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30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存储雨水,避免雨水沾上其他杂质,且雨水使用方便的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包括有纳凉亭、进水管、滤网板、转杆、蓄水箱,纳凉亭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开有便于收集雨水的进水槽,进水槽内下部均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内均转动式设有滤网板,滤网板外侧均连接有转杆,转杆均与纳凉亭转动式相连,纳凉亭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箱。通过滤网板过滤雨水存储在蓄水箱内,然后再通过喷头喷出雨水对周边植物进行灌溉,更加节约水资源,且可自动喷出。且可自动喷出。且可自动喷出。

A rainwater circul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Municipal Gard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是通过植物、亭台水榭的布置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和休息的场所,通常,园林内部种植有大量的植被,在管理时需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在灌溉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源,若是可以利用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将会给园林灌溉种植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很多园林会安装雨水循环控制装置,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
[0003]公开号为CN213507896U,申请号为CN202021674641.2的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包括过滤池和上盖,过滤池为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其上端开口,其侧壁上设有供排水管和抽水管通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盖设于所述过滤池上端,上盖的面积大于过滤池的面积,上盖的上端面设有多排凹槽,凹槽内设有混凝土砖,上盖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吊钩,上盖还设有竖直的,与过滤池内连通的竖直排水管;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位置;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过滤池,其用于收集雨水的过滤池设于公园的路面以下,能够对附近的排水管道的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处理,过滤池内经过过滤的雨水能够从抽水管出水而循环利用。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对附近的排水管道雨水进行收集过滤,但该专利存储雨水的方式是在雨水滴落在地面上后,再经排水管从进水口进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该方式雨水容易沾上地面上的泥土,过滤只能过滤较大块的泥土或者杂物,如此过滤后的雨水还是处于浑浊,在使用过滤后的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时,植物表面容易沾上较多的泥土,影响美观,且过滤池内装满雨水后,需要人工将雨水排出使用,操作较为麻烦。
[0004]针对以上问题,现对此方面的过滤池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直接存储雨水,避免雨水沾上其他杂质,且雨水使用方便的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过滤池收集过滤的雨水还是比较浑浊,且不便于对过滤后的雨水直接进行使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存储雨水,避免雨水沾上其他杂质,且雨水使用方便的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为: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包括有纳凉亭、进水管、滤网板、转杆、蓄水箱、防护框、导向架、气缸、齿条杆、喷水管、喷头、球阀、直齿轮和U型架,纳凉亭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开有便于收集雨水的进水槽,进水槽内下部均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内均转动式设有滤网板,滤网板外侧均连接有转杆,转杆均与纳凉亭转动式相连,纳凉亭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箱,蓄水箱用于收集雨水,进水管均与相近的蓄水箱相通,蓄水箱外侧均设有防护框,防护框内均设有导向架,防护框内下部均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上均连接有齿条杆,齿条杆均与相近的导向架滑动式相连,防护框上均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外端均连接有能够喷出过滤后的雨水的喷头,喷水管内端均转动式设有球阀,防护框内左右两侧壁上
均设有U型架,球阀均与相近的U型架转动式相连,球阀内侧均设有直齿轮,直齿轮均与相近的齿条杆啮合,进水管下部内侧均开有槽口。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收渣桶、卡块和把手,槽口上侧均滑动式设有收渣桶,收渣桶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块,卡块均与相近的进水管卡接配合,收渣桶内侧均设有把手。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纳凉亭最高点上安装有避雷针。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纳凉亭下部后侧设有阻挡板。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喷水管表面设有荧光层。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转杆外侧沿周向均匀开有六个防滑槽。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滤网板过滤雨水存储在蓄水箱内,然后再通过喷头喷出雨水对周边植物进行灌溉,更加节约水资源,且可自动喷出;
[0013]2、在下雨时,雨水直接淋在纳凉亭上,便可直接流入进水槽内进行存储,如此收集的雨水更加干净;
[0014]3、在气缸的作用下,能够控制球阀转动的角度,以便于控制雨水喷出的量,可根据植物的特征调控,使用更加灵活;
[0015]4、滤网板反转其上的杂物便会掉落在收渣桶内,以便于人们对杂物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收集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收集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名称:1

纳凉亭,101

避雷针,102

阻挡板,2

进水管,121

槽口,20

进水槽,3

滤网板,4

转杆,40

防滑槽,5

蓄水箱,6

防护框,7

导向架,8

气缸,9

齿条杆,10

喷水管,100

喷头,11

球阀,12

直齿轮,120

U型架,13

收集机构,130

收渣桶,131

卡块,132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在图1

5中示出,包括有纳凉亭1、进水管2、滤网板3、转杆4、蓄水箱5、防护框6、导向架7、气缸8、齿条杆9、喷水管10、喷头100、球阀11、直齿轮12和U型架120,纳凉亭1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开有进水槽20,进水槽20内下部均设有进
水管2,进水管2内均转动式设有能够过滤雨水的滤网板3,滤网板3外侧均连接有转杆4,转杆4均与纳凉亭1转动式相连,转杆4外侧沿周向均匀开有六个防滑槽40,纳凉亭1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用于存储雨水的蓄水箱5,进水管2均与相近的蓄水箱5相通,蓄水箱5外侧均栓接有防护框6,防护框6内均设有导向架7,防护框6内下部均安装有气缸8,气缸8伸缩杆上均连接有齿条杆9,齿条杆9均与相近的导向架7滑动式相连,防护框6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园林雨水循环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纳凉亭(1)、进水管(2)、滤网板(3)、转杆(4)、蓄水箱(5)、防护框(6)、导向架(7)、气缸(8)、齿条杆(9)、喷水管(10)、喷头(100)、球阀(11)、直齿轮(12)和U型架(120),纳凉亭(1)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开有便于收集雨水的进水槽(20),进水槽(20)内下部均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内均转动式设有滤网板(3),滤网板(3)外侧均连接有转杆(4),转杆(4)均与纳凉亭(1)转动式相连,纳凉亭(1)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箱(5),蓄水箱(5)用于收集雨水,进水管(2)均与相近的蓄水箱(5)相通,蓄水箱(5)外侧均设有防护框(6),防护框(6)内均设有导向架(7),防护框(6)内下部均安装有气缸(8),气缸(8)伸缩杆上均连接有齿条杆(9),齿条杆(9)均与相近的导向架(7)滑动式相连,防护框(6)上均连接有喷水管(10),喷水管(10)外端均连接有能够喷出过滤后的雨水的喷头(100),喷水管(10)内端均转动式设有球阀(11),防护框(6)内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锐杰李瑞涌曾岳洋吴锐军吴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