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屏柜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67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屏柜锁,其中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包括把手、锁体以及设置在锁体内的连接部、电路模块和解闭锁组件;解闭锁组件设置有传感器、电机、开锁扣弹性件和锁舌弹性件,电机设置有凸轮;采用开锁扣弹性件和锁舌弹性件的相互止挡的原理,并利用多处逐级递增的凸点凸轮可加速驱动把手的转动,有效减小解锁的功耗,并提高开锁的响应时间及用户的使用体验。采用该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的屏柜锁,可实现一个手持终端即可完成屏柜锁的开闭锁动作,避免了使用锁具专用供电器的麻烦;并且该类锁具产品的结构体积更小,能有效兼容现有市面上通讯机柜或屏柜锁具的所有尺寸,锁具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锁具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锁具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屏柜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特别涉及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具有其的屏柜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屏柜锁是基于蓝牙技术的锁具,分为在线和非在线两种智能屏柜锁。在线的蓝牙智能屏柜锁,可以获取在线的蓝牙智能屏柜锁的锁具的开闭状态,而非在线的蓝牙智能屏柜锁则不具备此功能。在线的蓝牙智能屏柜锁通常需要内置电池,但是锁具内置电池一般仅用于获取锁具状态时的用电。这主要是因为通常开锁所需电能的功耗较大,而且锁具内置的电池也受到锁具本省体积的限制,为了提升锁具的使用寿命要求,锁具内置的电池体积和能量一般不宜过大。所以在开锁时,通常需要使用额外的专用锁具供电器配合手持终端联合进行开锁操作。先将手持终端和专用锁具供电器进行通讯,再将专用锁具供电器和锁具进行通讯,这种解锁方式需要两只手分别持有一个设备,非常不方便,如此操作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在北方的低温地区使用时,采用该种操作方式进行开锁的可靠性较低,以及锁具的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会更为显著。同时该类屏柜锁的开锁结构一般较为复杂,锁需要的开锁功耗也较大。
[0003]另外目前无线供电普遍存在着供电功耗较低,提供的电能所转换的力矩也十分有限。从而针对该类机电开锁原理的锁具结构的设计要求较高。因此这类锁具产品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屏柜锁具的产品开发上,因开锁的力矩过小,开锁的行程或开锁的力量不够导致开锁失败,从而该类锁具产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使用。该类锁具产品有的为了解决开锁的力矩、锁具的使用寿命或者开锁的功耗等问题,通常会采用减小锁具在开锁过程中所使用的弹簧等方式来实现,然而却发现该类锁具产品非常容易自动打开或者是把手的弹出不够明显,该类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佳,同时该类锁具产品的安全性也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具有其的屏柜锁,克服了无线供电功耗低的问题,使得屏柜锁更加稳定可靠。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包括把手、锁体以及设置在锁体内的连接部、电路模块和解闭锁组件;锁体的头端设置有安装孔,连接部通过圆盘与安装孔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连接部可在锁体内周向转动;锁体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容纳部,电路模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部内,如此设置可将电路模块集成设置在锁体内;锁体的尾端附近设置有第二容纳部,解闭锁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部内,如此设置可将解闭锁组件集成设置在锁体内;第二容纳部设置有锁孔和锁杆;解闭锁组件设置有传感器、电机、开锁扣弹性件和锁舌弹性件;开锁扣弹性件驱动锁舌弹性件的转动,锁舌弹性件的转动驱动把手的转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凸轮;在把手处于闭锁状态时,锁舌弹性件止挡把手的运动,开锁扣弹性件止挡锁舌弹性件的运动,开锁扣弹性件分别与凸轮和锁杆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
通过开锁扣弹性件自身往逆时针的弹性回复力止挡住锁舌弹性件,从而止挡把手的运动,同时,通过电气或机械解锁时,凸轮或锁杆可驱动开锁扣弹性件顺时针转动,由于锁舌弹性件自身往顺时针的弹性回复力,当锁舌弹性件顺时针转动时,可解除对把手的止挡,从而实现把手的解锁;在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锁舌弹性件止挡开锁扣弹性件的运动,开锁扣弹性件与传感器抵触连接;如此设置,锁舌弹性件自身弹性顺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可止挡住开锁扣弹性件,同时开锁扣弹性件抵触连接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到解锁信号。
[0006]优选地,开锁扣弹性件设置有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一扭簧;开锁扣弹性件通过第一扭簧连接于第二容纳部内;第三杆设置有第一阶和第二阶;在把手处于闭锁状态时,第一杆与凸轮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确保在通过电气解锁时,电机的凸轮能驱动开锁扣弹性件转动;第二杆与锁杆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确保在通过机械解锁时,锁杆能驱动开锁扣弹性件转动;第一阶与锁舌弹性件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确保开锁扣弹性件能止挡锁舌弹性件的转动;在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杆与传感器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确保在解锁状态时,开锁扣弹性件能触碰传感器;第二阶与锁舌弹性件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可确保锁舌弹性件能止挡开锁扣弹性件的转动。
