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6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端的伸缩组件以及灌肠组件,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端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套筒、螺纹杆和第一长杆,螺纹杆与第一长杆内的第一通孔,通过螺旋结构连接,第一长杆外壁插在第一套筒内部,利用转动转盘,带动转盘上端的螺纹杆,使第一长杆在第一套筒内部上下移动,可使与伸缩组件相连的灌肠组件能够自由调节高度,通过在灌肠组件中的引流管上增设流量调节组件,可通过滑动滚柱,使滚柱挤压引流管,达到对引流管内的中药药液流速进行调节,并可以通过壳体上方的透明腔直接观察药液的流速,方便护士对病人的治疗,并及时调节药液的输送。药液的输送。药液的输送。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作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入散剂灌肠,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药灌肠可以治疗结肠炎,直肠炎,痔疮,肛裂等多种疾病。中药灌肠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此方法药物能够直达患处,同时是纯中药绿色疗法。此外,中药灌肠也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系膜淋巴结发炎、小儿发烧等多种疾病。中药灌肠疗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不需要全身用药,而且吸收好。而现有的中药灌肠操作过程中,多需要将灌肠袋挂在输液架上,但现有的输液架无法满足中药灌肠操作中需要对灌肠袋高度的调节,且现有的灌肠带无法对灌入的速度进行控制,给护士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解决了灌肠器具高度不可调节以及中药灌入速度不可控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端的伸缩组件以及灌肠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套筒、螺纹杆和第一长杆,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长杆插在所述第一套筒上端内部,且所述第一长杆在所述第一套筒中平滑移动,所述第一长杆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螺纹杆插在所述第一通孔下端,且所述螺纹杆外壁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啮合,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中设有一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与所述螺纹杆下端相连,所述转盘与所述螺纹杆之间同轴转动,所述灌肠组件包括圆柱筒体、环形支撑架与引流管,所述环形支撑架一侧设有一滑板,所述第一长杆上端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板插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圆柱筒体开口端设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卡套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所述圆柱筒体底端一侧外壁设有一输出口,所述引流管上端设有一接口端,所述接口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所述引流管下端设有用于插在肛门内的插管。
[0005]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上设有一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外壳以及滚柱,所述滚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滚柱在所述外壳内自由滑动,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外壳以及滚柱之间,所述滚柱压在所述引流管上,用于调节所述引流管内液体流速。
[0006]优选的,所述流量调节组件上端设有一透明腔,所述透明腔内设有用于观察药液流速的滴口。
[0007]优选的,所述圆柱筒体为透明材质,且所述圆柱筒体外壁设有第一刻度标志。
[0008]优选的,所述插管外壁设有用于观测插入肛门深度的第二刻度标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杆外壁呈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套筒内壁之间
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长杆外壁设有第三刻度标志,所述第三刻度标志用于辨识所述第一长杆升降的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外壁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块。
[0011]优选的,所述转盘下端设有转动轴,所述缺口下方位于第一套筒表面设有圆槽,所述转动轴插在所述圆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有滚轮,用于所述底座移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端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套筒、螺纹杆和第一长杆,螺纹杆与第一长杆内的第一通孔,通过螺旋结构连接,第一长杆外壁插在第一套筒内部,利用转动转盘,带动转盘上端的螺纹杆,使第一长杆在第一套筒内部上下移动,且在第一长杆外壁设有第三刻度标志,使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对第一长杆的高度进行准确调节,同时可使与伸缩组件相连的灌肠组件能够自由调节高度,从而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在圆柱筒体上端设置了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与环形支撑架相互配合,圆柱筒体与伸缩组件可自由分离,即可使圆柱筒体悬挂起来,又方便了医护人员对圆柱筒体的更换以及调配。
[0016]3、本技术中,通过在圆柱筒体外壁表面增设第一刻度标志,该刻度标志为容量标志,可对调节的中药药液容量进行精确的把握,同时在插管外壁设有第二刻度标志,该刻度标志为长度标志,可对插管插入肛门内长度进行判断,从而可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插入的深度,进行有效的治疗。
[0017]4、本技术中,引流管与圆柱筒体可进行拆卸,从而在进行过中药灌肠后,将引流管从圆柱筒体下端拔出,对圆柱筒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再次进行中药灌肠操作时,可更换新的引流管,实现圆柱筒体的循环使用,减少了治疗成本,同时更换新的引流管可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灌肠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灌肠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灌肠组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环形支撑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1、底座;101、滚轮;201、第一套筒;202、螺纹杆;203、第一长杆;204、第一通孔;205、第一螺纹结构;206、缺口;207、转盘;208、滑槽;209、固定块;210、转动轴;211、圆槽;212、第三刻度标志;301、圆柱筒体;302、环形支撑架;303、引流管;304、滑板;305、输出口;306、接口端;307、插管;308、透明腔;309、第一刻度标志;310、第二刻度标志;311、限
位环;401、外壳;402、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实施例:如图1

图6所示,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端的伸缩组件以及灌肠组件,所述底座1下端设有滚轮101,用于所述底座1移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套筒201、螺纹杆202和第一长杆203,所述第一套筒20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一长杆203插在所述第一套筒201上端内部,且所述第一长杆203在所述第一套筒201中平滑移动,所述第一长杆203外壁呈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套筒201内壁之间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长杆203外壁设有第三刻度标志212,所述第三刻度标志212用于辨识所述第一长杆203升降的高度,所述第一长杆203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04,所述第一通孔204内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205,所述螺纹杆202插在所述第一通孔204下端,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端的伸缩组件以及灌肠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套筒、螺纹杆和第一长杆,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长杆插在所述第一套筒上端内部,且所述第一长杆在所述第一套筒中平滑移动,所述第一长杆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螺纹杆插在所述第一通孔下端,且所述螺纹杆外壁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啮合,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中设有一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与所述螺纹杆下端相连,所述转盘与所述螺纹杆之间同轴转动,所述灌肠组件包括圆柱筒体、环形支撑架与引流管,所述环形支撑架一侧设有一滑板,所述第一长杆上端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板插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圆柱筒体开口端设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卡套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所述圆柱筒体底端一侧外壁设有一输出口,所述引流管上端设有一接口端,所述接口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所述引流管下端设有用于插在肛门内的插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保留灌肠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有一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外壳以及滚柱,所述滚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滚柱在所述外壳内自由滑动,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外壳内部,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彩云陈应平龚杨彭美娟陆欢韦兰詹晓瑜黄柳婷赵苏兰梅丹葛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