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4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枢转安装于底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电流金属片和电压金属片;所述电压金属片由多个片体组成,所述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通过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限位机构和导向结构的配合,可以使极耳两侧受力均匀。力均匀。力均匀。

A lithium battery clamping mechanism with precise clampi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化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目前锂电池化成设备电池极耳压紧装置,特别是双头出极耳电池,极耳夹持方式多采用一托八铁片压合式,这种方式不能对电池实行单点控制化成,对每个电池化成数据无法记录,对每个电池极耳夹紧力不能保证一致性,也无法在后期追踪电池数据,且其采用二线制(只有电流输入的检测),无法准确采集电池信息,电池化成品质没有保障。同时因为夹紧力不能保持一致,容易造成极耳的一侧出现压痕,影响了后续的加工焊接等工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锂电池的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旨在改进现有的锂电池夹持机构的不足,使夹持机构可以使极耳两端均匀受力,减少极耳的损坏,且可以精确获取锂电池的化成数据,保证产品追踪。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枢转安装于底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电流金属片和电压金属片;所述电压金属片由多个片体组成,所述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所述底座还设有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预定的方向摆动,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摆幅,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弹性件通过转轴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施加相同的弹力,同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限位结构的阻挡下,使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处于基准的轴线位置,从而使夹持力度相同,避免了极耳两侧出现夹持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通过导向结构和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的配合,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开启更流程,在实际开夹时,相应的开夹设备直接拉动或推动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开夹,避免了勾挂极耳的问题,且开启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视角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视角二);
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
[0007]图中,1为底座,11为主体,12为侧板,101为第一挡部,102为第二挡部,21为第一夹持部,22为第二夹持部,211为安装部,3为导向槽,41为第一开夹销钉,42为第二开夹销钉,51为卡钩,52为定位柱,61为电流金属片,62为电压金属片,71为第一卡槽,72为第二卡槽,81为第一连接槽,82为第二连接槽,9为转轴,91为弹性件,100为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09]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0]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枢转安装于底座1的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所述电压金属片62由多个片体组成(可以实现多数据的检测),所述底座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9,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22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9上,所述转轴9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21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91,其中可以根据开夹设备的实际进行定义,即弹性件91可以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贴合,那么开夹设备即克服弹性件91的压力,使极耳松开;当弹性件91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贴合,则相反;所述底座1还设有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沿预定的方向摆动,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摆幅,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9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
[0012]在实际使用时弹性件91通过转轴9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施加相同的弹力,同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限位结构的阻挡下,使第一夹持部21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的前端处于基准的轴线100位置,从而使夹持力度相同,避免了极耳两侧出现夹
持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通过导向结构和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的配合,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开启更流程,在实际开夹时,相应的开夹设备直接拉动或推动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开夹,避免了勾挂极耳的问题,且开启更稳定。
[0013]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一体设置,例如设置凸块,当然也可以设置在转轴9的其中一侧,也是可以的,但是优选实施例中,错位设置开夹更为流畅,且可以减少对极耳的勾挂和受力更均匀。
[0014]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主体11以及从主体11两侧延伸的侧板12,所述转轴9设于两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设于两侧板12上。
[0015]具体地,所述两侧板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所述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用于分别限制第一夹持部21后端和第二夹持部22后端的摆幅。即所述限位结构,其中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将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设置于导向槽3的上下两侧,且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分别沿导向槽3的长度方向滑动,且分别与导向槽3的上下两端相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枢转安装于底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电流金属片和电压金属片;所述电压金属片由多个片体组成,所述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所述底座还设有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预定的方向摆动,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摆幅,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主体以及从主体两侧延伸的侧板,所述转轴设于两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设于两侧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所述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用于分别限制第一夹持部后端和第二夹持部后端的摆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凌伍歌颂严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锦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