[0007]优选地,把手的端部附近设置有把手孔;锁舌弹性件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锁舌弹性件通过第二扭簧连接于第二容纳部内,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二容纳部内的锁舌弹性件在无外力驱动时具备往顺时针的弹性回复力;在把手处于闭锁状态时,第一突起与把手的端部抵触连接,第二突起穿设于把手孔,第三突起与开锁扣弹性件抵触连接;如此设置,开锁扣弹性件可止挡住锁舌弹性件的转动,从而止挡把手的运动。
[0008]优选地,圆盘包括圆孔以及插设于圆孔的销钉,销钉上套设有第三扭簧,把手的头端通过第三扭簧连接于销钉;如此设置由于第三扭簧的弹性回复力,把手具有远离锁体并张开的弹力。
[0009]优选地,凸轮设置有至少一处凸点;如此设置的多处逐级递增的凸点,可逐级推动开锁扣弹性件顺时针转动,有利于电气解锁把手的快速相应,以及充分利用电机驱动凸轮转动的能量,从而减小能耗。
[0010]优选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盖板,锁孔穿设盖板并连接于锁体内,通过设置盖板可确保锁体的安全性。
[0011]优选地,锁体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套设于连接部,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可保护连接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确保机电双开解锁机构的解闭锁安全性;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容纳部,通过设置第二壳体可保护第一容纳部内的电路模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确保机电双开解锁机构的解闭锁安全性;第三壳体盖设于第二容纳部,通过设置第三壳体可保护第二容纳部的解闭锁组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确保机电双开解锁机构的解闭锁安全性。
[0012]优选地,电路模块与相匹配的手持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手持终端的供电与通信,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用于向电机供电,以控制开锁扣弹性件。
[0013]优选地,电路模块还设置有NFC通信电路和NFC能量管理模块的电路,手持终端为具有NFC功能的电脑、手机或智能手环。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屏柜锁,包括天地杆和上述的机电双开解锁机构,连接部与天地杆连接,连接部的转动可驱动天地杆移动,从而机电双开解锁结构可驱动屏柜锁的闭锁
或解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及屏柜锁,采用开锁扣弹性件和锁舌弹性件的相互止挡的原理,并在电机旋转过程中,利用多处逐级递增的凸点凸轮可加速驱动开锁扣弹性件的转动,并有效减小解锁的功耗,可大大提高把手解锁的响应时间及用户的使用体验;采用此结构的屏柜锁,利用机械或电气方式驱动开锁扣弹性件的转动,进而解除锁舌弹性件对把手的限制后,人力转动把手即可对屏柜锁进行解锁,实现了一个手持终端即可完成屏柜锁的开闭锁动作,避免了使用锁具专用供电器的麻烦;采用该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的屏柜锁,锁具的结构体积更小,能有效兼容现有市面上通讯机柜或屏柜锁具的所有尺寸,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包括把手、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锁体内的连接部、电路模块和解闭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头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通过圆盘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把手通过所述圆盘与连接部连接;所述锁体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容纳部以及尾端附近设置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电路模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部内,所述解闭锁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锁孔和锁杆;所述解闭锁组件设置有传感器、电机、开锁扣弹性件和锁舌弹性件;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凸轮;在所述把手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锁舌弹性件止挡所述把手的运动,所述开锁扣弹性件止挡所述锁舌弹性件的运动,所述开锁扣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凸轮和锁杆抵触连接;在所述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舌弹性件止挡所述开锁扣弹性件的运动,所述开锁扣弹性件与所述传感器抵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扣弹性件设置有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一扭簧;所述开锁扣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扭簧连接于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三杆设置有第一阶和第二阶;在所述把手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凸轮抵触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锁杆抵触连接,所述第一阶与所述锁舌弹性件抵触连接;在所述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杆与所述传感器抵触连接,所述第二阶与所述锁舌弹性件抵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双开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端部附近设置有把手孔;所述锁舌弹性件设置有第二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雄方盛许志澄卢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平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