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玉涛专利>正文

剥离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工具,特别公开了一种剥离针刀。一种剥离针刀,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刀体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软套管的外围设有固定板。所述软套管外游离有一与软套管尾部相适配的内堵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埋线、针刺、针刀、药物封闭的多重刺激效应,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剥离针刀
技术介绍
目前针刀疗法已广泛应用,针刀用于对粘连、挛缩、肥厚的软组织或骨性结构进行划切、削铲、松解、剥离等;传统的埋线疗法是羊肠线固定穴位里,以起到长时间刺激穴位的目的。目前的各种治疗器械功能比较单一,手术过程繁琐,容易造成软组织和血管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剥离针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剥离针刀,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刀体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软套管的外围设有固定板。本专利技术的剥离针刀,所述软套管外游离有一与软套管尾部相适配的内堵帽。本专利技术把小针刀、封闭、水针、埋线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除单一的治疗模式小针刀治病机理是剥离粘连,舒畅气血,松解肌肉,镇痉止痛,再以病灶处封闭,既防止感染,又可减少渗出、防止粘连,达到止痛目的,二者合用,以倍增疗效。传统的埋线疗法是羊肠线固定穴位里,以起到长时间刺激穴位的目的,我们遵循这一原理,将软套管留置皮下,通过经络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阴阳平衡,自然平稳,而达“通则不痛”的止痛目的。从现代医学分析,套管作为一种非吸收导体埋入穴位,能持续刺激穴位的感受器,形成一种持久的非特异性的刺激冲动。众所周知,埋线一次相当于多次针灸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埋线、针刺、针刀、药物封闭的多重刺激效应,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图中,1刀体,2软套管,3固定板,4把手,5内堵帽。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1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4,刀体1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2,套管外径1.6毫米,长度51毫米,软套管2的外围设有固定板3;软套管2外游离有一与软套管2尾部相适配的内堵帽5,用刀体1的前端不锈钢刀剥离粘连,支撑软套管2浅置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用把手4拔出刀体1,通过软套管2推加药物,然后把内堵帽5堵在软套管2尾部,防止出血或溢液。权利要求1.一种剥离针刀,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1)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2),软套管(2)的外围设有固定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套管(2)外游离有一与软套管(2)尾部相适配的内堵帽(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工具,特别公开了一种剥离针刀。一种剥离针刀,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刀体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软套管的外围设有固定板。所述软套管外游离有一与软套管尾部相适配的内堵帽。本专利技术具有埋线、针刺、针刀、药物封闭的多重刺激效应,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B17/00GK1961835SQ20061007027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申玉涛 申请人:申玉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离针刀,包括前端带有不锈钢刀的刀体(1)和位于其末端的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的外围套有作为留置软管的软套管(2),软套管(2)的外围设有固定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申玉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