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多角度式小动物辅助气管插管实验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3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32
一种控温多角度式小动物辅助气管插管实验操作台,目的是降低插管损伤及术中死亡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无影灯、操作台、弹性绳、立柱、金属底座、连接轴、控温装置、调节杆及铰链结构;无影灯包括灯头和灯身,灯头采用冷光源,灯头通过灯身底端固定在操作台上;灯身由可弯曲变形的管构成;操作台上装有固定小动物牙齿的高弹性绳,高弹性绳由位于小动物操作台两端的两个立柱固定;操作台采用平板型结构;控温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反馈调节仪、电热元件、三极管;热电偶通过温度反馈调节仪连接在三极管基极上,电热元件通过电池接在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池正极与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后通过电阻与温度反馈调节仪连接;控温装置装在操作台内部。台内部。台内部。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multi angle experimental console for small animal assisted tracheal intub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多角度式小动物辅助气管插管实验操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动物辅助气管插管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医学中通常采用小动物建模实验作为替代方法来研究人类某些疾病的病理机制及新药的研发,最常使用的小动物为大鼠、小鼠、裸鼠、豚鼠等。在对小动物进行开胸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在麻醉状态下呼吸道因产生分泌物而受堵导致缺氧死亡,呼吸机是必不可少的使用装置,用以辅助小动物呼吸。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使用呼吸机进行小动物气管插管的操作。常用的暴露气管插管法直接剪开气道插管损伤太大,盲插法同样也存在损伤动物气管口的问题而且成功率低,对手术建模结果造成影响。而且现有的气管插管的装置多为固定高度和固定角度,结构单一,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研究人员的最佳操作角度和视觉亮度,以及对一些小动物需进行控温操作的要求。而且小动物气管插管后还需立即连接呼吸机进行后续实验操作,现有的装置均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对小动物气管插管操作过程造成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功能小动物插管操作台,既能保证在小动物气管插管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害,同时也能保证实验人员方便的进行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动物气管插管操作的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管对小动物造成损伤、插管率低影响小动物健康的问题,并且使用控温操作解决了实验过程中小动物体温无法维持的问题,术中保持小动物体温的恒定将大大降低术中死亡率。
[0004]本技术包括无影灯、操作台、弹性绳、立柱、金属底座、连接轴、控温装置、调节杆及铰链结构;无影灯包括灯头和灯身,灯头采用冷光源,灯头通过灯身底端固定在操作台上;灯身由可弯曲变形的管构成;操作台上装有固定小动物牙齿的高弹性绳,高弹性绳由位于小动物操作台两端的两个立柱固定;操作台采用平板型结构;控温装置装在操作台内部,控温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反馈调节仪、电热元件、PNP型三极管;温度反馈调节仪包括温控开关I号和温控开关II号;热电偶通过温度反馈调节仪连接在三极管基极(b)上,电热元件通过电池接在三极管发射极(e)和集电极(c)之间,电池正极与三极管集电极(c)连接后通过电阻与温度反馈仪连接。
[0005]灯头采用冷光源,以防止烫伤操作人员和实验动物。灯头亮度可调,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下均可获得较佳的视觉亮度解决了操作台在昏暗环境中操作困难的问题。若操作环境亮度合适,灯头可以拆掉,防止造成操作不方便。灯头是可拆卸结构。灯身由可弯曲变形的管构成,优先选用波纹管。通过弯曲灯身可实现灯头与操作台之间的角度、高度的调节,实现了在操作不同体型的小动物时达到最佳的操作亮度。灯头的自由移动还可以实现对所操作区域进行局部增加亮度,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因光线被遮挡而影响视觉。
