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383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体,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和附着在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表面和孔结构中的导电金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作为集流体的集流体,可以使活性材料(导电金属层)嵌入集流体孔隙,使活性材料在集流体两面相互连通,既提高了单位体积内活性物质含量,又能使锂离子可以穿梭于极片两面,进而提高安全性;且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中的液晶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将其作为集流体时还能够缓解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的热收缩问题,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主要采用金属箔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材料的层级堆叠模式。由于金属箔集流体和电极材料层完全分隔开,两层间接触形成较大的界面电阻。改善其与电极材料层的表面接触成为制作高比能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3]传统的正极集流体采用的是铝箔,厚度在15~20μm,负极集流体采用的是铜箔,厚度在8~12μm。金属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在上述厚度时机械加工性能较差,表现为整体较脆,韧性不足,一旦收到外力冲击或者外力变形作用会产生不可逆痕迹甚至孔洞,导致电池正负极出现漏电流,不但影响整个电池的性能效率,甚至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此外,金属箔的单位面积质量较大,传统的铜箔和铝箔占整个电池质量的15~20%,是除了正负电极材料外电池最重的部分,从而会导致电池能量密度的降低。
[0004]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68987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基材的纺织物作为基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和附着在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表面和孔结构中的导电金属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的厚度为4~70μm,孔隙率为10~60%,使用温度为

60~350℃,抗拉强度为1~1500MPa,孔径为0.01~60μ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液晶高分子改性纤维布衬底包括液晶高分子无纺布或多孔液晶高分子薄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层的厚度为0.1~10μm;所述导电金属层的层数≥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层的材料包括Ni、Cu、Ag、Au、Al、Sn、金属氧化物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合金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西亮李安琪黄兵崔亚楠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讯隆益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