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52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包括担架底板、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漂浮结构,担架底板的下底部装设有可翻折支撑架,担架底板两侧设有第一手抬口、第二手抬口和第三手抬口,第一固定带一端与第一手抬口和第二手抬口连接,担架底板上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固定带与第二卡扣连接,可充气气垫分别适配绕设于担架底板四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腋下绑紧且长度可调节,防止上下楼梯或有高低位置转运途中,患者因重力下滑;按压充气枕垫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也可在水上转运垫高头部;第一固定带和第一固定卡扣对患者上半身进行固定,避免侧翻摔伤;可充气气垫在水中转运病人时,可以迅速充气,使担架漂浮于水面上。架漂浮于水面上。架漂浮于水面上。

A new 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tre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用救护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

技术介绍

[0002]担架是抢救患者的一种必备工具,包括转运担架,转运担架主要用于在各种环境下救护和转运病人,转运担架是使用较为普及的一种医疗用品,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担架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转运担架主要由支架和担架布构成,主要用于转运一些无法行走的病人。现有的转运担架存在的问题:1、担架材质都是硬制的,需要单独备用枕头;2、传统担架的安全带是双横线或者多横线固定,固定不够牢固,在楼梯搬运患者的时候,患者易于向下滑脱;3、患者双手无法固定于胸前,易于下垂造成刮擦伤等;4、担架在平地仍需要双人抬动;5、担架在水上无法漂浮使用。
[0003]为了避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滑落的情况,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991228U),其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转运担架,通过担架本体、移动车架,担架本体上设有腰部承载板,腰部承载板上设有绑带,腰部承载板与担架本体之间设有承载绑带,承载绑带内设有夹层气垫,担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可伸缩的握把,担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折叠扶手,折叠扶手与担架本体转动连接设有旋转座,移动车架包括固定架和支撑腿,支撑腿上设有滑动轮。该技术利用腰部承载板上的绑带固定病患,防止病患从担架本体上脱落;握把的设置方便施力降低劳动高强度,而且伸缩结构占地面积小;折叠扶手既能在搬运过程中充当握把还能对病患进行防跌落。
[0004]该方案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只是在腰部设置承载绑带,很容易出现患者的头部、上半身和下半身在转运过程中垂落,不够牢固的问题,同时,该技术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适应有楼梯或者水上等条件下的转运,并且对患者的手部等保护不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需要对转运担架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提到的局限性,使其更符合各种条件下的急救使用,具有更多功能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包括担架底板、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漂浮结构,所述担架底板的下底部前后部分别固定装设有可翻折支撑架,所述担架底板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对称设有第一手抬口、第二手抬口和第三手抬口,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扣和若干条第一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抬口和所述第二手抬口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形成“X”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卡扣和两条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担架底板上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带适配连接,所述漂浮结构为若干
个可充气气垫,该可充气气垫分别适配绕设于所述担架底板四周。
[0008]更进一步,所述第三手抬口适配设有第三固定带,该第三固定带用于绑紧患者腿部。
[0009]更进一步,所述担架底板上部和下部中间分别设有提拉绳口,该提拉绳口可挂设提拉绳。
[0010]更进一步,所述担架底板上部设有按压充气枕,该按压充气枕对应患者头部。
[0011]更进一步,所述可翻折支撑架底部设有可制动滚轮。
[0012]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首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扣,末端绕过患者腋下与首端固定。
[0013]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带中段设有海绵体,该海绵体对应患者腋下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带装设有调节扣。
[0014]更进一步,所述可充气气垫可收纳至所述担架底板板沿下侧。
[0015]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左右两侧中间设有手套体。
[0016]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担架底板上侧设置第二固定带和第二卡扣,并且第二固定带设有海绵体和调节扣,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腋下处绑紧并通过调节扣调节长短,可在有上下楼梯或有高低位置转运途中,避免患者因重力作用导致身体下滑,保障患者的安全,海绵体对应患者腋下部位,可避免勒伤,同时,担架本体上部设有按压充气枕,按压充气后,垫在患者头部下面,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也可在水上转运时垫高头部,防止溺水。
[0018]2、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一固定卡扣采用“X”字形设置对患者上半身进行有效固定,避免患者侧翻摔伤,同时第一卡扣中间设有手套体,将患者的双手直接放入手套体内,避免患者的双手滑脱下垂,造成磕碰摩擦受伤。
[0019]3、本技术通过担架底板的四周装设有可充气气垫,平时可充气气垫收纳至担架底板板沿下侧,需要水中转运病人时候,可以迅速充气,使担架可以漂浮于水面上,进一步提高担架本体的多功能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包括担架底板1、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漂浮结构,所述担架底板1的下底部前后部分别固定装设有可翻折支撑架2,所述担架底板1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对称设有第一手抬口3、第二手抬口4和第三手抬口5,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扣6和若干条第一固定带7,该第一固定带7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抬口3和所述第二手抬口4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卡扣6形成“X”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卡扣8和两条第二固定带9,所述第二卡扣8设置于所述担架底板1上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带9适配连接,所述漂浮结构为若干个可充气气垫10,该可充气气垫10分别适配绕设于
所述担架底板1四周。
[0024]更进一步,所述第三手抬口5适配设有第三固定带11,该第三固定带11用于绑紧患者腿部。
[0025]更进一步,所述担架底板1上部和下部中间分别设有提拉绳口12,该提拉绳口12可挂设提拉绳13。
[0026]更进一步,所述担架底板1上部设有按压充气枕14,该按压充气枕14对应患者头部。
[0027]更进一步,所述可翻折支撑架2底部设有可制动滚轮15。
[0028]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带9的首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扣8,末端绕过患者腋下与首端固定。
[0029]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带9中段设有海绵体16,该海绵体16对应患者腋下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带9装设有调节扣17。
[0030]更进一步,所述可充气气垫10可收纳至所述担架底板1板沿下侧。
[0031]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6左右两侧中间设有手套体18。
[0032]具体实施例:
[0033]首先,将患者放置于担架底板1,第二固定带9的末端绕过患者腋下与首端固定,接着,利用第一固定带7与第一卡扣6将患者的上半身固定,患者双手放到手套体18内,同时,利用第三固定11带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并且按压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底板、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漂浮结构,所述担架底板的下底部前后部分别固定装设有可翻折支撑架,所述担架底板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对称设有第一手抬口、第二手抬口和第三手抬口,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扣和若干条第一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抬口和所述第二手抬口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形成“X”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卡扣和两条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担架底板上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带适配连接,所述漂浮结构为若干个可充气气垫,该可充气气垫分别适配绕设于所述担架底板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抬口适配设有第三固定带,该第三固定带用于绑紧患者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底板上侧和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美陈清钦林敏霞何爱惠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清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