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头组件和充电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13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枪头组件和充电枪,其中,该枪头组件包括液冷枪头、后盖以及两个功率端子,所述液冷枪头设有多个容纳孔。所述后盖与所述液冷枪头连接,并分别开设两个具有开口的第一卡接槽。两个功率端子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开口处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功率端子朝向所述液冷枪头的一端插接于相应的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功率端子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液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方便充电枪内部组件的装配。方便充电枪内部组件的装配。方便充电枪内部组件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枪头组件和充电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枪
,特别涉及一种枪头组件和充电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而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配套设备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充电枪或充电座的充电端子、及线缆导体会因自身电阻而引起发热,尤其是在充电端子与充电插套的插接处、以及充电端子与线缆导体的压接处发热严重。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1、温度过高会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人员烧伤烫伤,甚至车辆起火燃烧等事故;2、温度过高使得充电功率受限,充电功率越大,发热就越严重,若充电功率过小,又会导致充电时间过长,造成用户时间成本,充电运营商土地成本的浪费,也会影响用户体验;3、温度过高会降低液冷端子的使用寿命,带来过高的维护成本。仅仅依靠外部壳体的自然散热很难实现有效降温,需要依靠特定的冷却结构对充电端子进行降温。
[0003]现有技术中,对充电枪内部的充电端子进行冷却所应用的冷却结构往往非常复杂,不仅冷却效果欠佳,而且装配难度较大。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枪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枪头,设有多个容纳孔;后盖,与所述液冷枪头连接,并分别开设两个具有开口的第一卡接槽;两个功率端子,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开口处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功率端子朝向所述液冷枪头的一端插接于相应的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功率端子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液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枪头一端开设容纳槽,所述容纳孔开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后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枪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固定孔,所述后盖对应开设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后盖紧固于所述容纳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端子包括:插针壳体,开设有第一容腔以及与第一容腔连通的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管,设于所述进液口,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出液管,设于所述出液口,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以及插针内芯,包括插接部和接线部,所述插接部具有一端敞口的第二容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进液孔与出液孔,所述插接部自所述出液口插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针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均与所述第二容腔,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所述接线部延伸出所述插针壳体,并容纳于所述出液管内,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出液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冷却液流通,实现形成冷却液自所述进液管、所述液流通道及所述出液管的流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枪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外周面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连接于所述插针壳体内壁,所述插针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林肖飞徐文军杨腾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