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杯洗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66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杯盘,所述反应杯搁置在置杯孔内;反应杯底部开设排液口设置滤膜;当所述反应杯移至操作台的排液工位时,所述排液机构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排出。避免了试验过程中污染物携带以及减少了tip头损耗,提高了反应杯的洗涤效率。提高了反应杯的洗涤效率。提高了反应杯的洗涤效率。

Cuvette wash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杯洗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式发光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管式发光试验分析过程中,将稀释之后的样本与微球试剂(微球为磁性微球)在反应杯内混合,形成混合液;样本在试剂内反应,反应物质附着在微球载体上,反应完成之后,需要对反应杯进行洗涤,洗涤的目的在于将微球以外的液体进行移除,然后注入洗涤液对微球进行多次清洗,微球清洗完毕之后注入另一种试剂来进行化学发光测试,磁性微球上的反应物质附着的越多,发出的光就越亮。
[0003]现有的管式发光对反应杯的洗涤工艺主要是采用“磁铁+钢针”的方式,即用磁铁吸住反应物质(比如吸到反应杯的边上),然后用钢针移除液体,或者一次性tip头移除液体。
[0004]以往这种反应杯的洗涤用到钢针,容易造成对钢针的污染;所谓钢针污染是指:钢针在一个反应杯中使用(吸取液体)之后需要进行清洗,清洗干净之后才能进行下次使用,但很多时候钢针都不能完完全全的清洗干净,多多少少还是会带有污染物,从而钢针会将污染物带到下一个反应杯中,造成对后续反应杯的污染;而如果使用一次性tip头,微球的反复清洗对一次性tip头消耗量会比较大,存在tip头损耗大的问题。
[0005]并且,由于以往的反应杯只有一个杯口,液体的移除和洗涤液的加注都是在杯口进行,造成整个反应杯的洗涤工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造成洗涤效率低下。
[0006]因此,综上所述,现有的管式发光系统中,对于反应杯的洗涤工艺存在易携带污染、tip头损耗大以及反应杯的洗涤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解决现有反应杯洗涤易携带污染、tip头损耗大以及反应杯的洗涤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
[0010]提供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包括
[0011]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杯盘,所述杯盘在操作台上做移动设置;所述杯盘上开设多个置杯孔,所述反应杯搁置在置杯孔内;
[0012]反应杯,所述反应杯上端开设进液口,底部开设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滤膜,所述排液口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适于支撑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
[0013]排液机构,当所述反应杯移至操作台的排液工位时,所述排液机构与反应杯底部的排液口密封连接,并对排液口提供负压,以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排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排液机构包括负压泵、排液管、挡板以及推拉式电磁铁;
[0015]所述排液管位于杯盘下方,并在操作台的排液工位做竖直设置,所述排液管下端
出口与负压泵连接,所述排液管上端进口适于与反应杯的排液口形成密封配合;
[0016]所述推拉式电磁铁的推拉杆连接排液管,适于带动排液管做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排液管与移至排液工位的反应杯排液口相配合;
[0017]所述挡板位于杯盘上方并做固定设置,适于阻挡位于排液工位的反应杯向上移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包括软管和硬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负压泵,所述软管另一端连接硬管,所述硬管做竖直设置并与推拉式电磁铁的推拉杆连接,所述硬管上端适于与反应杯排液口配合。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液加注机构;
[0020]所述清洗液加注机构包括加液支架和加液管,所述加液管设置在加液支架上,并且加液管的出口朝下设置;所述挡板上开设避让孔,所述加液管内的清洗液适于穿过挡板上的避让孔注入反应杯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加注机构还包括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与加液支架连接、以带动加液管做水平移动。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体底部固定设置滤膜,所述杯座固定设置在杯体底座,所述滤膜夹持于杯体与杯座之间,所述杯座上开设多个过液孔。
[0023]进一步的,所述硬管上端口形成锥形导入孔,所述锥形导入孔下方开设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适于与反应杯的排液口形成密封配合。
[0024]第二方面:
[0025]提供一种反应杯洗涤方法,采用上述的反应杯洗涤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S01,反应杯内装有样本与微球试剂的混合液,反应杯随杯盘在操作台上做移动;
[0027]反应杯移动至排液工位时,此时,反应杯位于挡板下方;
[0028]步骤S02,推拉式电磁铁带动硬管向上移动,直至硬管上端与反应杯底部的排液口形成密封配合,然后负压泵工作,将反应杯内的混合液移除,滤膜将混合液内的微球筛留在反应杯内;
[0029]步骤S03,然后通过加液管向反应杯内加注清洗液,通过清洗液对微球进行清洗,对微球清洗之后,负压泵将清洗液移除,反复多次,直至将微球清洗干净。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以及反应杯洗涤方法,反应杯内的液体从底部移除,并且移除的过程中经滤膜过滤,将微球筛留在反应杯内,对反应杯的洗涤无需借助钢针或者一次性tip头,避免了试验过程中污染物携带以及减少了tip头损耗,提高了反应杯的洗涤效率。
[0032]采用本技术的反应杯洗涤方法,微球试剂可以选用非磁性微球,反应物质附着在微球上之后,可以通过“负压+滤膜”的方式将反应杯内的液体移除,不再采用以往的“磁铁+钢针”的方式,使反应杯的洗涤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是反应杯洗涤机构(带杯盘)示意图;
[0035]图2是反应杯洗涤机构(不带杯盘)示意图;
[0036]图3是硬管示意图;
[0037]图4是反应杯示意图;
[0038]其中,1、杯盘;
[0039]2、反应杯,21、杯体,22、杯座,23、滤膜;
[0040]3、排液机构,31、负压泵,32、硬管,321、锥形导入孔,322、环形安装槽,33、软管,34、挡板,341、避让孔;
[0041]4、清洗液加注机构,41、加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43]实施例一
[004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杯盘1,所述杯盘1在操作台上做移动设置;所述杯盘1上开设多个置杯孔,所述反应杯2搁置在置杯孔内;
[0045]反应杯2,所述反应杯2上端开设进液口,底部开设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滤膜23,所述排液口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23适于支撑反应杯2内的样本反应液;
[0046]排液机构3,当所述反应杯2移至操作台的排液工位时,所述排液机构3与反应杯2底部的排液口密封连接,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杯洗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杯盘,所述杯盘在操作台上做移动设置;所述杯盘上开设多个置杯孔,所述反应杯搁置在置杯孔内;反应杯,所述反应杯上端开设进液口,底部开设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滤膜,所述排液口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适于支撑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排液机构,当所述反应杯移至操作台的排液工位时,所述排液机构与反应杯底部的排液口密封连接,并对排液口提供负压,以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洗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液机构包括负压泵、排液管、挡板以及推拉式电磁铁;所述排液管位于杯盘下方,并在操作台的排液工位做竖直设置,所述排液管下端出口与负压泵连接,所述排液管上端进口适于与反应杯的排液口形成密封配合;所述推拉式电磁铁的推拉杆连接排液管,适于带动排液管做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排液管与移至排液工位的反应杯排液口相配合;所述挡板位于杯盘上方并做固定设置,适于阻挡位于排液工位的反应杯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杯洗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液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生良
申请(专利权)人:宙斯生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