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交通时空图分辨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交通时空图分辨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时空图,是交通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之一。绘制交通时空图的关键在于测量对应于每个时空网格的速度。时空图网格划分粒度越小,分辨率越高,越能够展示详细的道路流量变化。理想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100%高保真车辆轨迹来准确计算网格的速度。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并不能支持采集如此广泛的100%高保真车辆轨迹数据,进而也无法支撑获得精细化、高分辨率的交通时空图。此外,在实时交通系统中,5min是常用的信息发布时间间隔。因而,为了获得特定时空网格中的详细交通速度,通常需要通过交通状态估计来补充日常的采样数据。
[0003]通过检索现有的专利和论文,发现大多研究都是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来提高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鲜有提高交通时空图分辨率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提高水下图像分辨率方法》(CN114037843A,2022
‑
02
‑
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交通时空图分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数据,画出原始交通时空图;步骤2:网格化划分原始交通时空图,将所采集数据按网格投影,计算各网格平均速度;步骤3:进一步精细化划分网格,构建细粒度网格速度预测模型;步骤4:利用细粒度网格速度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生成高分辨率交通时空图;步骤2中网格划分的形状为均匀等大的正方形i,尺寸分别为:15s
×
25m、30s
×
50m、60s
×
100m、120s
×
200m和240s
×
400m;中心网格i的8个邻近细胞分别为UL(左上)、Up(正上)、UR(右上)、Lf(正左)、Rt(正右)、LL(左下)、Lw(正下)、LR(右下);步骤2中将所采集数据按网格投影并计算各网格平均速度,是指根据各车辆经度、纬度及时间坐标与网格范围坐标,进行投影;所述网格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为:其中x为某网格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n表示某网格内轨迹点的数量,单位为个;v
p
表示第p个轨迹点的瞬时速度,单位为km/h;网格i的平均速度表示为x
i
;步骤3中构建细粒度网格速度预测模型需要构建模型训练样本,根据其交通状态划分为自由流样本和拥堵样本;通过判别网格i的速度值来确定交通状态k,选取速度判别阈值为60km/h;当网格i的平均速度大于60km/h时,为自由流(ff),否则为拥堵(cg);步骤3中构建细粒度网格速度预测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p
jk
,同时获得常数ε
jk
;模型为;模型为其中为网格i中子网格j的估计速度,单位为km/h;p
jk
为模型参数,其中,分别为网格i、LL、LW、LR、Rt、UR、Up、UL、Lf的回归常数;x为网格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x=[x
i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正冰,张园梦,顾欣,贾宁,凌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