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77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包括主台面;所述主台面上方活动连接转轮,内部活动卡接置物盒,底部活动安装有座椅,且主台面内部设有联动机构、从动件、连接件和圆形板;所述座椅共设有两组并分别活动卡接在主台面的底部左右两侧内部,且座椅与联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所述转轮外围固定连接操作板,且转轮通过齿轮啮合与从动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中间通轴活动连接在主台面的内部,并下方活动连接联动机构,上方活动连接从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收纳槽和操作板,利用收纳槽可以对操作板进行收纳,当操作板通过转轮向下翻转并闭合后,端口在下次使用时可以保证没有灰尘,不影响连接效果。不影响连接效果。不影响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


[0001]本技术属于综合布线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网络综合布线是将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而操作台是可以在其内部设置多功能电缆管理,将强弱电分开、具有更强功能性的一种专业办公桌,利用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可以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的演练,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差错。
[0003]基于现有技术发现,传统的操作台无法实现将需要连接的各个端口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倒置,使得端口在下次使用时可以保证没有灰尘,不影响连接效果;无法实现在操作台使用时将座椅抽出,可以自动翻转操作台方便后续操作;没有收纳空间可以使得操作台拥有收纳杂物和座椅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以解决传统的操作台无法实现将需要连接的各个端口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倒置,使得端口在下次使用时可以保证没有灰尘,不影响连接效果;无法实现在操作台使用时将座椅抽出,可以自动翻转操作台方便后续操作;没有收纳空间可以使得操作台拥有收纳杂物和座椅功能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包括主台面;
[0007]所述主台面上方活动连接转轮,内部活动卡接置物盒,底部活动安装有座椅,且主台面内部设有联动机构、从动件、连接件和圆形板;
[0008]所述座椅共设有两组并分别活动卡接在主台面的底部左右两侧内部,且座椅与联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
[0009]所述转轮外围固定连接操作板,且转轮通过齿轮啮合与从动件活动连接;
[0010]所述连接件中间通轴活动连接在主台面的内部,并下方活动连接联动机构,上方活动连接从动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台面包括:
[0012]收纳槽,收纳槽设在主台面的顶部,并内部活动卡接操作板;
[0013]前滑槽,前滑槽设在主台面的内部前端,并内部活动卡接置物盒;
[0014]卡槽,卡槽设在主台面的下方前端,并内部活动卡接座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座椅包括:
[0016]齿条,齿条固定连接在两组座椅的相背离一侧,并通过齿轮与联动机构啮合;
[0017]软垫,软垫固定粘接在座椅的顶部;
[0018]凹口,凹口设在座椅的前面顶部、软垫的底部,且凹口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并内部设有一球形结构槽,球形结构槽直径小于凹口的直径。
[0019]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盒包括:
[0020]边侧槽,边侧槽设在置物盒的内部左右两侧;
[0021]下卡板,下卡板固定卡接在置物盒的内部,且下卡板的中部上方设有卡口;
[0022]上卡板,上卡板中部下方设有卡口并与下卡板活动卡接,且上卡板左右两侧活动卡接在边侧槽内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板包括:
[0024]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设在操作板的前面;
[0025]摄像头,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操作面板的顶部;
[0026]显示屏,显示屏活动连接在操作板的前面中部,并与摄像头电性相连;
[0027]转杆,转杆贯穿显示屏的顶部,并活动连接在操作板的前面中部、显示屏的上方;
[0028]限位槽,限位槽设在操作板的前面中部上方、显示屏的两侧,且限位槽为弧形结构并与转杆活动卡接。
[0029]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0030]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形结构并内侧设有一圆形板;
[0031]移动板,移动板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
[0032]齿牙,齿牙设在移动板的内侧并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
[0033]进一步的,所述从动件包括:
[0034]啮合齿,啮合齿设在从动件的内侧,并通过齿轮啮合与转轮活动连接;
[0035]固定杆,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从动件的前端,并内侧设有一圆形板。
[003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0037]第一滑槽,第一滑槽设在连接件的下方,并与连接杆活动连接,且第一滑槽的内径小于圆形板直径;
[0038]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设在连接件的上方,并与固定杆活动连接,且第二滑槽的内直径小于圆形板直径。
[0039]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0]1、本技术设置了收纳槽和操作板,利用收纳槽可以对操作板进行收纳,当操作板通过转轮向下翻转并闭合后,端口在下次使用时可以保证没有灰尘,不影响连接效果。
[0041]2、本技术设置了座椅、联动机构、连接件和从动件,利用齿条可以在座椅向前移动时提供动力和移动距离,使得联动机构拥有驱动力,当齿牙通过齿轮啮合发生移动后,带动移动板移动,进而推动连接杆发生移动,并在第一滑槽内部推动连接件旋转,实现动力传送,当连接件发生旋转后,带动第二滑槽发生旋转,进而带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移动使得从动件发生移动,并带动啮合齿移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转轮发生旋转,实现操作台自动旋转,在操作台使用时将座椅抽出,可以自动翻转操作台方便后续操作。
[0042]3、本技术设置了收纳槽、前滑槽和卡槽,利用收纳槽可以对操作板进行收纳,
利用前滑槽可以对置物盒进行收纳,利用卡槽可以对座椅进行收纳,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少占地空间,使得主台面拥有收纳杂物和座椅功能。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2是本技术置物盒和座椅抽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是本技术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4是本技术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7]图5是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8]图6是本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9]图7是本技术图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0]图8是本技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52]1、主台面;101、收纳槽;102、前滑槽;103、卡槽;
[0053]2、座椅;201、齿条;202、软垫;203、凹口;
[0054]3、置物盒;301、边侧槽;302、下卡板;303、上卡板;
[0055]4、操作板;401、操作面板;402、摄像头;403、显示屏;404、转杆;405、限位槽;
[0056]5、转轮;
[0057]6、联动机构;601、连接杆;602、移动板;603、齿牙;
[0058]7、从动件;701、啮合齿;702、固定杆;
[0059]8、连接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台面(1);所述主台面(1)上方活动连接转轮(5),内部活动卡接置物盒(3),底部活动安装有座椅(2),且主台面(1)内部设有联动机构(6)、从动件(7)、连接件(8)和圆形板(9);所述座椅(2)共设有两组并分别活动卡接在主台面(1)的底部左右两侧内部,且座椅(2)与联动机构(6)通过齿轮啮合;所述转轮(5)外围固定连接操作板(4),且转轮(5)通过齿轮啮合与从动件(7)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8)中间通轴活动连接在主台面(1)的内部,并下方活动连接联动机构(6),上方活动连接从动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台面(1)包括:收纳槽(101),收纳槽(101)设在主台面(1)的顶部,并内部活动卡接操作板(4);前滑槽(102),前滑槽(102)设在主台面(1)的内部前端,并内部活动卡接置物盒(3);卡槽(103),卡槽(103)设在主台面(1)的下方前端,并内部活动卡接座椅(2)。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包括:齿条(201),齿条(201)固定连接在两组座椅(2)的相背离一侧,并通过齿轮与联动机构(6)啮合;软垫(202),软垫(202)固定粘接在座椅(2)的顶部;凹口(203),凹口(203)设在座椅(2)的前面顶部、软垫(202)的底部,且凹口(203)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并内部设有一球形结构槽,球形结构槽直径小于凹口(203)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全方位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盒(3)包括:边侧槽(301),边侧槽(301)设在置物盒(3)的内部左右两侧;下卡板(302),下卡板(302)固定卡接在置物盒(3)的内部,且下卡板(302)的中部上方设有卡口;上卡板(303),上卡板(303)中部下方设有卡口并与下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