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68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CCD视觉仪,同时在壳体内还设有红光发射器,所述的红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CCD视觉仪的定位光路相交。同时所述的红光发射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通槽内,且红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滑轨组成滑动副,且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的第一齿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上连接有整体在壳体外的第一旋钮。这种调解装置,通过红光发射器以及辅助齿轮齿条以及相关附属部件的配合,形成可调节的光照辅助,从而提高定位效果。从而提高定位效果。从而提高定位效果。

CCD visual positioning adju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CCD视觉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CD视觉装置,是一种利用机器视觉辅助自动化加工的装置,其通过机器视觉形成对工件加工位置搜寻、定位、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工件的材质的不同,CCD视觉装置的识别效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如何快速的辅助CCD视觉装置确定大致的观察点,并避免反复调校,也是行业内一直待未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避免材质影响,调节方便,并快速锁定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
[0004]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CCD视觉仪,同时在壳体内还设有红光发射器,所述的红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CCD视觉仪的定位光路相交。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增加确定光谱的辅助光源,从而提高CCD视觉仪的识别效果。
[000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红光发射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通槽内,且红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滑轨组成滑动副,且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的第一齿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上连接有整体在壳体外的第一旋钮。通过齿轮齿条以及相关附属部件的配合,形成红光发射器的位置调节装置,从而控制红光发射器的照射位置。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标,所述的第一定位标的顶端穿过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标识槽暴露在壳体外,所述的第一定位销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第一锁紧螺栓位置配合的通孔。通过定位标能在壳体为有效确定红光发射器的调节位置,并在确定有效位置后通过锁紧螺栓快速锁定。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CCD视觉仪设置在壳体内的扇形摆动板上,所述的摆动板的一端铰链连接中摆动销轴上,摆动板的圆弧端上设有扇形齿,且在摆动板上靠近扇形齿的位置上设有与扇形齿同心的圆弧槽,圆弧槽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的扇形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双联齿轮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二齿轮传动配合,在第二齿轮连接有整体在壳体外的第二旋钮。通过摆动板的摆动,控制CCD视觉仪的识别角度,从而能尽快的帮助CCD视觉仪定位。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CCD视觉仪上设有第二定位标,所述的第二定位标的顶端穿过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标识槽暴露在壳体外,所述的第二定位销以及摆动销轴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第二锁紧螺栓位置配合的通孔。通过定位标能在壳体为有效确定CCD视觉仪的调节角度,并在确定有效角度后通过锁紧螺栓快速锁定。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标定针组件,所述的标定针组件前部为能伸出到壳体外标定针,标定针组件的末端与行程开关的触发端接触。所述标定针组件包括标定针、第二滑块、第二滑轨、第二齿条和第三定位销组成,所述的第二滑轨固定在壳体内,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与之形成滑动副,标定针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滑块上,且在第二连接块上固定连接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配合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三定位销,所述的第二齿条的末端与行程开关的触发端接触,同时第二齿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三齿轮啮合,在第三齿轮连接有整体在壳体外的第三旋钮。所述的第三定位销上设有第三锁紧螺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第三锁紧螺栓位置配合的通孔。通过标定针组件,能进一步确定了CCD视觉仪的定位位置,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10]本技术所设计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通过增加辅助光源,有效提高了CCD视觉仪的定位成功率和有效性,同时还给辅助光源、CCD 视觉仪以及标定针配备了调节机构,使得前述部件能快速的相互配合使用,并在调节完成后有效锁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调节迅速方便,识别快速准确,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1立体图。
[0012]图2是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4]实施例1。
[0015]本实施例描述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CCD视觉仪2,同时在壳体1内还设有红光发射器3,所述的红光发射器3的发射光路与CCD视觉仪2的定位光路相交。
[0016]其中所述的红光发射器3设置在壳体1内的升降通槽4内,且红光发射器3通过第一连接块5固定在第一滑块6上,第一滑块6与设置在壳体 1内的第一滑轨7组成滑动副,且第一滑块6上固定有第一齿条8,第一齿条8上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定位销10,所述的第一齿条8与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上连接有整体在壳体1外的第一旋钮12。所述的第一连接块5上设有第一定位标13,所述的第一定位标13的顶端穿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标识槽14暴露在壳体1外,所述的第一定位销1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15,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第一锁紧螺栓15位置配合的通孔。
[0017]所述的CCD视觉仪2设置在壳体1内的扇形摆动板16上,所述的摆动板16的一端铰链连接中摆动销轴17上,摆动板16的圆弧端上设有扇形齿18,且在摆动板16上靠近扇形齿18的位置上设有与扇形齿18同心的圆弧槽20,圆弧槽20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二定位销19,所述的扇形齿18通过设置在壳体1内的双联齿轮21与固定在壳体1内的第二齿轮传动配合,在第二齿轮连接有整体在壳体1外的第二旋钮23。所述的CCD视觉仪2上设有第二定位标24,所述的第二定位标24的顶端穿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二标识槽34暴露在壳体1外,
所述的第二定位销 19以及摆动销轴17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栓25,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第二锁紧螺栓25位置配合的通孔。
[0018]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标定针组件,所述的标定针组件前部为能伸出到壳体1外标定针26,标定针组件的末端与行程开关27的触发端接触。所述标定针组件包括标定针26、第二滑块28、第二滑轨29、第二齿条30 和第三定位销31组成,所述的第二滑轨29固定在壳体1内,第二滑块 28设置在第二滑轨29上与之形成滑动副,标定针26通过第二连接块32 固定在第二滑块28上,且在第二连接块32上固定连接第二齿条30,第二齿条30上设有第二滑槽33,第二滑槽33内配合固定在壳体1内的第三定位销31,所述的第二齿条30的末端与行程开关27的触发端接触,同时第二齿条30与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三齿轮啮合,在第三齿轮连接有整体在壳体1外的第三旋钮11。所述的第三定位销31上设有第三锁紧螺栓22,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第三锁紧螺栓22位置配合的通孔。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CCD视觉仪,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还设有红光发射器,所述的红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CCD视觉仪的定位光路相交;所述的红光发射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通槽内,且红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滑轨组成滑动副,且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的第一齿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上连接有整体在壳体外的第一旋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标,所述的第一定位标的顶端穿过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标识槽暴露在壳体外,所述的第一定位销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第一锁紧螺栓位置配合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D视觉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CCD视觉仪设置在壳体内的扇形摆动板上,所述的摆动板的一端铰链连接中摆动销轴上,摆动板的圆弧端上设有扇形齿,且在摆动板上靠近扇形齿的位置上设有与扇形齿同心的圆弧槽,圆弧槽内配合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的扇形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双联齿轮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二齿轮传动配合,在第二齿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刚范胜利吕隆斐刘思彤瞿波程荣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视达焊接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