[0006]控温装置根据需要的小动物体温改变电热元件功率,自动调节操作台表面温度,从而实现对小动物进行控温操作,该设计解决了外界温度低于要求的操作温度时对小动物体温影响的问题,降低了小动物因体温下降而死亡的概率,同时也能够实现操作台在低温环境中的应用。
[0007]本技术可应用于需进行气管插管的小动物实验中,操作简单。连接电源后,冷光源和控温装置通过两个独立的开关控制,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冷光源和控温装置进行开关控制。研究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将操作台调整到合适的高度,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后连接呼吸机,放下操作台即可开始后续实验。针对需进行小动物气管插管的实验操作添加了实验操作所需的其他一些辅助功能,解决了辅助气管插管装置与小动物操作台分离、操作繁琐的问题,大大改善气管插管实验操作的便捷性,在操作台中加入温控装置,实时监测调整术中动物体温,自动反馈调节操作台温度,使术中动物体温维持正常,降低术中死亡率,将可拆卸冷光源和操作台连接起来,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外形结构图;
[0009]图2为操作台内部加热装置电路图;
[0010]图中:1.灯头,2.灯身,3.操作台,4.弹性绳,5.立柱,6.热电偶,7.温度反馈调节仪、8.金属底座,9.连接轴,10.调节杆,11.铰链结构,12.电热元件,13.三极管,14.温控开关,15.电池,16.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操作台3材质可为铁、铝等导热良好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足以支撑小动物的重量。温度调节仪7置于操作台3内部左上角位置,电热元件12置于操作台3的内部。实验过程中首先接通温度反馈调节仪7,由分布于操作台3表面的若干热电偶6(三根到多根不限)实时监测操作台与小动物接触位置处的温度,将温度传送到温度反馈调节仪7中,预先通过温度反馈调节仪7上的设置开关设定所需的温度,如图2所示,温度反馈调节仪7中设置两个温控开关,温控开关I号设置温度下限为35℃,将其与热电偶6a、6b连接,热电偶6a、6b用来监测小动物体温,当监测温度低于设置的温度时,温控开关I号连通;温控开关II号设置温度上限为39℃,将其与热电偶6c连接,用来监测操作台3的温度,若温度高于预先设置好的温度,温控开关自动断开。此设计可有效避免由于操作台温度过高对动物或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温控开关I号和II号号均连通时,通过PNP型三极管对电热元件12进行通电加热,使发热盘温度升高,在操作台3下方还铺有一层导热介质,在加热状态下可融化为液体,从而对操作台3进行均匀加热,当断电后随着温度下降自动凝固为固体。
[0012]操作台3与底座8在一端通过连接轴9相连接,操作台3可绕连接轴9实现自由转动,目的是调整操作台3与底座8之间的夹角,寻找最佳的插管操作位置。操作台3下端面远离连接轴9的另一边装有高度调节杆10,调节杆10通过铰链结构11装在操作台3的下端面,调节杆10可绕铰链结构11旋转实现对操作台3高度和坡度的调节,实现从不同角度对小动物进行操作,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操作台角度不能调整带来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底座8上有若干间距相等的凸起,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的操作高度和角度旋转调节杆10到所需位置,并通
过将调节杆10的下端卡入底座8对应的凸起间隙中实现对操作台3的固定,从而实现操作台角度可调,解决了现有装置操作台角度不能调整而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研究人员操作的问题。
[0013]弹性绳4材料可为乳胶丝或其他具有高弹性的材料。立柱材料可为硬度足够高能够绷紧高弹性绳4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立柱材料为硬度足够高能够绷紧高弹性绳4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小动物在进行气管插管时通常会固定其牙齿,将其上颌部固定,随后只要将小动物舌头向外牵拉抬起便可清晰看见气管。使用高弹性绳固定小鼠的牙齿避免了用其他硬质材料固定时过紧对小动物造成损伤以及过松固定不牢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多角度式小动物辅助气管插管实验操作台,其特征是包括无影灯、操作台、弹性绳、立柱、金属底座、连接轴、控温装置、调节杆及铰链结构;无影灯包括灯头和灯身,灯头采用冷光源,灯头通过灯身底端固定在操作台上;灯身由可弯曲变形的管构成;操作台上装有固定小动物牙齿的高弹性绳,高弹性绳由位于小动物操作台两端的两个立柱固定;操作台采用平板型结构;控温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反馈调节仪、电热元件、PNP型三极管;温度反馈调节仪包括温控开关I号和温控开关II号;热电偶通过温度反馈调节仪连接在三极管基极(b)上,电热元件通过电池接在三极管发射极(e)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楠孙萌金淑秀李耀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