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45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47
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两个密封圈,密封圈由钢骨架和弹性密封件构成,弹性密封件在其径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承内圈接触进行容置腔封堵的密封唇,径向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凸起,密封凸起呈向外延伸端不断缩小的锥状结构,且多个密封凸起左右间隔且平行设置,在轴承外圈上还设置有多个密封槽,该密封槽能够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凸起进行一一对应配合装卡,相配合的密封槽和密封凸起之间呈间隙配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轴承密封结构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适配性强,在宽温范围内使用不会出现密封圈密封失效或脱落,能够有效保证轴承工作时密封可靠性的轴承密封结构,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的说是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密封轴承的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松动,导致密封不严、掉盖。尤其在高低温宽温、振动大等使用环境下,更易出现密封圈的密封失效、甚至脱落等异常现象,从而影响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224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密封轴承,保持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径向外径与外圈密封槽卡接安装是靠其密封圈的变形保证,在高低温宽温、振动大的环境下,其密封圈的变形增大或减小,影响两者安装的牢固性,运行的可靠性,进而影响轴承性能。
[0003]因此,如何保证在此工况下密封轴承密封不失效、密封圈不脱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于高低温工作环境下适配性强,在宽温范围内使用不会出现密封圈密封失效或脱落,能够有效保证轴承工作时密封可靠性的轴承密封结构,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左右对称设置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并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一起围构成了一个中空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中心处通过保持架固定支撑有钢球,所述的密封圈由钢骨架和包覆在钢骨架外侧的弹性密封件构成,所述的弹性密封件在其径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承内圈接触进行容置腔封堵的密封唇,径向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凸起,所述的密封凸起呈向外延伸端不断缩小的锥状结构,且多个密封凸起左右间隔且平行设置,在轴承外圈上还设置有多个密封槽,该密封槽能够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凸起进行一一对应配合装卡,相配合的密封槽和密封凸起之间呈间隙配合状态,且该间隙配合状态满足以下公式要求:D1‑
a>D0>D2+b,其中,a=(D0×
γ1-D1×
γ2)
×
Δt1;b=(D0×
γ1-D2×
γ2)
×
Δt2;D1为密封槽距离轴承内圈外径的最大距离;D2为密封槽距离轴承内圈外径的最小距离;D0为室温25℃时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γ1为弹性密封件的热线胀系数;γ2为钢的热线胀系数;Δt1为轴承密封结构于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工作温度与25℃室温之间的温度差;Δt2为轴承密封结构于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工作温度与25℃室温之间的温度差。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件302上密封唇302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密封唇3021在弹性密封件的一端左右对称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件302上的多个密封凸起3022左右均匀间隔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密封件302为橡胶材质。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件302上密封凸起3022的个数为三个。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轴承密封结构在密封圈上设置了至少2个等间距的密封凸起,该密封凸起与轴承外圈上的密封槽配合时留一定间隙,保证了轴承于高温环境下运转时配合结构之间有间隙,同时还保证了轴承于低温环境下运转时配合结构之间密封圈中密封凸起的外径大于密封槽的内径,从而不会出现密封圈的密封失效和脱落,有效提升了轴承工作时密封的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密封结构中,至少2个密封凸起与密封槽装配安装后,增强了牢固性,且宽温下密封圈自身未产生变形,因此,在振动环境中工作时,也不会对轴承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密封圈,301、钢骨架,302、弹性密封件,3021、密封唇,3022、密封凸起,4、容置腔,5、保持架,6、钢球,7、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和两个密封圈3,两个密封圈3左右对称设置在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并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一起围构成了一个中空的容置腔4,该容置腔4的中心处通过保持架5固定支撑有钢球6,在轴承外圈1 的内径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密封槽7,所述的密封圈3由钢骨架301和包覆在钢骨架301外侧的弹性密封件302构成,所述的弹性密封件302在其径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承内圈2接触进行容置腔4封堵的密封唇3021,该密封唇302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密封唇3021在弹性密封件的端部左右对称设置,径向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凸起3022,所述的密封凸起3022呈向外延伸端不断缩小的锥状结构,且多个密封凸起3022左右均匀间隔且平行设置,密封圈3上的密封凸起3022能够与密封槽7进行一一对应配合装卡,相配合的密封槽7和密封凸起3022之间呈间隙配合状态,且该间隙配合状态满足以下公式要求:a=D1-D
H
,高温状态下密封圈与密封槽接触不变形,其间隙配合量至少为a=(D0×
γ1-D1×
γ2)
×
Δt1b=D
L
-D2,低温状态下下密封圈与密封槽不脱落,密封圈外径大于密封槽内径至少为b=(D0×
γ1-D2×
γ2)
×
Δt2由上可知,密封圈外径为D0>D2+b,且D0<D1‑
a。
[0014]Δt1为高温与常温(25℃室温)之差,Δt2为常温(25℃室温)与低温之差;其中,D1为密封槽距离轴承内圈外径的最大距离,即D1为轴承外圈密封槽底直径;D2为密封槽距离轴承内圈外径的最小距离,即D2为轴承外圈密封槽的内径; D0为室温25℃时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D
H
为轴承密封结构于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D
L
为轴承密封结构于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γ1为弹性密封件的热
线胀系数;γ2为钢的热线胀系数;Δt1为轴承密封结构于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工作温度与25℃室温之间的温度差;Δt2为轴承密封结构于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工作温度与25℃室温之间的温度差; a为轴承密封结构于高温条件下工作时,D1与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之间的高度差;b为轴承密封结构于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弹性密封件的径向宽度与D2之间的高度差。
[0015]上述公式要求即保证轴承密封结构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密封槽和密封凸起组构成的配合结构之间有间隙,同时还应保证低温环境下使用时密封槽和密封凸起组构成的配合结构之间密封圈中密封凸起的外径大于密封槽的内径。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是基于高低温宽温、振动大等使用环境下,产生了技术创新。
[0017]结构首先在轴承外圈上设置了至少2个等间距的密封槽,增强了固定牢固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温适配型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和两个密封圈(3),两个密封圈(3)左右对称设置在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并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一起围构成了一个中空的容置腔(4),该容置腔(4)的中心处通过保持架(5)固定支撑有钢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3)由钢骨架(301)和包覆在钢骨架(301)外侧的弹性密封件(302)构成,所述的弹性密封件(302)在其径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承内圈(2)接触进行容置腔(4)封堵的密封唇(3021),径向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凸起(3022),所述的密封凸起(3022)呈向外延伸端不断缩小的锥状结构,且多个密封凸起(3022)左右间隔且平行设置,在轴承外圈(1)上还设置有多个密封槽(7),该密封槽(7)能够与密封圈(3)上的密封凸起(3022)进行一一对应配合装卡,相配合的密封槽(7)和密封凸起(3022)之间呈间隙配合状态,且该间隙配合状态满足以下公式要求:D1‑
a>D0>D2+b,其中,a=(D0×
γ1-D1×
γ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李鸿亮马立赵圣卿刘良勇王福荣郑艳伟徐润润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