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17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主要包括舱体、底盘、导轨、座椅、用于舱体转向的第一转向单元、电池组、控制器、陀螺仪、速度传感器、车轮、刹车单元、以及用于车轮转向的第二转向单元。发生火灾时,可将逃生舱整体架设在导轨上,逃生者坐进舱体内并启动逃生按钮。逃生舱在下滑过程中会实时监控下滑的速度、姿态,尽量避免逃生过程中产生晕眩和不适,随着楼道平台与楼梯之间不断下滑,控制器通过第一转向电机驱动座椅实时调整转向角度,当到达下一平台后,也会通过第二转向电机驱动车轮转向,使得逃生舱能够从平台滑向楼梯,进而滑向下一平台,实现逃生者的安全撤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优点。优点。

A box type anti dizzy escape cabin devic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逃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园区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使用普通电梯进行逃生是被禁止的,因为电梯容易由于断电造成卡壳,而乘坐电梯的人员被困在电梯厢内,电梯井直通楼房各层,火场烟气涌入时极易造成“烟囱效应”,电梯里的人员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因此,人们只能通过逃生通道(楼梯)逃离火场。倘若火势过于严峻,烟气已经完全充满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将导致人员无法安全通过逃生楼梯(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大概率被烟气的高温、毒性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常见楼梯逃生装置,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例如CN202110370313.6,这将导致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受到烟气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密闭性能相对好、排烟效果较佳的逃生舱装置。
[0003]箱体式应急逃生舱是一种帮助人们从高层建筑火灾中快速上、下楼梯的便捷装置,如果其在设计阶段不考虑可折叠性与便携性,将占用楼梯大部分空间,严重影响人员的正常上、下楼梯,缩小了可适用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底盘、导轨、座椅、用于座椅转向的第一转向单元、电池组、控制器、陀螺仪、速度传感器、车轮、刹车单元、以及用于车轮转向的第二转向单元;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铺设在楼道平台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导轨铺设在楼道楼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并连通;靠近墙面一侧的所述第一导轨的安装高度高于靠近往下楼梯一侧的第一导轨的安装高度;所述座椅通过第一转向单元安装在舱体内,并在第一转向单元的驱动下实现自转;所述车轮安装在底盘上,与底盘可转动连接,且车轮嵌套在导轨上,使逃生舱装置只能在导轨内滑动;所述刹车单元安装在车轮上;所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轮上;所述第二转向单元安装在底盘上,驱动车轮转向;所述电池组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转向单元、陀螺仪、刹车单元、速度传感器和第二转向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侧面设有观察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箱体式防晕眩逃生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单元包括转盘、第一转向齿轮、以及第一转向电机;所述转盘安装在舱体底部上,与舱体固定连接,其旋转端与座椅底部固定连接,使座椅可在底盘上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春陈林杰韩书阳纪奕昕朱霆杜欣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