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279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包括:S1、管道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S2、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并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S3、监测压力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时间差对打孔盗油点进行初步定位,确定里程范围;S4、对确定管道的里程范围进行管道走向及埋深的现场测量与环境分析;S5、对里程范围内的管道进行弱磁检测,采集完整的管道弱磁信号;S6、对检测数据进行异常弱磁信号分析,得到管道弱磁信号异常区域,结合管道信息以及现场检测记录,精确定位打孔盗油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全管线探查,实现非接触式检测、快速定位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的位置,且对打孔盗油点定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打孔盗油点定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打孔盗油点定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属于管道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埋地管道长年埋于地下,因为其具有埋地深度较大,管线较长等特点,导致不少不法分子在管线上进行打孔盗油。而寻找定位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技术一般为一些常规无损检测,耗时长,成本高,且定位的准确性也不是足够高。近些年经常出现对埋地管道进行打孔盗油现象和案例,因此寻求一种精确性高,成本低的探查定位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技术迫在眉睫。
[0003]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对埋地管道进行非接触式检测,进而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位置。从外检测角度来看,大多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做到非开挖检测定位打孔盗油点位置;从内检测角度来看,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做到在役管道检测,且由于某些管道结构的特殊性,内检装置无法通过管道内壁和内检装置破坏管道的情况屡见不鲜。
[0004]从原理上来看,当埋地管道存在打孔盗油点,打孔盗油点处会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其弱磁信号会存在明显的异常。管道弱磁检测技术可以在不开挖条件下检测碳钢管道的应力集中现象,可见该技术从原理上可行。
[0005]但由于弱磁检测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且该技术在探查定位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的实际应用较少,对检测结果无相关评价方法。
[0006]因此急需推广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进而对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进行精准地探查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充分采用压力监测仪、RD8000管线探测仪、RTK北斗卫星定位仪以及弱磁检测仪对被检管道的管线走向、埋深以及弱磁信号进行了准确测量,分析检测出的管道异常弱磁信号,精准定位埋地管道打孔盗油点的位置。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管道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0010]S2、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并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
[0011]S3、监测压力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时间差对打孔盗油点进行初步定位,确定里程范围;
[0012]S4、对确定管道的里程范围进行管道走向及埋深的现场测量与环境分析;
[0013]S5、对里程范围内的管道进行弱磁检测,采集完整的管道弱磁信号;
[0014]S6、对检测数据进行异常弱磁信号分析,得到管道弱磁信号异常区域,结合管道信
息以及现场检测记录,精确定位打孔盗油点位置。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管道基础资料包括被检管道原始建设资料、中途改管资料、现运行资料、在役检修资料、日常维护保养资料。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
[0017]S21、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监测管内压力波动;
[0018]S22、在管道一端的站场通过调压阀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使管道内充满输送介质。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
[0020]S31、在管内充满输送介质后,当管道两端的压力将处于平衡时,在管道增压端站场利用阀门产生压力波动,同时在非增压端站场进行压力监测,记录管道充满介质后,增压端产生的压力信号从管道增压端到非增压端所需的时间t;
[0021]S32、当存在偷漏油现象时,由于管内充满输送介质,打孔盗油点处将产生明显的压力下降波动信号,此信号将传播到管道两端的站场,通过两端的压力监测仪记录增压后出现的压力波动信号到达两端的压力信号时间差Δt;
[0022]S33、根据压力信号时间差Δt初步计算偷油孔里程点;
[0023][0024][0025]式中:l1为打孔盗油点到增压端的大致距离;l2为打孔盗油点到非增压端的大致距离;s为管道全长;t为管道充满介质后,压力信号差从管道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Δt为压力波动信号到达首尾两端的时间差;
[0026]S34、考虑压力监测系统实际测得的时间差约有正负1秒的误差,以Δt+1和Δt

1分别计算里程点,确定打孔盗油点所在的里程范围为计算得到的两个里程点之间。
[00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4中采用RD8000管线探测仪和RTK北斗卫星定位仪对目标管道进行管线走向和埋深测量,采用RTK北斗卫星定位仪对检测路径上的地面建筑和特征标识物进行定位标记,且每个标记点与实际坐标的误差低于1m。
[002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5中使用管道弱磁检测仪在被检管道路由正上方检测,收集被检管道的弱磁信号。
[002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6中所述管道弱磁信号异常区域为除去步骤S4中标定的地面建筑物和特征标识物所在区域之后的弱磁信号异常区域,进行干扰处理后确定打孔盗油点的位置。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非开挖检测,节约了探查定位打孔盗油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0032]2、无需预先磁化,无需改变管道状态,不中断管道正常工作,保证了在役管道的正常运行;
[0033]3、探查速度快,效率高,检测设备携带方便,可以在任何区段实施检测,简化了检测过程。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2为RD8000管线探测仪工作原理图;(a)为峰值定位法原理图,(b)为谷值定位法原理图;
[0036]图3为弱磁检测探查管道打孔盗油点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根据《无损检测管道弱磁检测方法》GB/T 35090

2018,在使用弱磁检测仪之前应作管道基础资料收集;
[0040]基础资料包括管道名称、运营单位、投入运营时间、管道长度、管道壁厚、管道外径、运行压力、设计压力、管道材质、管道埋深范围、输送介质、近期检测情况、管道维修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并对其进行工况和运维作初步分析;
[0041]S2、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监测管内压力波动;
[0042]S3、在管道一端的站场通过调压阀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使管道内充满输送介质;
[0043]其原因主要在于:
[0044](1)由于管道的蜿蜒起伏,管道内未完全充满介质,将影响压力信号的平均传播速度。这对后续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管道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S2、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并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S3、监测压力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时间差对打孔盗油点进行初步定位,确定里程范围;S4、对确定管道的里程范围进行管道走向及埋深的现场测量与环境分析;S5、对里程范围内的管道进行弱磁检测,采集完整的管道弱磁信号;S6、对检测数据进行异常弱磁信号分析,得到管道弱磁信号异常区域,结合管道信息以及现场检测记录,精确定位打孔盗油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管道基础资料包括被检管道原始建设资料、中途改管资料、现运行资料、在役检修资料、日常维护保养资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S21、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监测仪,监测管内压力波动;S22、在管道一端的站场通过调压阀对管道进行增压处理,使管道内充满输送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弱磁检测探查定位管道打孔盗油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S31、在管内充满输送介质后,当管道两端的压力将处于平衡时,在管道增压端站场利用阀门产生压力波动,同时在非增压端站场进行压力监测,记录管道充满介质后,增压端产生的压力信号从管道增压端到非增压端所需的时间t;S32、当存在偷漏油现象时,由于管内充满输送介质,打孔盗油点处将产生明显的压力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禄友孙奇赵婷婷朱林刘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孚油气工程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