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钢总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CT扫描防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029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放射诊断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扫描防坠床,包括床本体和第一束缚带,床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为中空管且朝向床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第一束缚带的一端卡接到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束缚带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块;第二护栏转动连接在床本体上且与床本体平行,第二护栏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块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插销,第二护栏上设有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CT扫描时防止扫描床上的病人坠床。描床上的病人坠床。描床上的病人坠床。

A CT scanning anti fall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扫描防坠床


[0001]本技术属于放射诊断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CT扫描防坠床。

技术介绍

[0002]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 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

CT)以及γ射线CT(γ

CT)等。
[0003]病人在做检测时,经常要做各种影像学检查,CT扫描由于其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应用比较多。在进行CT扫描时,需要平躺在扫描床上,由于扫描床狭窄,病人躺好后扫描床上没有一种约束装置来有效地对病人固定,可能会发生病人移动翻身后坠落扫描移动平台的情况,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意外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对于没有自主意识的病人或者有瘫痪的病人,患者不能上举的手臂位于扫描范围内,会对图像产生伪影干扰,影响医师对CT图像的研判,进而造成疾病的漏诊或误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CT扫描防坠床,以在CT扫描时防止扫描床上的病人坠床。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CT扫描防坠床,包括床本体和第一束缚带,床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为中空管且朝向床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第一束缚带的一端卡接到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束缚带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块;第二护栏转动连接在床本体上且与床本体平行,第二护栏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块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插销,第二护栏上设有锁紧结构。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床本体两侧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对床上的病人起到第一层的防护作用。为了进一步防止病人坠床,根据病人需要被束缚的位置,通过滑动第一束缚带在滑槽中的位置调整第一束缚带滑动端的位置,确定位置后,将第一束缚带另一端的固定块上的插销查到对应的定位孔中,然后转动第二护栏,让第一束缚带缠绕到固定块和第二护栏上,待第一束缚带束缚紧病人后,再用锁紧机构锁紧第二护栏的转动,即可将病人束缚在床本体上,从而有效防止了病人从扫描床上坠落。
[0007]可选地,第一束缚带上固接有滑块,滑块成工字型,滑块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在滑槽的两侧壁上。
[0008]不但实现了第一束缚带滑动端能够在第一护栏的长度方向的自由滑动,还能够利
用滑槽对滑块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束缚带的自由端从滑槽中脱出。
[0009]可选地,滑槽包括主槽和若干支槽,支槽平行于主槽呈线性阵列分布,支槽的一端与主槽连通,支槽的长度长于第一束缚带的宽度1mm~10mm。
[0010]第一束缚带的滑动端在滑动调整时,再主槽中滑动,调整好位置后,再由主槽滑动到支槽中,利用支槽对第一束缚带的滑动端进行限位,能够更好地对病人进行束缚。
[0011]可选地,锁紧结构包括床本体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护栏转动连接在第一套筒中,第一套筒上周向开有若干第一锁销孔,第一锁销孔内销接有第一锁销,第二护栏上周向开有与第一锁销孔匹配的第二锁销孔,第二护栏的端部设有把手。
[0012]通过把手能够更省力地转动第二护栏,转动完成中,让其中一个第一锁销孔对齐一个第二第一锁销孔,将第一锁销插入第一锁销孔和第二第一锁销孔,即可锁定第二护栏的转动。
[0013]可选地,还包括手臂固定结构,手臂固定结构与床本体可拆卸连接,手臂固定结构包括手托,手托上设有两个手臂槽,手托的一边固定有第二束缚带,第二束缚带的自由端上固接有魔术贴的勾面,手托上远离手臂槽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勾面配合的魔术贴的毛面。
[0014]双手手臂可分别放入两个手臂槽中,然后通过第二束缚带将手臂束缚到手臂槽中,进一步防止病人的上肢部分坠床,以及避免上肢放于扫描范围内产生伪影,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0015]可选地,床本体端部两侧固定有第二套筒,手托上固定有插杆,插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套筒中,第二套筒上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第三锁销孔,插杆上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第四锁销孔,第三锁销孔内销接有相匹配的第二锁销。
[0016]可选地,第一束缚带、滑块、固定块、定位孔、插销一共有三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CT扫描防坠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CT扫描防坠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断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槽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床本体1、第一护栏2、第一束缚带201、滑块202、滑槽203、固定块204、定位孔205、插销206、主槽207、支槽208、第二护栏3、把手301、第一套筒 302、第一锁销孔303、第二套筒4、插杆5、手托6、手臂槽601、第二束缚带602、魔术贴 603。
[0022]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

3所示:一种CT扫描防坠床,包括床本体1和三副第一束缚带201,床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栏2和第二护栏3,第一护栏2为中空管且朝向床本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203,每副第一束缚带201上固接有滑块202,滑块202成工字型,滑块202 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在滑槽203的两侧壁上。滑槽203包括主槽207和若干支槽208,支槽208 平行于主槽207呈线性阵列分布,支槽208的一端与主槽207连通,支槽208的长度长于第一束缚带201的宽度10mm.第一束缚带201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块204;第二护栏3转动连接在
床本体1上且与床本体1平行,第二护栏3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孔205,固定块 204上设有与定位孔205配合的插销206,第二护栏3上设有锁紧结构。
[0024]床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302,第二护栏3转动连接在第一套筒302中,第一套筒302上周向开有若干第一锁销孔303,第一锁销孔303内销接有第一锁销,第二护栏3上周向开有与第一锁销孔303匹配的第二锁销孔,第二护栏3的端部设有把手301。
[0025]还包括手臂固定结构,手臂固定结构与床本体1可拆卸连接,手臂固定结构包括手托6,手托6上设有两个手臂槽601,手托6的一边固定有第二束缚带602,第二束缚带602的自由端上固接有魔术贴603勾面,手托6上远离手臂槽601的外侧面上设有魔术贴603毛面。
[0026]床本体1端部两侧固定有第二套筒4,手托6上固定有插杆5,插杆5滑动连接在第二套筒4中,第二套筒4上沿长度方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防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和第一束缚带,床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为中空管且朝向床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第一束缚带的一端卡接到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束缚带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块;第二护栏转动连接在床本体上且与床本体平行,第二护栏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块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插销,第二护栏上设有锁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扫描防坠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束缚带上固接有滑块,滑块成工字型,滑块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在滑槽的两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T扫描防坠床,其特征在于:滑槽包括主槽和若干支槽,支槽平行于主槽呈线性阵列分布,支槽的一端与主槽连通,支槽的长度长于第一束缚带的宽度1mm~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T扫描防坠床,其特征在于:锁紧结构包括床本体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护栏转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川付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钢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