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47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包括罐体,罐体顶部开口,其内部经隔板分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隔板高度小于罐体高度;第二水处理区内设置有膜组器,膜组器的上膜架、下膜架的外边框均固定在罐体侧壁上,上膜架、下膜架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膜丝片,上膜架设有集水管,集水管进水口与膜丝片出水口连接,集水管与清水箱连通,清水箱侧壁设置有出水管;膜组器顶部伸入有曝气总管,曝气总管连接有曝气支管,曝气支管开有朝向罐体底部的曝气孔;膜组器底部设有回流至第一水处理区的反硝化回流管。有益效果:水处理量小,且可根据水处理量的需求,对膜丝片的数量进行适当增减;罐体设计紧凑,实现了全工艺水处理。水处理。水处理。

Miniaturized layout tank based on MB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罐体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当污水处理量最小约为30方,在进行罐体布局设计时,为了达到处理要求,罐体最终设计的长度均大于等于4.4m。随着环保领域的发展,很多地区存在着更低水量的污水需要处理。结合实际需要,需要处理水量为10方或者10方以下的一体化罐体设备,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还不存在上述需求水处理罐体设备。若采用现有设备进行处理,虽然可以满足水处理工艺的大体需求,但是却资源浪费大,大多时候设备都处于低负荷水处理状态,水处理成本大大提高。并且上述水处理需求地域往往是偏远地区,若过于大型的设备罐体,其运输安装也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0003]目前,有技术人员也有设计了部分小型化污水处理设备,但是基本都只能实现污水半工艺或者部分工艺处理,无法满足全工艺水处理需求,水处理工艺不达标。故基于上述技术难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全工艺小型化水处理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水处理量小,可以实现全工艺水处理要求的小结构罐体,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罐体,上述罐体顶部开口,上述罐体内部经隔板分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上述隔板高度小于上述罐体高度;上述罐体上还设置有设备间和清水箱;
[0007]上述第一水处理区顶部设置有入水管;
[0008]上述第二水处理区内设置有膜组器,该膜组器包括结构一致的上膜架和下膜架,上述上膜架、下膜架的外边框均固定在上述罐体侧壁上,上述上膜架、下膜架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膜丝片,上述上膜架还设置有集水管,该集水管进水口与上述膜丝片出水口连接,上述集水管排水口设置在上述清水箱,该清水箱侧壁设置有出水管;
[0009]上述膜组器顶部伸入有曝气总管,该曝气总管曝气口穿过上述膜组器后弯折,该曝气总管弯折部连接有2M根曝气支管,每一根曝气支管开设有K个朝向上述罐体底部的曝气孔;上述膜组器底部还设置有反硝化回流管,该反硝化回流管的回流出水口伸向上述第一水处理区。
[0010]通过上述设计,其中在工艺设计方面,进行水处理时,罐体内污水液面高于隔板高度,当在污水不断涌入的动力作用下,第一水处理区的水不断地经隔板上部流向第二水处理区;并且还在膜组器底部还设置有反硝化回流管,部分污水从该反硝化回流管回流到第
一水处理区,实现水循环处理。则本技术中,第一水处理区为水处理工艺中的反硝化缺氧池;在曝气作用下,膜组器形成好氧膜消化池;膜组器周围的水域形成好氧氧化池。则污水进入罐体后得到的水处理工艺包括:工艺一:反硝化缺氧池

