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57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包括气囊、气管和由注射器改装成的充气装置;气管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气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装置包括桶状的套筒,套筒的一端密封,套筒的另一端开口;套筒密封的一端设有充气口,充气口设有空心柱状的充气柱,充气柱通过充气孔与套筒内部连通;套筒开口的一端设有耳板,套筒内部设有与套筒内壁紧密连接的橡胶塞,橡胶塞上有推杆,推杆远离橡胶塞的一端设有推板;推杆上套设有限位件。在创面穿孔处进行堵塞,防止胃肠液气体进入腹腔,降低腹腔感染的几率;扩张胃肠,使视野清晰,防止金属夹的内倒,节省缝合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时间。术时间。

An endoscope leak stopping and purse string suture preventing clip invert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学上,荷包缝合又称袋口缝合。方法是围绕开口处作连续缝合,在从荷包处将组织或残端向内翻入的同时,拉紧缝线打结。荷包缝合根据手术需要又有全荷包和半荷包之分,所谓全荷包是指缝线走行形成一个圆环状;半荷包是指缝线走行形成一个半环状或多半环状。荷包缝合属内翻缝合的一种,主要用于包埋,可以减少污染和促进愈合,并使暴露面保持光滑。
[0003]目前,在进行内镜下手术荷包缝合时,创面大或者有胃肠道穿孔,胃肠液气体进入腹腔,胃肠管腔不能有效撑开,遮挡手术视野不利于手术,增加腹腔感染的几率,同时进行荷包缝合时金属夹可能内倒增加手术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用于内镜微创治疗手术全层切除、黏膜剥离切除后创面缝合时使用,并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包括气囊、气管和由注射器改装成的充气装置;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充气装置连接;
[0006]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桶状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密封,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开口;所述套筒密封的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有空心柱状的充气柱,所述充气柱通过充气孔与套筒内部连通;所述套筒开口的一端设有耳板,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与套筒内壁紧密连接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上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橡胶塞的一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杆上套设有限位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包括气囊、气管和充气装置。气管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气囊与气管脱落,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与充气装置可拆卸紧密连接。充气装置由注射器改装,橡胶塞与套筒的内壁紧密连接,通过推板拉动推杆带动橡胶塞在套筒内滑动进行充放气。充气柱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通过充气装置给气囊进行充放气。推杆上套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与推杆螺纹连接。当充气装置给气囊充气后,限位件通过与耳板的卡接使推杆不发生移动,保持气囊的体积大小不变。需要放气时,转动推杆,实现对气囊的放气。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侧关于圆心对称设有2组转动底座,每组转动底座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2个相对设置的所述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环形板的端部设有卡件,所述卡件与耳板卡接,所述推杆穿过环形板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包括环形板,推杆穿过环形板的中部与环形板螺纹连接。环形板的一侧关于圆心对称设有2组转动底座,每组转动底座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连接杆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位于2个转动座之间。连接杆远离环形板的端部设有卡件,通过卡件与耳板卡接进行固定。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管的长度为165mm

180mm,所述气管的内径为0.6mm

0.8m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临床的实际使用需要,将气管的长度设置为165mm

180mm,气管的内径为0.6mm

0.8mm,便于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与充气装置之间设有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放气按钮;所述第一连接口与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充气柱连接,所述放气按钮位于充放气阀的顶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与充气装置之间设置充放气阀,充放气阀通过第一连接口与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口与充气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通过放气按钮对气囊进行放气。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未充气状态下长25mm

40mm。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临床的实际使用需要,气囊未充气状态下长25mm

40mm,便于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创面穿孔处进行堵塞,防止胃肠液气体进入腹腔,降低腹腔感染的几率;使胃肠进行扩张,在进行创面荷包缝合时视野清晰;同时,可以防止荷包缝合时金属夹的内倒,节省创面缝合的时间,缩短手术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连接件俯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连接件主视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连接件侧视示意图;
[0022]图中:1、气囊;2、气管;3、连接件;4、充放气阀;5、充气装置;6、限位件;401、第一连接口;402、第二连接口;403、放气按钮;501、套筒;502、耳板;503、充气柱;504、推杆;505、橡胶塞;506、推板;601、环形板;602、连接杆;603、转动座;604、转动杆;605、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包括气囊1、气管2和由注射器改装成的充气装置5;气管2的一端与气囊1固定连接,气管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与充气装置5连接;充气装置5包括桶状的套筒501,套筒501的一端密封,套筒501的另一端开口;套筒501密封的一端设有充气口,充气口设有空心柱状的充气柱503,充气柱503通过充气孔与套筒501内部连通;套筒501开口的一端设有耳板502,套筒501内部设有与套筒501内壁紧密连接的橡胶塞505,橡胶塞505上有推杆504,推杆504远离
橡胶塞505的一端设有推板506;推杆504上套设有限位件6。限位件6包括环形板601,环形板601的一侧关于圆心对称设有2组转动底座,每组转动底座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603;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603之间设有转动杆604进行转动连接,转动杆604上设有连接杆602,连接杆602远离环形板601的端部设有卡件605,卡件605与耳板502卡接,推杆504穿过环形板601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气管2的长度为180mm,气管2的内径为0.6mm。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长30mm。
[0025]通过本实施例,该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包括气囊1、气管2和充气装置5。气管2的一端与气囊1固定连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气囊1与气管2脱落,气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3,通过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囊(1)、气管(2)和由注射器改装成的充气装置(5);所述气管(2)的一端与气囊(1)固定连接,所述气管(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与充气装置(5)连接;所述充气装置(5)包括桶状的套筒(501),所述套筒(501)的一端密封,所述套筒(501)的另一端开口;所述套筒(501)密封的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有空心柱状的充气柱(503),所述充气柱(503)通过充气孔与套筒(501)内部连通;所述套筒(501)开口的一端设有耳板(502),所述套筒(501)内部设有与套筒(501)内壁紧密连接的橡胶塞(505),所述橡胶塞(505)上有推杆(504),所述推杆(504)远离橡胶塞(505)的一端设有推板(506);所述推杆(504)上套设有限位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堵漏防荷包缝合夹子内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6)包括环形板(601),所述环形板(601)的一侧关于圆心对称设有2组转动底座,每组转动底座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转动座(603);2个相对设置的所述转动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明侯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