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76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27
本申请涉及新型建材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面清理;S2.控制线定位;S3.配板;S4.安装墙板;S5.补缝找平;在吊装排版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吊装装置包括多个斜撑杆、设于斜撑杆上的滑轮、卷扬机、吊绳、吊钩,斜撑板中部还设有踏板;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平移的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上滑动概率的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斜撑杆靠近踏板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轮位置的调节机构。本申请具有能避免施工人员在地面调整时的视差影响,提高ALC墙板调整效率和质量且节省人力的效果。效率和质量且节省人力的效果。效率和质量且节省人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新型建材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一种。ALC墙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增强钢筋),是建筑轻质条板的一种。ALC墙板具有板重量轻、设计荷载小、保温和隔音效果好的优点,并且安装方便,既可做墙板,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
[0003]目前在ALC墙板的安装过程中,多是先在ALC板上设置吊装螺栓,再在室内采用专用吊具将墙板起吊至安装面,由人工进行调整并安装固定件,随后用粘结砂浆对接缝部和固定件进行找平,这样施工后,墙面无需再进行抹灰作业,更加节能环保,并且还能大幅缩短工期。
[0004]但是若要实现免抹灰施工,须得ALC墙板的安装平整度达到较高的水平,申请人多方分析发现,影响ALC墙板安装平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ALC墙板拼缝部位平整度超差;其原因在于ALC墙板多安装在室内,室内空间狭小,难以使用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的吊装装置,而在吊装ALC墙板进行拼接时、尤其是在进行拼缝部对接调整时,时常需要多名施工人员协同,鉴于ALC墙板相对自重较大,对施工人员的体力消耗严重,使得ALC墙板的安装质量存在不可控因素,且也难以明显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在狭小空间吊装ALC墙板时需要多人配合导致人力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面清理,对待施工的结构墙面、地面和顶面进行清理、预找平;S2.控制线定位,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控制线、边线和/或门窗洞口线绘制,形成施工轮廓线;S3.配板,依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施工轮廓线进行配板排版,并制作排版墙板;S4.安装墙板,吊装所述排版墙板至安装位、并依次拼接,以U型钢卡加固;S5.补缝找平,使用砂浆对拼缝部、过口部进行找平;在吊装所述排版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彼此固接的斜撑杆、设于所述斜撑杆一端的滑轮、设于所述斜撑杆上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绕卷有绕设于所述滑轮上的吊绳,所述吊绳自由端固接有吊钩,所述斜撑杆中部还设有用于供施工人员踩踏的踏板;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平移的上平移
机构和下平移机构;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斜撑杆在墙面和地面上滑动概率的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踏板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滑轮位置的调节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排版墙板时,先将多个斜撑杆抵靠在墙体横梁处,此时一名操作人员可攀爬至踏板上,由其余施工人员将加工完成的排版墙板转移至斜撑杆下方,并将吊钩钩挂在排版墙板的吊装螺栓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卷扬机可将排版墙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吊装过程中该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轮的位置以对吊装的排版墙板进行精准调整,还能便捷进行U型钢卡的安装,并且此时由于该操作人员可站立在踏板上能与排版墙板的最高处平齐,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地面调整时的视差影响,从而提高吊装排版墙板时的调整效率和调整质量。
[0008]而当一处排版墙板拼装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可解除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防护作用,并通过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自行推动吊装装置在墙面上横移至下一待施工墙面,其他施工人员可另行准备下一块排版墙板,从而有效缩减了拼装墙板时的人力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进而也能提高ALC墙板整体安装时的施工效率;吊装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还可以再通过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对斜撑杆的上下两端进行防滑防护,提高吊装装置在起吊排版墙板时的安全性。
[0009]可选的,所述上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端部的上防滑块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上防滑块远离所述斜撑杆并抵紧在墙面上的上控制组件;所述下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端部的下防滑块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下防滑块远离所述斜撑杆并抵紧在地面上的下控制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块排版墙板安装完成后,踏板上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驱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翻转,进而使得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不与墙体和地面抵触,以便该操作人员横向移动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移动完成后,该操作人员再通过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驱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分别抵紧在墙面和地面上,以确保吊装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1]可选的,所述上防滑块和所述下防滑块均铰接于所述斜撑杆上,且二者铰接轴正交于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控制杆及用于驱使所述上控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上控制件;所述下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控制杆及用于驱使所述下控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下控制件;所述上控制杆与所述上防滑块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下控制杆与所述下防滑块之间也铰接有所述连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控制件和下控制件能分别实现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沿斜撑杆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带动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在斜撑杆上的翻转,且设置连杆后能有效消除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在翻转时的卡死现象,确保了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顺畅运行。
[0013]可选的,所述上控制件和所述下控制件设为同动部件,通过所述同动部件实现所
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的同步靠近或远离。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同动部件时可使上防滑块和下防滑块同步外扩或者内翻,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吊装装置在移动状态和防滑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
[0015]可选的,所述同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斜撑杆上的同动齿轮,所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靠近所述同动齿轮的一侧均固接有与所述同动齿轮啮合连接的同动齿条,所述斜撑杆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同动齿轮进行锁止/解锁的锁止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解除锁止件对同动齿轮的锁止后,转动同动齿轮,同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同动齿条同步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同步靠近或远离,以实现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的同步作业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与所述同动齿轮同动转动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上同轴固接有棘轮,所述斜撑杆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棘轮朝驱使所述上控制杆和所述下控制杆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的棘爪。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向转动锁止杆以使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背向运动时,棘爪未对棘轮锁止,而棘爪对棘轮锁止以防其上的锁止杆反向旋转,从而操作人员可以持续正向旋转锁止杆,以使上防滑块与下防滑块分别与墙面和地面充分抵紧,并且借助棘爪对棘轮的锁止效果,无需担心锁止杆会反向旋转,提高了操作人员在使用吊装装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面清理,对待施工的结构墙面、地面和顶面进行清理、预找平;S2.控制线定位,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控制线、边线和/或门窗洞口线绘制,形成施工轮廓线;S3.配板,依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施工轮廓线进行配板排版,并制作排版墙板;S4.安装墙板,吊装所述排版墙板至安装位、并依次拼接,以U型钢卡加固;S5.补缝找平,使用砂浆对拼缝部、过口部进行找平;其特征在于:在吊装所述排版墙板时借助吊装装置实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彼此固接的斜撑杆(1)、设于所述斜撑杆(1)一端的滑轮(21)、设于所述斜撑杆(1)上的卷扬机(22),所述卷扬机(22)上绕卷有绕设于所述滑轮(21)上的吊绳(23),所述吊绳(23)自由端固接有吊钩(24),所述斜撑杆(1)中部还设有用于供施工人员踩踏的踏板(11);所述斜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斜撑杆(1)在墙面和地面平移的上平移机构和下平移机构;所述斜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斜撑杆(1)在墙面和地面上滑动概率的上防滑机构和下防滑机构;所述斜撑杆(1)靠近所述踏板(11)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滑轮(21)位置的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1)端部的上防滑块(31)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上防滑块(31)远离所述斜撑杆(1)并抵紧在墙面上的上控制组件;所述下防滑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斜撑杆(1)端部的下防滑块(41)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下防滑块(41)远离所述斜撑杆(1)并抵紧在地面上的下控制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LC墙板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滑块(31)和所述下防滑块(41)均铰接于所述斜撑杆(1)上,且二者铰接轴正交于所述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控制杆(32)及用于驱使所述上控制杆(32)沿其轴向移动的上控制件;所述下控制组件包括沿所述斜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才王军孔波谢国琦付磊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铸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