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生物脱氮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氨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属于全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技术,由于受工艺内循环率的限制脱氮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硝化阶段需要投加碱液、在反硝化阶段需要投加大量有机碳源,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具有脱氮效率低、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抗冲击能力差、污泥产率高等缺点。厌氧氨氧化脱氮是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脱氮技术,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与传统硝化反硝化相比,厌氧氨氧化具有能耗低、成本低、污染低和效率高的特点。根据生物反应机理,厌氧氨氧化工艺单元进水中氨氮与亚硝酸盐比例(NH3‑
N/NO2‑
‑
N)需要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但在硝化反应进程中,因硝酸菌的适应能力很强,氨氮硝化反应产物很快由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率低且不稳定,硝化反应进程很难获得适宜的氨氮与亚硝酸盐比例出水,不能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硝化单元(10),含氨废水通入至所述硝化单元(10)进行硝化反应;沉淀分离单元(20),所述硝化单元(10)开设有布水孔(40),所述硝化单元(10)通过所述布水孔(40)与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连通,所述硝化单元(10)中反应后的混合液由所述布水孔(40)进入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进行泥水分离;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位于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的上部,且在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分离得到的上清液进入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经由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反应后的上清液由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硝化单元(10)、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集中设置于一个反应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设置在所述硝化单元(10)的外侧,所述布水孔(40)开设在所述硝化单元(10)的顶部侧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50),所述回流管(50)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的上方侧壁处,所述回流管(50)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硝化单元(10)内,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30)反应后的上清液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回流管(50)回流至所述硝化单元(10)内;推流泵,所述推流泵位于所述回流管(50)的入口端并驱动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后的部分清液进入所述回流管(50),且所述推流泵的吸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单元(20)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缝,泥水分离后的浓缩污泥经所述污泥回流缝回落至所述硝化单元(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进水管(60),所述硝化单元(10)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60)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能够将含氨废水通入至所述硝化单元(10)内;出水管(70),所述出水管(70)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经过处理后的清液经由所述出水管(70)排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一体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莹,张树德,王占生,李婷,苑尚华,杨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