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振军专利>正文

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64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收卷盘,两个所述收卷盘之间设有膨胀架和滚筒,所述膨胀架呈多根弧形金属板设置,所述膨胀架一端与一个收卷盘固定连接,所述膨胀架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收卷盘套设在支架上,所述滚筒套设膨胀架上,且滚筒呈转动设置,一端的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框,所述引导框靠近滚筒的一侧设有连接框,所述引导框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套,所述驱动套内套设有内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收卷过程中能够将泥土倾斜的清刮并且进一步达到需要的效果,同时防止将灌溉软管进行划破,减少灌溉软管内的积水,防止灌溉软管进行腐蚀。防止灌溉软管进行腐蚀。防止灌溉软管进行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
,具体为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需要灌溉的田地,大多数是使用灌溉软管,因为灌溉软管相对于塑料管道来说质量较为轻,并且收卷起来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但是灌溉软管也有缺点,就是在田地中拖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破裂,那么在灌溉的过程中,使灌溉软管内的水从破裂的口中流出,那么容易使该破口处的泥土与破口进行粘附,那么时间久了容易硬化,使泥土卡设在灌溉软管上,那么灌溉软管在收件的过程中,卡设的泥土使收卷之后重量增加,并且收卷后灌溉软管内部还积攒有水,那么在长时间的放置的顾聪中,水容易发臭,并且对灌溉软管进行腐蚀,那么在此提出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收卷盘,两个所述收卷盘之间设有膨胀架和滚筒;
[0005]所述膨胀架呈多根弧形金属板设置,所述膨胀架一端与一个收卷盘固定连接,所述膨胀架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收卷盘套设在支架上,所述滚筒套设膨胀架上,且滚筒呈转动设置;
[0006]一端的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框,所述引导框靠近滚筒的一侧设有连接框,所述引导框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套,所述驱动套内套设有内套。
[0007]优选的,所述内套上端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杆,连接软杆使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灌溉软管进行挤压滑动的过程中,使连接软管能够呈现轻微弯曲的效果,使内套与灌溉软管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效果,那么达到更佳的清理效果,所述连接软杆上端与驱动套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套下端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能够使椭圆支架与灌溉软管接触,并且椭圆支架受到弯曲后,能够通过辅助槽将内套进行压设,使内套达到更加扁的目的,所述辅助槽内壁上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延伸杆,两根所述延伸杆之间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椭圆支架。
[0008]优选的,所述椭圆支架呈圆弧设置,所述椭圆支架为两根弧形金属杆设置,且椭圆支架下端贯穿辅助槽,所述椭圆支架上端与内套内壁固定连接,椭圆支架呈两根弧形杆设置,下端的杆能够与灌溉软管进行挤压,实现对灌溉软管进行清洁的效果,其次下端的杆受到弯曲后,那么实现转杆转动,使上端的杆呈现弯曲的效果,使上下两端的杆均能够进行弯曲。那么实现使内套呈现更加扁平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内套为金属材质,所述内套一端呈圆弧设置,所述内套的截面为长大于高的椭圆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套截面也呈椭圆设置,所述驱动套一侧固定连接有四根弹性杆,四根所述弹性杆与引导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有弹性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伸缩杆,所述弧形伸缩杆呈朝下弯曲设置,所述弧形伸缩杆靠近驱动套的上端,弧形伸缩杆能够实现弹动效果,那么能够实现该驱动套仅仅能够呈现向下的弧形弹动,那么实现灌溉软管内的水能够流出。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套下端内壁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斜槽,所述斜槽呈V字形设置,能够实现灌溉软管上的泥土能够从斜槽内掉落,防止该驱动套内进行卡设,所述驱动套下端内壁上设有V字形设置的异形刮板,V字形的异形刮板能够与驱动套进行配合,达到进行清刮泥土的效果,并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相同V字形设置,使一些刮板能够前端先进行接触,并且呈现倾斜的刮动,达到更佳的清刮效果,所述异形刮板下端中间与驱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异形刮板位于斜槽一侧设置,最前端的所述异形刮板前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为呈向下弯曲的弧形设置,所述异形刮板与异形刮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使异形刮板在清刮的过程中两端呈现拨动效果,呈现整体的进行震动,那么实现更好的清刮效果,所述连接弹簧靠近异形刮板的一端。
