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15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所述结构层包括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植被结构层的一侧位于河流的河边,另一侧与道路结构层连接;所述植被结构层包括植被层、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和素土夯实层,植被层置于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顶部;所述道路结构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沥青层、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集水管、防渗隔离层、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之间架装集水箱,集水箱上方安装有喷灌设施,喷灌设施与集水箱经水泵连接,集水箱内的水经水泵、喷灌设施喷出;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能对雨水资源合理利用,且能美化环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效益。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属于透水混凝土集水排水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透水混凝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一种重要绿色建材,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噪声污染,但由于自身联通孔隙较多,基体力学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短,限制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传统透水混凝土的铺装方式排水效率低,导致路面积水长时间停留地表,且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浪费大量雨水资源。若雨水量过大,还会对河岸边坡冲刷,造成滑坡等危害,因而需对传统透水混凝土进行进一步改进。
[0003]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建筑施工、修缮或拆除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但我国对于建筑垃圾利用率低,大多露天堆放或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严重的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而将建筑垃圾制备成再生粉体和再生骨料是科学合理利用建筑垃圾的关键手段,能显著节约传统水泥和砂石资源,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若将再生粉体和再生骨料掺入透水混凝土,则会进一步劣化基体性能,因此急需“增强项”来提升基体性能。
[0004]同时随着碳纤维产量的不断攀升,碳纤维废弃物越来越多,且绝大部分废弃碳纤维都是以简单焚烧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影响生态环境。再生碳纤维主要泛指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丝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提取出的碳纤维,是将碳纤维的力量与可持续性相结合,尽管拉伸强度降低了10%

20%,但价格低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5]综上,若将建筑垃圾作为透水混凝土原材料使用,以再生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在充分消纳固废的基础上,提升基体各项性能,拓宽其应用场景,还能加快对雨水资源的收集,营造幸福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包括结构层,结构层位于河流的河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包括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植被结构层的一侧位于河流的河边,另一侧与道路结构层连接;所述植被结构层包括植被层、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和素土夯实层,植被层置于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顶部;所述道路结构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沥青层、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集水管、防渗隔离层、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透水沥青层的作用是在不影响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前提下,能很好的
减少路面水雾、排除路面积水,减少交通事故;集水管和集水箱配合使用,能提高对雨水收集的效率;防渗隔离层的作用是使雨水能尽可能不落入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让雨水顺由坡度流入集水箱;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为本节流回收系统的承载部位;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之间架装集水箱,集水箱上方安装有喷灌设施,喷灌设施与集水箱经水泵连接,集水箱内的水经水泵、喷灌设施喷出;所述道路结构层中透水沥青层、集水管、防渗隔离层具有向集水箱倾斜的坡度;所述集水箱的顶部开口低于防渗隔离层顶部。
[0008]所述道路结构层中透水沥青层、集水管、防渗隔离层向集水箱倾斜的坡度为1%;所述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的材质均为再生透水混凝土。
[0009]所述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再生粉体、再生骨料和再生碳纤维等建筑固废。
[0010]落入透水沥青层上的雨水可由透水沥青层表面坡度流入集水箱,雨水也可通过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流入集水管并经集水管流入集水箱。
[001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节流回收系统包括再生透水混凝土和集水箱,所述再生透水混凝土包括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和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所述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下铺设集水管和防渗隔离层。结构层包括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
[0012]道路结构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透水沥青层、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集水管、防渗隔离层、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植被结构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植被层、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和素土夯实层。所述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和混凝土基层坡度设置为1%,雨水下渗到防渗隔离层上依靠坡度自行流入集水箱。
[0013]在具体设计时,防渗隔离层可选择复合土工膜,是采用土工布和PE膜粘结而成的合成材料。
[0014]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选择的设计为:所述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15%,组成材料包括P
·
O 42.5水泥(掺量30

70份)、再生粉体(掺量20

50份)、粉煤灰(掺量5

20份)、矿粉(掺量5

20份)、再生粗骨料(掺量140

160份)、粗骨料(掺量140

160份)、减水剂(掺量1

2份)、水(掺量20

40份)和再生碳纤维(掺量5

10份)。
[0015]所述再生植生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30%,组成材料由P
·
O 42.5水泥(掺量30

70份)、再生粉体(掺量20

50份)、粉煤灰(掺量5

20份)、矿粉(掺量5

20份)、再生粗骨料(掺量280

320份)、减水剂(掺量1

2份)、水(掺量20

40份)。
[0016]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基体强度与水胶比有关,所述水胶比在0.25

0.35之间。
[0017]再生粉体是由废弃混凝土、废弃砂浆和废弃砖经深度研磨制备而成,是粒径≤150μm的粉体。
[0018]所述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废弃砂浆和废弃砖经破碎而成,骨料粒径有10

16mm(掺量20

40份)和16

20mm(掺量60

80份)。
[0019]所述水泥、粉煤灰和矿粉均为常见的水泥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0020]所述再生碳纤维为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丝,纤维直径约为8

10μm,拉
伸强度约为1900

2300MPa,弹性模量约为55

70GPa。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包括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道路结构层依次铺设透水沥青层、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集水管、防渗隔离层、混凝土基层和素土夯实层;植被结构层包括植被层、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和素土夯实层。两个结构层之间架装集水箱,以及上方安装喷灌设施。本专利技术基于新型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来组建雨水节流回收系统,在提高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能对雨水资源合理利用,且能美化环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人行道、公园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包括结构层,结构层位于河流的河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包括植被结构层和道路结构层,植被结构层的一侧位于河流的河边,另一侧与道路结构层连接;所述植被结构层包括植被层(7)和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8)、素土夯实层(6),植被层(7)置于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8)顶部,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8)位于素土夯实层(6)上;所述道路结构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沥青层(1)、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2)、集水管(3)、防渗隔离层(4)、混凝土基层(5)、素土夯实层(6);植被结构层、道路结构层之间架装集水箱(10),集水箱(10)上方安装有喷灌设施(9),喷灌设施(9)与集水箱(10)经水泵连接,集水箱(10)内的水经水泵、喷灌设施(9)喷出;所述道路结构层中透水沥青层(1)、集水管(3)、防渗隔离层(4)具有向集水箱(10)倾斜的坡度;所述集水箱(10)的顶部开口低于防渗隔离层(4)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道路透水混凝土(2)、再生植生透水混凝土(8)的材质均为再生透水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再生粉体、再生骨料和再生碳纤维等建筑固废;其中,再生粉体是由废弃混凝土、废弃砂浆和废弃砖经深度研磨制备而成,是粒径≤150μm的粉体;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废弃砂浆和废弃砖经破碎而成,骨料粒径有10

16mm规格和16

20mm规格,10

16mm规格为20

40份,16

20mm规格为60

80份;再生碳纤维为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丝,纤维直径为8

10μm,拉伸强度为1900

2300MPa,弹性模量为55

70G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结构层中透水沥青层(1)、集水管(3)、防渗隔离层(4)向集水箱(10)倾斜的坡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鼎宜高函夏旸昊郭子荣张志斌钱云峰许晴莹刘淼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