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以及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60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将2个机壳闭合时机壳尺寸不会变大,导体元件收纳于机壳内部,使天线性能得到提高。配置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第1机壳内部的单极天线具备:供电侧的元件(11)、开放端侧的元件(12)、谐振电路(13)。折叠时,与配置在第2机壳内部的含有金属的电子零件(10)靠近的开放端侧的元件(12)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不与电子零件(10)靠近的开放端侧的元件(12)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2个机壳的双机壳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特别涉及当 其2个机壳闭合时也可得到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以及该便 携式无线电设备用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机壳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为,由板状导体构成的天线连接在 与将第1机壳和第2机壳相对可动地连接的铰链部相反一側的第1机壳内 部的第1电路板的端部上的折叠结构。图10(a)、 (b)是表示此种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构的图示,此处只显 示重要部位。图中的2是配置在第1机壳1内部的第1电路板,该第1电 路板2的端部上连接有由上述板状导体构成的单极天线6。根据此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为了使安装在第1电路板2上的单极天 线6工作而存在有内置于第2机壳3中且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10时,如图 ll(a)、 (b)所示,需要通过将第1机壳1在与铰链5相反一侧的长度方向上 延长而形成靠近单极天线6的周边不存在金属物的空间、实现天线特性。另外,其他的现有双机壳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提出有如下的折叠式便 携无线电设备,即,如图12(a)、 (b)所示,在与将第1机壳1和第2机壳3 可转动地连接的铰链5相反一侧的、第1机壳1内部的第1电路板2的端 部构成单极天线,在其元件中间设有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13。此种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结构如下所述。与第1电路板2的端部 连接的单极天线由元件11和元件12构成,并且在其中间具备截止规定频 率的谐振电路13,构成在每个频带中具有阻抗的天线。即使在此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除了通过图IO以及图11的便携式无 线电设备得到的共振频带外,还增加了共振频带,因此可以实现利用不同 频带的多频带无线通信。但是,若存在有内设于第2机壳中的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10时,需要如图13(a)、 (b)所示在与铰链5相反一侧的长度方向 上延长第l机壳l,形成靠近元件ll、元件12的周边不存在金属的空间, 实现天线特性。图10以及图12所示的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为了使闭合时第2 机壳3内的作为接近物体的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10不与图10中的单极天 线6、图12中的元件11以及元件13靠近而使天线性能降低,需要如图11 以及图13所示地将用于配置元件6、 11、 12的第1机壳1内部空间扩大, 对于要求进一步小型化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而言,进而在第1机壳1内部 设置另一空间会使得第1机壳1的长度变长,并且第1机壳1的长度比第2 机壳3的长度长,由于整体长度增加因而不仅存在便携性缺失的缺点,还 存在设计性能变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当将机壳折叠时 ,无需设置使靠近天线的金属物不存在的空间或无需改变天线位置而能够会使机壳尺寸变大。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该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 天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具备第1机壳;第2机壳;连结部,其 将所述第1机壳和所述第2机壳相对可动地连结;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 第1机壳内部;单极天线,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具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 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其中,所述谐振电路的开放端侧的第2天线元 件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所述谐振电路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側的第2天线元 件的宽度。根据该结构,在2个机壳闭合时,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即使靠近构成 单极天线的板状导体,由于通过改变单极天线的板状导体元件的宽度而能 够确保距离,因此不会有任何不利,能够收纳于机壳内部而不会使机壳尺 寸变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当所述第1机壳和所述第2 机壳处于闭合的状态时,所述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靠近所述单极天线的开 放端一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结构是,在所述单极天线的元件 的中间具有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还可构成为如下结构在被插入的 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的前后,所述单极天线的元件宽度为,机壳闭合 时靠近所述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的一侧的元件宽度小于机壳闭合时不靠近 所述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的 一侧的元件宽度。根据该结构,也可以很容易的应对能够收发多个频率的电波的多频带化。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所述单极天线连接在与所述 连结部相反一側的所述第1电路板的端部上。另外,基于其他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适用于具备电路 板和单极天线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单极天线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具备与 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此处,所述单极天线作为对 应于第1频带的单极天线进行工作,构成所述单极天线的所述谐振电路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侧的第1天线元件作为对应于第2频带的单极天线进行 工作,所述谐振电路的开放端一側的第2天线元件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所 述第1天线元件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当机壳 闭合时,即使机壳内部的电子零件靠近构成天线的导体元件,也能够防止 天线性能降低,另外,构成天线的导体元件可以收纳在机壳内部而不会使 机壳尺寸变大,并可以防止产生由于与包含金属的电子零件靠近而引起的 天线性能降低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结构的图,(a)是 侧视图,(b)是立体图。图2是只将图12中的天线部分放大了的天线元件的结构、以及第1机 壳和第2机壳折叠时、从与铰链相反侧的前端方向观察机壳时的图。图3是图2中的天线元件变细成3mm时的图。图4是图2中的天线元件变细成1.5mm时的图。图5是表示图2~图4天线元件变细以后的天线特性的图表。图6是只将图1中的天线部分放大了的天线元件的结构、以及第1机 壳和第2机壳折叠时、从与铰链相反侧的前端方向观察机壳时的图。 图7是图6中的开放端侧的元件变细成3mm时的图。 图8是图6中的开放端侧的元件变细成1.5mm时的图。 图9是表示图6~图8的元件变细以后的天线特性的图表。 图IO是表示现有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立 体图。图11是表示其他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 是立体图。图12是表示其他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 是立体图。图13是表示其他现有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 是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1机壳2第1电路板3第2机壳4第2电路板5铰链6单极天线7电池部8电路部9显示部10电子零件11天线元件(第12天线元件(第13谐振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图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以及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进行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结构。图1中,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包括配置在第1机壳1内部的第1电路 板2、配置在第2机壳3内部的第2电路板4、铰链(连结部)5、由配置在第 1机壳1中的元件11以及元件12构成的单极天线、电池部7、电路部8、 配置在第2机壳3内部的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9、以及包含金属的 电子零件io,第1电路板2和第2电路板4由通过铰链5内的挠性基板或 同轴电缆连接,另外,包含第1电路板2的第1机壳1和包含第2电路板4 的第2机壳3由铰链5可转动地连接,由此构成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在图1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与图12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相同,在 第1电路板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其具备:    电路板;    单极天线,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具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截止规定频率的谐振电路,其中,    所述单极天线作为与第1频带对应的单极天线进行工作,    构成所述单极天线的所述谐振电路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侧的第1天线元件作为与第2频带对应的单极天线进行工作,    所述谐振电路的开放端侧的第2天线元件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所述第1天线元件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英夫青木贵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