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酵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和右壁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塔体内靠近电机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管,且气管底部连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阵列的出气嘴,所述进风口底端与气管连通设置,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底部传动连接有转杆,且气管位于转杆的前侧,所述转杆靠近出气嘴的下侧和底端均分别套设有筛盘a和筛盘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筛盘a和筛盘b,由于筛盘a与筛盘b的轮廓匹配设计,可使筛盘a错位设置在筛盘b的外侧,且固定在转杆上,该设计相较于现有方式,充分利用塔体内空间,保证单次加工的储物量。保证单次加工的储物量。保证单次加工的储物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塔
,具体为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是形成红茶质量的最关键工序,其关键在于控制发酵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氧气量,传统使用的发酵工具有发酵筐、木桶、洁净地面堆放等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和人工雾化水的加湿方式进行,人工雾化水或蒸汽加湿方式,很难解决加湿过程中的均匀性和有效控制茶叶的湿度,且受环境影响太大,从而影响发酵叶的品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0003]经检索(申请号:CN201620495895.5),可得知,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顶部为防水层,塔体内底部为水箱,所述防水层和水箱之间为茶叶发酵腔,在茶叶发酵腔内设有互相平行的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所述上固定杆与防水层底面贴合,下固定杆位于水箱上方,下固定杆两端固定在塔体内壁上,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之间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下端与下固定杆转动连接,在防水层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茶叶发酵腔内并与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本装置通过将筛盘固定在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旋转轴上,并在水箱上方设置风室和风盘,保证茶叶发酵腔内不同层面上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相同,进而保证发酵效率一致,进而保证了整体加工时茶叶的质量。
[000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装置采用多组错位设置的筛盘储存茶叶,虽然起到了茶叶与气体充分接触,但是其筛盘下侧无法装配筛盘,过少数量的筛盘错位设置,致使筛盘之间存有过大间隙,未充分利用塔体内空间,反而影响单次发酵的储货量,且该装置的筛盘为一体式设置,在后期维护时,只能在塔体内进行清理作业,存在清理操作不便,极易产生清理效果不理想状况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包括塔体;
[0007]所述塔体顶部和右壁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塔体内靠近电机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管,且气管底部连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阵列的出气嘴,所述进风口底端与气管连通设置,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底部传动连接有转杆,且气管位于转杆的前侧,所述转杆靠近出气嘴的下侧和底端均分别套设有筛盘a和筛盘b,所述筛盘a和筛盘b内开设有储料槽,且筛盘a和筛盘b底壁均为滤网,所述筛盘a和筛盘b内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内插接有内杆,所述内杆内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内杆靠近挡块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挡块内侧固定安装有六棱杆,所述转杆靠近六棱杆的内侧开设有卡孔,且六棱杆卡位于在同侧的卡孔内,所述塔体右壁顶部开
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放置有门体,且门体通过阻尼铰链与塔体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挡块和套杆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外端均设置有螺纹管接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六棱杆的外形与卡孔轮廓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筛盘a与塔体内壁间距为1c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通过设置有筛盘a和筛盘b,由于筛盘a与筛盘b的轮廓匹配设计,可使筛盘a错位设置在筛盘b的外侧,且固定在转杆上,该设计相较于现有方式,充分利用塔体内空间,保证单次加工的储物量。
[0014]2.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通过设置有弹簧和六棱杆,每当清理筛盘a和筛盘b时,可通过手动外移挡块,使六棱杆与卡孔分离,可对筛盘拆卸清理,可拆式设计便于工作人员清理作业,且保证清理的完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的整体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的筛盘a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的筛盘b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塔体;2、筛盘a;3、筛盘b;4、电机;5、进风口;6、气管;7、出气嘴;8、门体;9、出风口;10、转杆;11、储料槽;12、套杆;13、滤网;14、内杆;15、弹簧;16、卡孔;17、六棱杆;18、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包括塔体1;
[0023]所述塔体1顶部和右壁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9,所述塔体1内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塔体1内靠近电机4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管6,且气管6底部连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阵列的出气嘴7,所述进风口5底端与气管6连通设置,所述电机4的传动轴底部传动连接有转杆10,且气管6位于转杆10的前侧,所述转杆10靠近出气嘴7的下侧和底端均分别套设有筛盘a2和筛盘b3,所述筛盘a2和筛盘b3内开设有储料槽11,且筛盘a2和筛盘b3底壁均为滤网13,所述筛盘a2和筛盘b3内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杆12,所述套杆12内插接有内杆14,所述内杆14内端固定安装有挡块18,所述内杆14靠近挡块18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5,所述挡块18内侧固定安装有六棱杆17,所述转杆10靠近六棱杆17的内侧
开设有卡孔16,且六棱杆17卡位于在同侧的卡孔16内,所述塔体1右壁顶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放置有门体8,且门体8通过阻尼铰链与塔体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筛盘a2和筛盘b3,由于筛盘a2与筛盘b3的轮廓匹配设计,可使筛盘a2错位设置在筛盘b3的外侧,且固定在转杆10上,同时筛盘a2位于筛盘b3的下侧,用于储载筛盘b3转动产生的下落茶叶,起到防散洒作用,该设计相较于现有方式,充分利用塔体1内空间,保证单次加工的储物量,通过设置有弹簧15和六棱杆17,每当清理筛盘a2和筛盘b3时,可通过手动外移挡块18,使六棱杆17与卡孔16分离,可对筛盘拆卸清理,可拆式设计便于工作人员清理作业,且保证清理的完全,同时弹簧15的设置,可给予挡块18和六棱杆17作用力,且转杆10为慢速转动,保证六棱杆17卡位的稳定。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弹簧15两端分别与挡块18和套杆12固定连接,用于弹簧15两端的定位,以免弹簧15出现脱落状况。
[0025]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风红茶茶叶发酵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顶部和右壁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9),所述塔体(1)内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塔体(1)内靠近电机(4)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管(6),且气管(6)底部连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阵列的出气嘴(7),所述进风口(5)底端与气管(6)连通设置,所述电机(4)的传动轴底部传动连接有转杆(10),且气管(6)位于转杆(10)的前侧,所述转杆(10)靠近出气嘴(7)的下侧和底端均分别套设有筛盘a(2)和筛盘b(3),所述筛盘a(2)和筛盘b(3)内开设有储料槽(11),且筛盘a(2)和筛盘b(3)底壁均为滤网(13),所述筛盘a(2)和筛盘b(3)内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杆(12),所述套杆(12)内插接有内杆(14),所述内杆(14)内端固定安装有挡块(18),所述内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临沧振华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