(1)下方;所述循环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管组(301)、油泵(302)和导热管(303);所述油箱(1)内部在铁芯(2)外周分布有多组导热管(303);所述散热管组(301)设置在油箱(1)外部下方;所述油泵(302)设置在散热管组(301)一侧,用于驱动油箱(1)和散热管组(301)之间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所述油箱(1)下方和密封盖(4)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通孔(5);所述导热管(303)下方固定设置在油箱(1)底部的通孔(5)上;所述导热管(303)上方贯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计伟赵艳辉王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华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