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13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该结构能够捕获受到旋转离心力作用的水滴,实现汽水分离的效果。或者配合带有径向沟槽的动叶片提升其分离效率。在捕水环入口处设计有梳齿结构,将开式腔室变为半开式腔室,能够在完成汽水分离的同时有效减少蒸汽的吸入,不影响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气动性能从而减小能量损失。梳齿结构孔口处的引水槽与汽缸底部捕水环处的腔室连接槽配合将分离出的水排至腔室,防止其返回主流之中。该结构能除去蒸汽中的水分,并且改善了传统捕水环结构对汽轮机级气动性能的影响,一方面有效缓解汽轮机部件受到的水蚀损伤,另一方面提高汽轮机级的气动效率。机级的气动效率。机级的气动效率。

A semi open chamber structure water catching ring used in steam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

技术介绍

[0002]全球电力市场需求高涨,汽轮机这一广泛应用于能源产业的动力机械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主力发电机组是超临界、超超临界的火电汽轮机和百万级的核电汽轮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轮机的设计、材料和制作工艺方面都在不断发展。目前汽轮机有着高参数、大容量和高热经济性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汽轮机组必然采用越来越长的叶片。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液滴与旋转动叶片的碰撞,而叶片的加长使得液固撞击时的相对速度变大,叶片受到的损伤也愈发严重,这也使得汽轮机的水蚀问题成为近年来有价值的研究热点问题。
[0003]在汽轮机中,水蚀发生与级的几何参数、气动参数以及热力学参数息息相关,所以水蚀问题也就变得十分复杂。现有的材料水蚀损伤理论及模型还不够完整成熟,目前存在理论认为在高速液固撞击时会产生速度远高于撞击速度的侧向射流,射流的剪切应力造成材料破坏并失效。但就水蚀损伤机理研究而言,现有的理论仅仅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水环(4),其设置在静叶片(2)与动叶片(3)之间的位置,并沿周向整圈开设于汽缸(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其特征在于,动叶片(3)上开有沿径向分布的沟槽,用于将附着到动叶片(3)上的水分离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其特征在于,沟槽沿径向分布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的半开式腔室结构捕水环,其特征在于,在捕水环(4)入口处设置有梳齿结构(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慧陈子峰张荻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