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模板的装配式UHPC
‑
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模板的装配式UHPC
‑
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节能环保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螺旋箍筋浆锚搭接连接和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但这些连接均难以达到“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要求,甚至成为结构薄弱点。
[0003]另一方面,既有建筑物的改造、拆除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固废,据统计,2020年我国废弃混凝土产量超过30亿吨,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由建筑固废和工业固废制成的再生骨料应运而生。研究发现这些再生骨料具有很高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吸收水分,而在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及时补充毛细孔内水分,称为内养护效应。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使得混凝土的自干燥、自收缩、基本徐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模板的装配式UHPC
‑
再生混凝土叠合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制作钢节点:按照尺寸设计制作若干短内钢管(1)、若干长外钢管(2)、若干长内钢管(3)、若干短外钢管(4)和若干环向肋(5),将短内钢管(1)、长外钢管(2)和环向肋(5)焊接成钢节点上部,将长内钢管(3)、短外钢管(4)和环向肋(5)焊接成钢节点下部;(2)预制UHPC外壳:按照设计将若干纵向钢筋(6)和若干箍筋(7)绑扎或点焊为钢筋笼,钢节点上部和钢节点下部分别焊接在钢筋笼两端,其中纵向钢筋(6)的端部与环向肋(5)焊接,纵向钢筋(6)的外表面与内钢管内表面焊接,箍筋(7)上表面与内钢管截面焊接,按照设计厚度在钢筋笼位置浇筑UHPC外壳(8),并养护至设计强度;(3)连接钢节点:将预制的若干叠合柱运输到施工现场,将叠合柱的钢节点上部插入钢节点下部,通过调整角度使短内钢管(1)与长内钢管(3)相接触,使长外钢管(2)与短外钢管(4)的凹凸形相互咬合,并在凹凸形咬合处焊接连接;(4)浇筑再生混凝土芯:在UHPC外壳内密实浇筑再生混凝土芯(9),等待再生混凝土芯(9)达到设计强度后,继续进行下一步工序。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免模板的装配式UHPC
‑
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短内钢管(1)、长外钢管(2)、长内钢管(3)、短外钢管(4)、若干环向肋(5)、若干纵向钢筋(6)、若干箍筋(7)、UHPC外壳(8)和再生混凝土芯(9);所述短内钢管(1)外表面紧贴长外钢管(2)内表面,环向肋(5)位于短内钢管(1)内表面,三者焊接组成钢节点上部;长内钢管(3)外表面紧贴短外钢管(4)内表面,环向肋(5)位于长内钢管(3)内表面,三者焊接组成钢节点下部;若干纵向钢筋(6)和若干箍筋(7)绑扎或点焊为钢筋笼,钢节点上部和钢节点下部分别焊接在钢筋笼两端,UHPC外壳(8)位于钢筋笼位置,再生混凝土芯(9)位于UHPC外壳(8)、短内钢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悦,陈学鹏,张欢,王玉银,杨华,赵木子,高文昌,刘昌永,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