好氧膜消化池

清水池;工艺二:反硝化缺氧池

好氧氧化池

好氧膜消化池

清水池。
[0011]在结构设计方面:膜组器利用罐体侧壁作为膜组器的安装壁,相对现有采用单独的板材包围安装的方式,减小了膜组器占用空间。并且将膜丝片一一布置在上膜架、下膜架之间,则可以随着设计的需要适当的增减膜丝片的数量。同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当需要对膜组器进行清洗时,可以采用将膜丝片一一拆卸取出后进行,无需大型吊装设备。并且当工作人员需要下到罐体进行维护时,也可以将膜丝片拆除后,来扩大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
[0012]进一步的,上述上膜架、下膜架正对面侧均设置有两排膜丝片卡排,每排膜丝片卡排上均分分布有N个挡片,两两挡片之间设有上述膜丝片。
[0013]采用上述方案,将膜丝片分片的安装在两两挡片之间,需要清洗或者腾空间时,直接将膜丝片从两两挡片之间取出即可,且安装也方便。
[0014]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述曝气总管的弯折部与上述罐体底部平行,2M根上述曝气支管分成2组,且对称分布在上述曝气总管弯折部两侧。
[0015]采用上述方案,为了提高曝气可靠性,降低曝气支管堵塞的可能性,将曝气支管分成2组,且对称分布在上述曝气总管弯折部两侧。并且上述设计,对曝气气压要求更低,当发生堵塞时,也更容易疏通。
[0016]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述曝气支管末端开设有稳压排污口,且上述曝气支管末端朝上述罐体底部弯折。
[0017]水越深水压越大,将曝气支管末端向下弯折,则在平时曝气时,可以使气压恰好不从稳压排污口排出,即所有气体恰好全部从曝气孔排出。起到稳定曝气的作用。当发生曝气孔堵塞时,则加大充气压力,并且快速充气断气,使淤泥一起做往复运动,来回折腾的同时带动淤泥一起往复移动,多次往复后使堵塞的曝气孔贯通。
[0018]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了减少空气进入反硝化缺氧池,上述反硝化回流管的回流进水口侧设置有集气阀,该集气阀连接有集气管,该集气管与上述曝气总管连通。
[0019]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了安装气泵、电控柜和加药设备,上述设备间设置有气泵安装区、电控柜区、加药区。
[0020]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供气,上述曝气总管的供气端连接有气泵,该气泵设置在上述设备间的气泵安装区内。
[0021]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述罐体底部设置有罐体支座,上述罐体外侧板上设置有爬梯。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水处理量小,并且还可根据水处理量的需求,对膜组器内膜丝片的数量进行适当增减,来达到设计需求。曝气管堵塞率更低,即使堵塞也可以快速疏通,使用年限长。
[0024]罐体设计紧凑,解决了小体量(小于10方)污水的处理,并且还还是全工艺污水处理,工作人员不仅可以下到反硝化缺氧池,当需要下到好氧膜消化池和好氧氧化池,可以通过拆卸膜丝片后下去维护维修,满足了水处理一般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罐体总装正剖图;
[0026]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罐体总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
[0030]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包括罐体1,参见图3,罐体1顶部开口,罐体1上还设置有设备间3和清水箱4;在本实施例中,设备间3设置有气泵安装区、电控柜区、加药区。分别用于安装气泵、电控柜和加药设备。
[0031]结合图1和图3可以看出,罐体1内部经隔板2分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本技术中,隔板2高度小于罐体1高度;参见图3,第一水处理区上部设置有入水管7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处理区为水处理工艺中的反硝化缺氧池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开口,所述罐体(1)内部经隔板(2)分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所述隔板(2)高度小于所述罐体(1)高度;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设备间(3)和清水箱(4);所述第一水处理区顶部设置有入水管(7a);所述第二水处理区内设置有膜组器(5),该膜组器(5)包括结构一致的上膜架和下膜架,所述上膜架(5a)、下膜架(5b)的外边框均固定在所述罐体(1)侧壁上,所述上膜架(5a)、下膜架(5b)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膜丝片(5c),所述上膜架还设置有集水管(6),该集水管(6)进水口与所述膜丝片(5c)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管(6)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清水箱(4),该清水箱(4)侧壁设置有出水管(7b);所述膜组器(5)顶部伸入有曝气总管(8a),该曝气总管(8a)曝气口穿过所述膜组器(5)后弯折,该曝气总管(8a)弯折部连接有2M根曝气支管(8b),每一根曝气支管(8b)开设有K个朝向所述罐体(1)底部的曝气孔(8c);所述膜组器(5)底部还设置有反硝化回流管(9),该反硝化回流管(9)的回流出水口伸向所述第一水处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BR污水处理的小型化布局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架(5a)、下膜架(5b)正对面侧均设置有两排膜丝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陈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