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260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酒曲质量调控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提高酒曲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制曲过程中的前期小麦筛选、润水、磨碎、加水拌合四个阶段进行优化调控,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小麦筛选以及对润水、磨碎、加水拌合阶段的中间产物进行检测,从而对不合格产物进行进一步调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了制曲过程中的原料及中间产物均处于高质量状态,最终提高酒曲质量。最终提高酒曲质量。最终提高酒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酒曲质量调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酿酒技术中,酒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中间材料。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及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的速度。糖分在酵母菌的酶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同时,酒曲本身包含有淀粉和蛋白质,也是酿酒的原料。因此,正是酒曲的加入极大程度提高了酿酒效率与酒水质量。
[0003]酒曲是多种微生物的复合,是酿酒发酵的原动力,酒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酒的质量和产量。要酿酒则需要先制曲,制曲实际上是扩大培养酿酒微生物的过程。具体过程为小麦

润水

磨碎

加水拌和为混曲

装入曲模

踏曲

入制曲室培养

翻曲

堆曲

出曲

入库贮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小麦筛选调控:采用近红外光光谱检测技术对待制曲小麦关键组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小麦质量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小麦是否合格;剔除不合格小麦,合格小麦进入小麦润水调控阶段;S2、小麦润水调控:对合格小麦进行润水处理,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润水小麦的水分含量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润水小麦水分含量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润水小麦是否合格;对不合格润水小麦作进一步处理,合格润水小麦进入磨碎调控阶段;S3、磨碎调控:对合格润水小麦进行磨碎处理,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磨碎小麦的疏松度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磨碎小麦疏松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磨碎小麦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磨碎小麦作进一步处理,合格磨碎小麦进入加水拌合调控阶段;S4、加水拌合调控:对合格磨碎小麦进行加水拌合处理,形成混曲,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混曲的水分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混曲水分含量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混曲是否合格;对不合格混曲作进一步处理,直至获得合格混曲,合格混曲进入下一制曲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关键组分包括水分、淀粉、蛋白质;所述采用近红外光光谱检测技术对待制曲小麦关键组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具体包括:采集待制曲小麦近红外光谱数据;对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后调用光谱模型,通过光谱模型预测小麦关键组分的含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检测结果与小麦质量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小麦是否合格,具体包括:预设小麦质量阈值,所述小麦质量阈值包括合格小麦的水分含量阈值区间、淀粉含量阈值区间和蛋白质含量阈值区间;根据检测结果,若满足小麦的水分、淀粉、蛋白质组分含量均分别处于对应合格小麦的水分含量阈值区间、淀粉含量阈值区间和蛋白质含量阈值区间内,则判定为合格小麦,否则判定为不合格小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通过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润水小麦的水分含量实时检测,具体包括:采集润水小麦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对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后调用光谱模型,通过光谱模型预测润水小麦的水分含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酒曲质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将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何涛夏维高闫晓剑张国宏李光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