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44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包括定位件、外延架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在外延架的内部呈网兜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需要更换或修复破损的防护网时,将外延架在定位件的上表面由建筑物的外侧拖回室内,过程中防护网移动稳定不会产生较大波动,防护网内兜住的残余坠落物在拖动过程中也不会二次掉落,防护网由压框固定在垫框的上表面,在取下压框与垫框之间固定的螺栓后即可将防护网取出更换,完毕后将压框覆盖防护网安装在垫框的上侧,此时将外延架推出即可使装置继续发挥防护效果。装置继续发挥防护效果。装置继续发挥防护效果。

A protective safety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
[0003]建筑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建筑施工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应用材料、力学、结构、工艺等理论解决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一施工过程是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上进行着多工种工人操作,成百上千种材料的供应、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因此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措施和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方能圆满完成这个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具有较大经济性的过程,在施工中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处处考虑其经济效益,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工程质量、安全(包括环境保护)进度和成本。
[0004]对于高层建筑,在建筑物楼体的筑造过程中,楼体高度随施工进展不断升高,楼层中可能产生的掉落物的初始高度也在不断变高,掉落物包括施工工具和材料,对建筑物周边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通常在建筑物的外围多处设置防护网,对掉落物进行拦截。/>[0005]建筑物的建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外侧设置的防护网受环境和掉落物影响会逐渐破损,破损的防护网修复或更换均较为繁琐,且人工维护时还需在建筑物外侧作业,产生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包括定位件、外延架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在外延架的内部呈网兜状;
[0008]所述定位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外延架,所述外延架的内部卡接有防护网,所述外延架分为垫框和压框,所述垫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垫框通过滑条滑动连接在定位件的上端,所述垫框的上表面插接有压框,所述垫框和压框之间的间隙中压接有防护网,所述压框的边角处和中部还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框的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件由定位条、加固板、预埋筋和紧固套构成,所述定位条的上表面插接有加固板,所述定位条和加固板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预埋筋尺寸相适配的圆孔,所述预埋筋的一端贯穿定位条和加固板并延伸至加固板的上侧,所述预埋筋的上端螺纹连接有
紧固套,所述紧固套的下端与加固板的上表面抵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定位件靠近外延架的一端均为圆头。
[0011]优选的:所述预埋筋埋设在楼板内的场地不低于预埋筋延伸出楼板表面的长度,所述加固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安装楼板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垫框靠近定位件一侧的边角向下延伸至与定位件下表面平齐处,所述压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半圆形凸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在需要更换或修复破损的防护网时,将外延架在定位件的上表面由建筑物的外侧拖回室内,过程中防护网移动稳定不会产生较大波动,防护网内兜住的残余坠落物在拖动过程中也不会二次掉落,防护网由压框固定在垫框的上表面,在取下压框与垫框之间固定的螺栓后即可将防护网取出更换,完毕后将压框覆盖防护网安装在垫框的上侧,此时将外延架推出即可使装置继续发挥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立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中外延架和防护网的组合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中定位件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压框下表面示意图。
[0019]图中:1、定位件;2、外延架;3、防护网;4、垫框;5、压框;6、滑条;7、定位条;8、加固板;9、预埋筋;10、紧固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图为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包括定位件1、外延架2和防护网3,防护网3在外延架2的内部呈网兜状,能够更好的承接和收集坠落物,避免坠落物溅射;
[0023]定位件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外延架2,外延架2的内部卡接有防护网3,外延架2分为垫框4和压框5,垫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6,垫框4通过滑条6滑动连接在定位件1的上端,垫框4的上表面插接有压框5,垫框4和压框5之间的间隙中压接有防护网3,压框5的边角处和中部还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框4的上端;在需要更换或修复破损的防护网时,将外延架2在定位件1的上表面由建筑物的外侧拖回室内,过程中防护网3移动稳定不会产生较大波动,防护网3内兜住的残余坠落物在拖动过程中也不会二次掉落,避免对防护网的下侧造成影响,防护网3由压框5固定在垫框4的上表面,在取下压框5与垫框4之间固定的螺栓后即可将防护网3取出更换,完毕后将压框5覆盖防护网3安装在垫框4的上侧,此时将外延架2推出
即可使装置继续发挥防护效果。
[0024]如图1

4所示,定位件1由定位条7、加固板8、预埋筋9和紧固套10构成,定位条7的上表面插接有加固板8,定位条7和加固板8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预埋筋9尺寸相适配的圆孔,预埋筋9的一端贯穿定位条7和加固板8并延伸至加固板8的上侧,预埋筋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套10,紧固套10的下端与加固板8的上表面抵接;加固板8在楼板浇筑时埋设与楼板中,定位条7通过加固板8固定在楼板表面,进一步的,再通过加固板8限制定位条7的摆动,加固板8还便于紧固套10使用时对定位条7的固定。
[0025]定位件1的数量为两组,定位件1靠近外延架2的一端均为圆头;两组定位件1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定位件1的一端为圆头能够在外延架2回收时避免边角卡在防护网3的缝隙中,避免对防护网3的结构造成伤害。
[0026]预埋筋9埋设在楼板内的场地不低于预埋筋9延伸出楼板表面的长度,加固板8的两端通过螺钉安装楼板表面;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7]垫框4靠近定位件1一侧的边角向下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包括定位件(1)、外延架(2)和防护网(3),所述防护网(3)在外延架(2)的内部呈网兜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外延架(2),所述外延架(2)的内部卡接有防护网(3),所述外延架(2)分为垫框(4)和压框(5),所述垫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6),所述垫框(4)通过滑条(6)滑动连接在定位件(1)的上端,所述垫框(4)的上表面插接有压框(5),所述垫框(4)和压框(5)之间的间隙中压接有防护网(3),所述压框(5)的边角处和中部还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框(4)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由定位条(7)、加固板(8)、预埋筋(9)和紧固套(10)构成,所述定位条(7)的上表面插接有加固板(8),所述定位条(7)和加固板(8)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徐慧杰杜伟仝伟超王磊赵学锋赵稳宋浩然孙景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