[0012]优选的,所述引导框内滑动设有两根压板,两根所述压板呈上下设置,且两根所述压板呈前后设置,位于下端的所述压板上端面上固定有与引导框上端内壁固定连接的挤压弹簧,位于上端的所述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引导框下端内壁固定连接的挤压弹簧;
[0013]两根所述压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异形刮件。
[0014]优选的,所述异形刮件呈横折设置,所述异形刮件为弹性金属设置,所述异形刮件侧视为弯曲弧形设置,位于下端的所述压板上的异形刮件朝上弯曲设置,位于上端的所述压板上的异形刮件则相反,异形刮件侧视为弯曲弧形设置使受挤压的灌溉软管防止被其进行戳破,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次异形刮件横折设置使其能够多次进行刮动,并且具有弹动的效果,达到更佳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内滑动设有两块上下分布的抵板,下端的所述抵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依次贯穿上端的抵板与连接框与引导框固定连接,上端的所述抵板则相反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收卷过程中,灌溉软管从驱动套与内套之间进行穿过,灌溉软管从下端面与异形刮板进行挤压,异形刮板在其上上进行滑动,那么使灌溉软管下端的泥土进行刮落,并且带动异形刮板两端呈现弹动效果,使对灌溉软管清理的效果更佳,并且异形刮板最前端先与灌溉软管进行接触,那么在刮动的过程中呈现倾斜的刮动的状态,使其在刮动的过程中能够将泥土倾斜的清刮,进一步达到需要的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灌溉软管上端面与椭圆支架进行挤压滑动,当灌溉软管呈现折叠及厚度较大的状态时,椭圆支架受到压力的作用也较大,实现使椭圆支架进行弯折从程度大,内套整体受到弯折的效果,实现内套进行变的更扁,那么对灌溉软管的挤压效果则降低,防止将灌溉软管进行划破。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杆及弧形伸缩杆在灌溉软管滑动的过程中,驱动套受力的作用下呈现朝下的弯曲设置,实现驱动套上下进行弹动的效果,实现使灌溉软管内的水更好的进行抖动流出,减少灌溉软管内的积水,防止灌溉软管进行腐蚀。
[0020](4)、本专利技术通过灌溉软管从下端的压板下及上端的压板上穿过,异形刮件对灌溉软管进行挤压刮动,横折设置能够呈现多次进行刮动,并且具有弹性,使刮动的过程中横折设置的部分发生褶皱及舒张,那么达到更好清理效果。
[0021](5)、本专利技术通过灌溉软管从两块抵板之间穿过,拉动抵板,使两块抵板相互靠近,那么在灌溉软管速度越快,那么实现拉力越大挤压效果越佳,实现更大的挤压效果,使内部的水能够挤压出来,减少积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动套及内套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套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套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引导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支架;2、收卷盘;3、膨胀架;4、滚筒;5、驱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收卷盘(2),两个所述收卷盘(2)之间设有膨胀架(3)和滚筒(4);所述膨胀架(3)呈多根弧形金属板设置,所述膨胀架(3)一端与一个收卷盘(2)固定连接,所述膨胀架(3)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收卷盘(2)套设在支架(1)上,所述滚筒(4)套设膨胀架(3)上,且滚筒(4)呈转动设置;一端的所述支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框(6),所述引导框(6)靠近滚筒(4)的一侧设有连接框(7),所述引导框(6)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套(5),所述驱动套(5)内套设有内套(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1)上端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杆(511),所述连接软杆(511)上端与驱动套(5)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套(51)下端开设有辅助槽(512),所述辅助槽(512)内壁上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延伸杆(513),两根所述延伸杆(513)之间转动设有转杆(514),所述转杆(514)上固定安装有椭圆支架(5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支架(515)呈圆弧设置,所述椭圆支架(515)为两根弧形金属杆设置,且椭圆支架(515)下端贯穿辅助槽(512),所述椭圆支架(515)上端与内套(51)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1)为金属材质,所述内套(51)一端呈圆弧设置,所述内套(51)的截面为长大于高的椭圆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软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5)截面也呈椭圆设置,所述驱动套(5)一侧固定连接有四根弹性杆(52),四根所述弹性杆(52)与引导框(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套(5)固定连接有弹性杆(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伸缩杆(5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廖振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