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65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实验台板、四肢固定环和牙齿固定环,在实验台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大鼠的容纳槽,在容纳槽靠近牙齿固定环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固定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实验台板上并位于容纳槽两侧的定位杆,两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悬空设置,并可相互靠近移动以分别插入大鼠耳道内,为大鼠头部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头部固定组件提高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大鼠头部的移动,避免了因大鼠头部固定不稳而影响颈部手术的操作,并且在定位杆的作用下,大鼠颈部能够最大程度的拉直,充分暴露颈部,增加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大鼠头颈部实验手术中,必须有很好的头颈部固定效果和手术视野,才能保证实验成功率,这就要求在大鼠头颈部手术时,固定定位准确,稳固的固定头颈部及暴露手术操作范围,从而保证手术操作成功率。公告号为CN20797980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实验鼠仰卧式体位的手术台,该手术台在台体的上表面设置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可以有效地匹配实验鼠凸起的背部躯干与头部,使得实验鼠更容易摆正,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避免了因实验鼠的固定不稳定而影响操作的精准性。虽然上述手术台通过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可以有效地匹配实验鼠凸起的背部躯干与头部,使得实验鼠更容易摆正,但是需要对实验鼠颈部进行手术时,头部定位不够准确,固定不够稳定,并且不能充分暴露手术操作范围,不便于对颈部进行手术,影响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暴露手术操作范围,方便对大鼠颈部进行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实验台板、四肢固定环和牙齿固定环,在所述实验台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大鼠的容纳槽,在该试验台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实验台板的垫块,在所述容纳槽靠近牙齿固定环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实验台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两侧的定位杆,两所述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悬空设置,并可相互靠近移动以分别插入大鼠耳道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承托大鼠头部的托板,所述托板一端固定在实验台板靠近牙齿固定环的一端,该托板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定位杆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定位杆保持一定距离,其靠近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高度低于该定位杆的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托板向靠近所述定位杆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弧形板状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托板靠近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具有防止损伤大鼠头部的防损伤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损伤部由靠近定位杆的一端向下卷圆形成。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托板靠近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端头包覆有具有弹性的防损套形成所述防损伤部。
[0010]进一步地,在两所述的定位杆插入大鼠耳道内的一端外侧均套装有锥形套。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杆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实验台板上,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螺
纹孔,该定位杆上具有适配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锥形套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手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垫块上均通过调节螺杆连接有支脚,所述调节螺杆上端与垫块螺纹连接,下端与支脚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1. 本技术通过设计头部固定组件,提高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大鼠头部的移动,避免了因大鼠头部固定不稳而影响颈部手术的操作,并且在定位杆的作用下,大鼠颈部能够最大程度的拉直,充分暴露颈部,增加手术视野,便于找到颈部血管,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0015]2.本技术头通过定位杆的旋进插入大鼠耳道内,为大鼠头部定位,使大鼠颈部最大程度的拉直,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制作,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0016]3.本技术的定位杆插入大鼠耳道的一端设计有锥形套,便于插入大鼠耳道内的同时保护大鼠耳道,还具有防滑的作用,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滑动造成的大鼠头部产生位移,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的现象出现;
[0017]4.本技术通过设计承托大鼠头部的托板,防止手术过程中,大鼠头部没有支托而出现过度牵拉的现象,并且托板设计为向下倾斜的弧形,与大鼠头部更易贴附;
[0018]5.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制作,能够提高实验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0022]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意义为:100、实验台板;200、四肢固定环;300、牙齿固定环;400、仿形孔,410、头部容纳区,420、身体容纳区;500、头部固定组件,510、定位杆,511、锥形套,512、转动手轮,520、托板,521、防损伤部;600、容纳槽,610、支撑板;700、垫块;800、螺纹调节杆;900、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4]下面参照附图1和图2详细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
[0025]本技术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和2所示,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实验台板100、四肢固定环200和牙齿固定环300,在实验台板1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大鼠的容纳槽600,容纳槽600的设置便于放置大鼠,在该试验台板10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实验台板100的垫块700,便于保证实验台板100的稳定性,在容纳槽600靠近牙齿固定环300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固定组件5;头部固定组件5包括两相对设
置在实验台板100上并位于容纳槽600两侧的定位杆510,两定位杆510相互靠近的一端悬空设置,并可相互靠近移动以分别插入大鼠耳道内。使用本技术的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对大鼠进行实验时,首先将大鼠放置于容纳槽600内,根据需要可将大鼠采用俯卧位或者仰卧位,大鼠四肢通过绑绳分别捆绑在四肢固定环200,并将绑绳系在大鼠牙齿上后,绑在牙齿固定环300上。虽然通过牙齿固定环200能够对大鼠的头部进行固定和牵拉,能够使大鼠颈部裸露出来,但是手术视野不够开阔,增加了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成功率,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大鼠头部容易左右移动,头部固定不稳,更加影响手术的操作。本实用新通过增加头部固定组件提高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大鼠头部的移动,降低了手术的难度,避免了因大鼠头部不稳定而影响颈部手术的操作,并且在定位杆的作用下,大鼠颈部能够充分暴露,增加手术视野,便于找到血管,降低手术难度的同时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并且通过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杆510插入大鼠耳道内为大鼠头部定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制作。实验台板100可采用木板或者采用耐酸碱的塑料材质制成,当采用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实验台板、四肢固定环和牙齿固定环,在所述实验台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大鼠的容纳槽,在该实验台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实验台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槽靠近牙齿固定环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实验台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两侧的定位杆,两所述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悬空设置,并可相互靠近移动以分别插入大鼠耳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承托大鼠头部的托板,所述托板一端固定在实验台板靠近牙齿固定环的一端,该托板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定位杆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定位杆保持一定距离,其靠近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高度低于该定位杆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向靠近所述定位杆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弧形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头颈部俯、仰卧位手术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敏贾丹辉胡香杰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