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装置及减震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745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涉及减震的技术领域,包括减震底座和用于盖设减震底座的减震盖板;在减震底座与减震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组件;减震底座与减震盖板之间形成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空腔。减震装置主要包括减震底座和减震盖板,为了达到减震的目的,因此在减震底座和减震盖板之间设置减震组件,在受到力的冲击时,通过减震组件进行受力缓冲,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该减震组件还具有封闭的作用,使其减震底座与减震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减震空腔,当受到冲击时,不仅可以通过减震组件来进行一定的缓冲,还可以通过减震空腔内压缩空气来进行一定的缓冲,通过减震组件和减震空腔协同作用,共同缓冲外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好的减震效果。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装置及减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装置以及减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支架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架的适用范围广泛,车载支架或手机支架为其支架中的一种,现有的车载支架更多是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便于人们操作,比如安装在车上,夹持手机,便于人们导航,或者夹持运动相机便于摄影等,不管是用于车载上还是手持或者其他方式,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进而影响其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用以实现减震的技术效果;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支架,结合减震装置,实现支架减震。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减震底座和用于盖设所述减震底座的减震盖板;
[0006]在所述减震底座与所述减震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组件;
[0007]所述减震底座与所述减震盖板之间形成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空腔。
[000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减震底部边缘处贴合的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上设有帽体,所述缓冲垫圈与所述帽体顶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减震盖板套设于所述凹槽内。
[000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帽体包括帽顶部和帽柱,所述帽柱与所述缓冲垫圈连接,所述帽顶部与所述缓冲垫圈形成凹槽,所述减震盖板套设于帽柱上,且置于凹槽内。
[00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帽体设有穿孔,所述缓冲垫圈设有通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减震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依次插入穿孔、通孔和安装孔。
[00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圈、所述帽顶部和帽柱的厚度相同。
[00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盖板上设有套设孔,以使所述减震盖板套设于所述凹槽内。
[00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底座内壁还设有与所述帽体对应的空槽。
[00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包括架板和所述的减震装置,所述架板的一端面连接减震装置,所述架板的另一端面设有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爪。
[00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架板的一端还设有安装耳。
[00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盖板的自由端部还连接有转接球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减震装置主要包括减震底座和减震盖板,该减震盖板能够盖住减震组件,为了达到减震的目的,因此在减震底座和减震盖板之间设置减震组件,在受到力的冲击时,通过减震组件进行受力缓冲,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除此之外,该减震组件还具有封闭的作用,使其减震底座与减震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减震空腔,当受到冲击时,不仅可以通过减震组件来进行一定的缓冲,还可以通过减震空腔内压缩空气来进行一定的缓冲,通过减震组件和减震空腔协同作用,共同缓冲外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减震支架,通过设置有减震装置,在减震组件和减震空腔工作协作的情况下,对夹持的电子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缓冲,从而减少电子产品在行驶过程中晃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支架的俯视图;
[0023]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组件的正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组件的侧视图;
[0029]图标:
[0030]100

减震装置,10

减震底座,11

空槽,20

减震盖板,21

套设孔,30

减震组件,31

缓冲垫圈,32

帽体,321

帽顶部,322

帽柱, 33

连接件,40

减震空腔,50

架板,51

夹持爪,52

安装耳,53

转接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实施例1:
[0034]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100,主要用于实现减震,该减震装置100 可以适用车载支架上或者是其他的物体上,起到减震的目的。
[0035]该减震装置100主要包括减震底座10和减震盖板20,该减震盖板20能够盖住减震
底座10,为了达到减震的目的,因此在减震底座10和减震盖板 20之间设置减震组件30,在受到力的冲击时,通过减震组件30进行受力缓冲,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除此之外,该减震组件30还具有封闭的作用,使其减震底座10与减震盖板20之间形成一个减震空腔40,当受到冲击时,不仅可以通过减震组件30来进行一定的缓冲,还可以通过减震空腔40内压缩空气来进行一定的缓冲,通过减震组件30和减震空腔40协同作用,共同缓冲外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0036]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减震组件30,如图6~8中所示,该减震组件30只是其中所展示出的一种,并不局限于这种,该减震组件30包括与减震底部边缘处贴合的缓冲垫圈31,该缓冲垫圈31上设有帽体32,该缓冲垫圈31与帽体 32之间形成安装凹槽,并能将减震盖板20套设于凹槽内,具体是在减震盖板 20上开设套设孔21。
[0037]在此进一步说明,该减震组件30与减震底座10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连接件33进行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不局限于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连接件33的方式连接,该连接件33可以是螺栓等,如图1~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座和用于盖设所述减震底座的减震盖板;在所述减震底座与所述减震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底座与所述减震盖板之间形成用于缓冲受力的减震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减震底部边缘处贴合的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上设有帽体,所述缓冲垫圈与所述帽体顶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减震盖板套设于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帽顶部和帽柱,所述帽柱与所述缓冲垫圈连接,所述帽顶部与所述缓冲垫圈形成凹槽,所述减震盖板套设于帽柱上,且置于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圈、所述帽顶部和帽柱的厚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凯王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五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