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404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心导体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一扇环导体、围绕所述第一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二扇环导体以及围绕所述第二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三扇环导体,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横截面均呈扇环形,其中: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40

A special-shaped conductor cab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电力电缆制造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业内多采用异型线芯的方法来提高导体的紧压系数。因为在相同电气性能,提高导体的紧压系数,可以有效减小电缆外径的尺寸,节约各类材料的用量,而且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大的改动,只是加工异型线芯对模具的要求较高。异型导体线芯的生产工艺,将以往电缆内芯的圆线单丝,通过模具拉制成异型线,而后在绞制时通过独特的工艺预扭及整形模具绞合成导体线芯,从而提高线芯的紧压系数,不仅可以使得成品电缆获得更好的电气性能,而且更加美观,同时也使得电缆外径平均可以减小5%以上。
[0003]电缆的紧压系数提高导致单位空间内发热量增大,以及保护层束缚住所有绝缘导线,故绝缘导线的发热无法有效散发,使电缆温度居高不下,电缆温度过高会使载流量降低。CN111933347A公开了种改进结构的散热电缆,具有保护管、输电部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管内部具有分割部件,分割部件的一端连接在保护管的内壁,分割部件的另一端连在一起且位于保护管中央,分割部件的连接处具有弯曲的隔离部件,隔离部件将相邻的分割部件、保护管围成的空腔分隔成相连通的容置腔和散热腔;输电部件位于容置腔内。其还存在结构复杂、不易成型、外径过大、成本过低等技术问题。为此,行业内希望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降低材料使用量,改善了电缆的电气性能。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包括中心导体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一扇环导体、围绕所述第一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二扇环导体以及围绕所述第二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三扇环导体,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横截面均呈扇环形,与其他形状结构相比,扇环形结构能够使导体间的贴合面更加紧凑,使导体的紧压系数更高,且导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便于多层导体结构的设置;扇环导体外观光滑无毛刺,单线间缝隙小,应用在低压电缆上绝缘潜在的缺陷少;应用在中高压电缆上局部放电量小,电缆运行故障率小,电缆使用寿命可提高10%以上。其中: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40
°‑
12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4

1:3,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最为接近中心导体,其圆心角范围最大,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最大,第一扇环导体的数量最小,便于第一扇环导体的绞合及减小由于第一扇环导体数量导致的间隙;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30
°‑
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

1:2;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20
°‑
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2

1:1.6;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内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外周与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内侧紧密贴
合,第二扇环导体与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及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依次减小,导体数量依次增多,能够使中心导体、第一扇环导体、第二扇环导体与第三扇环导体依次紧密贴合,电缆内部的间隙较少,导体在电缆内部分布规律,电缆结构更为紧凑,节约敷设空间,且提升了散热效率,继而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实验证明载流量提高了5~10%。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6;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6;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24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扇环导体层外设有一层高分子绝缘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外设有一层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外设有一阻燃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层外设有一层耐磨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上设有防滑条纹。
[0012]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原料导体线形出料,并对原料导体喷淋冷却润滑液;
[0014]S2、原料导体通过第一组拉丝模上的过线孔,该过线孔尺寸为X,原料导体的截面尺寸收缩为X。
[0015]S4、原料导体通过第二组拉丝模上的过线孔,该过线孔尺寸为Y,Y小于X,原料导体的截面尺寸收缩为Y;
[0016]S5、将截面尺寸为Y的原料导体分为三批,并分别通过扇环定型孔尺寸为A、B和C的三种扇环定型模中,其中A扇环定型孔的尺寸是圆心角范围为40
°‑
12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4

1:3;B扇环定型孔的尺是圆心角范围为30
°‑
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

1:2;C扇环定型孔的尺寸是圆心角范围为20
°‑
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2

1:1.6,并分别得到第一扇环导体、第二扇环导体和第三扇环导体。
[0017]S6、将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预热,然后升温加热,冷却退火;
[0018]S7、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冷却降温;
[0019]S8、对中心导体外表面进行预处理,对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表面进行预处理;
[0020]S9、按次序将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依次绞合在中心导体的外表面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采用面接触的方式绞合。
[0022]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用张力调节装置调节原料导体的张力后再喷淋冷却润滑液。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是:电缆由中心导体、第一扇环导体、第二扇环导体和第三扇环导体绞合而成,其中,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40
°‑
12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4

1:3,第一扇环导体最为接近中心导体,其圆心角范围最大,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最大,第一扇环导体的数量最小,便于导体的绞合及减小由于第一扇环导体数量导致的间隙;第二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30
°‑
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

1:2;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20
°‑
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2

1:1.6;第二扇环
导体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导体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一扇环导体、围绕所述第一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二扇环导体以及围绕所述第二扇环导体设置的多个第三扇环导体,所述第一扇环导体、所述第二扇环导体和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横截面均呈扇环形,其中: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40
°‑
12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4

1:3;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30
°‑
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

1:2;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20
°‑
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2

1:1.6;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内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外周与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内侧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60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为1:2.6;所述第二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36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6;所述第三扇环导体的圆心角范围为24
°
,且短弧与长弧的长度比范围为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扇环导体层外设有一层高分子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外设有一层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外设有一阻燃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外设有一层耐磨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上设有防滑条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涌东方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胜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