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取下小直径毛发植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9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取下小直径毛发植体的装置,其包括便携式切割工具(1),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包括:工具支承主体(2),具有中空轴向部(4)的圆柱形工具,用以被插入直径在0.7mm至2mm范围内的中空针管(5,17,25);电机,用以驱动所述针管(5,17,25)相对于所述主体(2)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植体储存器(9,18,22),其与主体(2)连接并提供有与中空针管(5,17,25)的后端部附近相连的植体入口(10,19)以及与植体吸取装置相连的吸取口(13,20),植体吸取装置被设置成使植体借助于所述植体的吸取通过针管(5,17,25)能够直接进入储存器(9,18,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取下(收取)小毛发植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特别地讲,本专利技术被应用于对秃顶进行的外科处理过程中,其中在同一个体上,将头发(毛发)、包括发根从头皮的一部分,例如边缘(通常头发很多),移植到光秃区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已经熟悉了所谓的皮瓣切取术(stripmethod),其包括从某一区域,例如边缘,切割一条或多条皮肤,然后提取出这些皮肤条以清楚地分开每株头发,将这些皮肤条切成片段,即所谓的植体,最后将这些植体移植到先前处理准备好的光秃区域。这个方法具有几个缺点。首先,移植前,需要执行很多步骤,包括苛氧处理(fastidous handling)并需要很长手术时间。另外,本方法使得患者很痛苦,而且皮肤带被切除的区域永远不能再恢复其正常的外表,因为切除留下了15至20cm长的疤痕。我们还熟悉了所谓的打孔技术(punch technique),其包括切割和取下小直径的圆柱形皮肤片段,也被称为植体,典型地大约0.7mm至2mm,每个片段包括1至2株头发(显微移植单位)或3至5株头发(微小移植单位),然后将这些植体再植入先前准备好的接收部位,每次植入一个植体。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对相关个体不会失效,且小直径的被取下植体可以使皮肤很快愈合。要使用这种办法,从文献FR-A-2 696 334中我们熟悉了一种包括便携式切割器械的移植装置,这种便携式切割器械包括工具支承主体,旋转圆柱形工具,其由被称为冲头的中空针管形成,以及借助于所述植体通过针管的抽吸而取下植体的装置。而且,该装置包括便携式植体植入装置,其包括本体,植体中间储存器,中空再植入针管和将植体从中间储存器通过中空再植入针管引入头皮中的装置。在该装置中,植体中间储存器是植入器械的整体部件,这意味着每个植体,一旦被切割下来,不但要经过切割器械,还要经过连接切割器械和植入装置的管道,因此出现了很多缺点。首先,植体阻塞所述管道的危险性很高,因为管道相当长。另外,植体在管道内的流动可能会引起植体的变化,因为植体包括有机物质并且,使得植体很易碎。而且,储存器位于植入装置内部的事实阻止了手术医生在将植体植入患者秃顶区域前正确地看到植体并进而评估它的质量。另外,取下和植入的同时要求手术医生之间非常好的合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取下(收取)小血管植体的装置,其中植体储存器与便携式切割器械的主体是一体的,这不但避免了阻塞管道的危险,还避免了植体在被切下后发生变化的危险。另外,因为储存器被置于内针管的端部和吸取装置之间,因此增加了所述植体的吸取效率。因此,这种设置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被植入植体的质量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植体被取下的速度方面。为了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取下小毛发植体的装置,其包括便携式切割器械,所述切割器械包括-工具支承主体;-圆柱形工具,具有中空轴向部,以使直径在0.7mm至2mm范围内的中空针管能够插入;-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针管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体一体的植体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包括与中空针管的后端部附近相连的植体进口和与植体吸取装置相连的抽吸开口,由于所述吸取装置的设置,可允许植体借助于所述植体通过针管的吸取直接到达储存器。根据一种设计,工具支承主体大致为圆柱形手持件。根据另一设计,工具支承主体是手持件,例如反角手持件。本设计提供了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这样的手持件可以由当前使用的、尤其在牙科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制作而成,因而是商业供应的。