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88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包括:转运床体,其下端面安装有减震器,且减震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底座,并且底座的下端外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侧端安装有气囊,并且气囊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侧端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转运床体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第一放置箱,其安装于底座的左侧上端面,且第一放置箱的内侧顶角处安装有第二弹簧。该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便于对氧气罐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方便患者可更方便的进行吸氧工作,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A convenient oxygen supply and resuscitation room transf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苏室转运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
[0002]
技术介绍

[0003]转运设备在医院中是指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移动和搬运,而转运设备在复苏室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复苏室用的转运设备一般都具有供氧功能,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复苏室转运设备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比如;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522568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心肺复苏抢救的综合平台。该平台包括一转运床,转运床为可伸缩结构,便于调节床体的高度;转运床上设置有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固定结构、呼吸系统、消毒装置、加热装置、还包括输液架、供电系统、监护系统和负压吸引装置。该平台结构设置合理,充分考虑各构件的重量布置以及使用便利性等,功能多样化,使用体验较好;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050599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设备,其包括储氧罐、氧气处理机构和吸氧设备,氧气处理机构包括潮化器、除菌过滤器和减压器,潮化器包括器体、器盖、葫芦切割气道;器盖上设有三通件、出氧管和注液阀;葫芦切割气道设置在和进氧接口的末端,葫芦切割气道形成有第一膨大腔、收缩腔、连接部和第二膨大腔,第一膨大腔与收缩腔之间设有第一球面筛,第二膨大腔端部设有第二球面筛,第一、二球面筛上设有若干消泡孔;器体内设有内层套筒,器盖上设有外层套筒,在器体、器盖扣合体状态下,内层套筒位于外层套筒的内侧。本吸氧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吸氧类器械存在的氧气湿化效果差和设备工作噪音大等缺陷。
[0004]但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氧气瓶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使得整体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缺少氧气的不良形象,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患者受到的颠簸较大,颠簸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具有改变原有的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不便于对氧气瓶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使得整体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缺少氧气的不良形象,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患者受到的颠簸较大,颠簸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包括:转运床体,其下端面安装有减震器,且减震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底座,并且底座的
下端外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侧端安装有气囊,并且气囊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侧端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转运床体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第一放置箱,其安装于底座的左侧上端面,且第一放置箱的内侧顶角处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侧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侧中端镶嵌设置有滚珠;支撑架,安装于转运床体的右侧后端,且支撑架与转运床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后端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放置箱,所述第二放置箱的内侧前端贴合式设置有连接垫片,并且第二放置箱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上端前侧设置有输气导管,且输气导管的前端连接有氧气面罩;调节组件,其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后端内部,且调节组件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盘,并且调节盘的前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便于对氧气罐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方便患者可更方便的进行吸氧工作,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块、通孔、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安装块,其通过气囊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通孔,其分别贯穿开设于安装块的前后两端内部;限位杆,其固定安装于安装架的内侧端;第一弹簧,其安装于限位杆的外侧端。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同时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对安装块起到较好的限位和支撑作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通过通孔与限位杆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块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槽状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块在限位杆、气囊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对转运床体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震作用,从而可在转运过程中可降低对患者的颠簸效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关于安装块的竖直中轴线呈前后对称设置,且安装块与气囊呈内外一一对应设置。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囊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减震效果,从而方便使用,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放置箱构成伸缩结构,且支撑板的纵截面为圆弧形。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对支撑板具有安装的作用,从而便于使支撑板对放置于第一放置箱内部的氧气罐进行支撑,同时第二弹簧通过支撑板对氧气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衔接轮和连接杆;调节杆,其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前侧内部;衔接轮,其安装于调节杆的后端;
连接杆,其贯穿固定安装于衔接轮的内侧端。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轮对连接杆起到安装的作用,便于将连接杆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上端内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与衔接轮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轮与第二放置箱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对衔接轮和连接杆具有较好的传动作用,从而便于通过调节杆来调节衔接轮和连接杆的转动效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盘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放置箱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盘与连接块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盘可通过连接块来调节防护板的位置,从而可调节防护板与氧气罐的连接关系,使防护板对氧气罐起到保护的作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盘与连接块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块关于防护板的水平中轴线呈上下对称设置。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盘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对连接块具有较好的传动作用,便于带动连接块在第二放置箱的内部发生滑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气囊、安装组件和安装杆,气囊和安装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且安装组件安装于气囊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端外侧,同时安装杆的下端与安装组件相互连接,从而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设置有第一放置箱、第二弹簧和支撑板,支撑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放置箱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弹簧和支撑板均安装于第一放置箱的顶角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体(1),其下端面安装有减震器(2),且减震器(2)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底座(3),并且底座(3)的下端外侧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5),且安装架(5)的内侧端安装有气囊(6),并且气囊(6)靠近安装架(5)中轴线的一侧端连接有安装组件(7),所述转运床体(1)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2);第一放置箱(8),其安装于底座(3)的左侧上端面,且第一放置箱(8)的内侧顶角处安装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内侧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的内侧中端镶嵌设置有滚珠(11);支撑架(13),安装于转运床体(1)的右侧后端,且支撑架(13)与转运床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14),并且固定板(14)的后端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放置箱(15),所述第二放置箱(15)的内侧前端贴合式设置有连接垫片(16),并且第二放置箱(15)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罐(17),所述氧气罐(17)的上端前侧设置有输气导管(18),且输气导管(18)的前端连接有氧气面罩(19);调节组件(20),其安装于第二放置箱(15)的后端内部,且调节组件(20)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盘(21),并且调节盘(21)的前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3),且防护板(23)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限位板(24),并且限位板(24)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弹簧(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7)包括安装块(701)、通孔(702)、限位杆(703)和第一弹簧(704);安装块(701),其通过气囊(6)安装于安装架(5)的内部;通孔(702),其分别贯穿开设于安装块(701)的前后两端内部;限位杆(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