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的检查坑。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车辆配套的车辆段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车辆段内设有检查坑,类别有侧壁式检查坑、立柱式检查坑。立柱式检查坑由钢轨、扣件、立柱等结构组成,用于车辆的停放与检修。
[0003]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车辆段内检查坑的立柱多数仍采用现浇混凝土形式。浇筑过程中存在立柱数量多,支模工期长,施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其次由于现浇立柱顶面标高较难控制,当第一次浇筑不达标时需要进行二次浇筑,施工精度不高,造成轨道难以精确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现浇立柱施工强度大、效率低且精度差导致轨道难以安装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6]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包括预制而成的底座和立柱; >[0007]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而成的底座和立柱;所述底座包括一上基面,所述上基面上表面设置有柱状部;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底座于基坑中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立柱置于底座的上基面上且二者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内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柱状部适配;所述立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立柱与轨道连接的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一端外露于底座的下部、另一端内置于柱状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基面与立柱的底面适配,所述柱状部位于基面的中心,所述腔体位于立柱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坑预制减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面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坑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万力,宣淦清,苟青松,汪占龙,许聪,肖咏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