另外,为插入针管预设的中空轴向部和植体由于吸取而通过针管的通道也可以被制做成独立于所述储存器的形式。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势将在下面关于附图的介绍中体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根据第一设计的装置的纵向截面;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根据第二设计的装置的纵向截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根据第三设计的装置的纵向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被设计用于取下小毛发植体。所谓小,我们指的是直径在约0.7mm至约2mm之间的范围内。在下面的介绍中,“前”指装置用于和植体被取下的患者皮肤接触的一侧。而“后”则指相反的一侧。“纵向”指装置的前侧至后侧方向,而“横向”则指垂直方向。下面参照图1描述本装置的第一设计。根据本设计,便携式切割器械1包括工具支承主体2,其形成为大致圆柱形手持件,其中沿中心纵向轴线X设置有圆柱形工具,该工具包括具有中空轴向部4的电机3。本工具被构造成能够在其中空轴向部4中插入圆柱形的、直径在0.7mm至2mm范围内的中空金属直线针管5,以使植体可以在所述针管内流动。在毛发移植领域中,此针管5通常被成为“冲头”。针管5被安装成可被电机4驱动,以相对于所述主体2的轴线旋转。针管5通过设置于主体2的前侧外部的链环6被保持在中空轴向部4内。针管5的前端7超出主体2几厘米。所述前端7提供有成斜角的切割用圆形刀刃8,以允许切割植体。装置还包括植体储存器9,其与主体2为一体,由大致圆柱形瓶形成。储存器9包括植体进口10,其通过连接器12与针管5的后端部附近连接。在本设计中,本连接器12为储存器9的整体部件。但是,连接器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储存器9包括抽吸开口13,其与吸取装置相连,所述抽吸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引导植体直接到达储存器9。每块植体,一旦被切下,即通过针管5、然后通过连接器12的中心轴向部被吸取。根据本设计,植体入口10和抽吸开口13被相反设置,因此增强了所述植体吸取的效率。根据另一设计,如图2所示,工具支承主体2为反角手持件(contra-angle handpiece)类型的手持件。这种手持件包括手柄14,颈部15,被插有中空针管17的头部16。使用这种在头部16包括中空中心轴向部的反角手持件的优势在于可以给予手术医生更广阔的视野,以看到每块植体的取下区域。事实上,可见性不会被手持件的颈部15和手柄14挡住,因为它们与头部16形成一个角度,以及,另外头部的尺寸相对较小,以使驱动针管17的电机位于手持件的手柄14内。相应的储存器18被连接于针管17的后端部附近,所述后端部大致出现在植体进口19的中心。因此,每块植体,一旦被切下,在被吸取流通过针管17后直接进入储存器18。吸取开口20位于储存器18的侧壁21上。根据第三设计,如图3所示,储存器22通过柔性缆(管)23而与主体2构成一体,所述柔性缆的长度不超过主体2的长度,因为柔性缆23被连接于中空针管25的后端部24上。本装置被提供有反角手持件类型的手持件,与关于第二设计中介绍的类似。本装置的优势在于,对于手术医生来说,进一步提高了收取每块植体的区域的可见性,因为储存器22被置于距离手持件头部一定距离的地方,而且不需要太远,以保持装置的方便的操作性。另外,根据这一实现,不需要具有被调整为其头部大小的储存器,如图2中所示。还可以,例如,考虑大小大于图2中所示的储存器大小的储存器22,以能够接收更多数目的植体。另外,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针管17、27都很短,这就提供了能够更好吸取的优势,尤其对于小的植体,和更好的同轴性以能更好地切割。根据特定的设计,主体2上的储存器9、18、22通过已知类型的气密性连接装置而被做成整体式,尤其避免了可能危害植体吸取的气体的进入。而且,针管5、17、25可以相对于主体2拆下,方便了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取下小毛发植体的装置,其包括便携式切割器械(1),所述切割器械包括:-工具支承主体(2)-圆柱形工具,其具有中空轴向部(4),以使直径在0.7mm至2mm范围内的中空针管(5,17,25)可插入其中;-电机( 3),其适于驱动所述针管(5,17,25)相对于所述主体(2)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体(2)一体的植体储存器(9,18,22),所述储存器(9,18,22)包括连接于中空针管(5,17,25)后端部的植体进口(10 ,19)和与植体吸取装置相连的吸取开口(13,20),所述吸取装置被构造成使得植体可借助于所述植体的吸取通过针管(5,17,25)而直接到达储存器(9,18,2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兰科尔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凯玛特医疗仪器推广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