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34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包括依次串接的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该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均为竖向设置;所述避震软管的下端和消音器的上端还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空调的经济器和空调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接,构成补气回路;还包括支架;该支架的下端固定在空调底框上;所述消音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缓冲流入压缩机补气口的冷媒,还可将冷媒流向不稳定区域限定在单向阀之后,大大降低了共振发生可能性。同时,通过将消音器、单向阀、避震软管竖向连接为一整体,不仅解决了减震结构悬空而发生共振的问题,而且,还使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在不同的机型中进行安装。同的机型中进行安装。同的机型中进行安装。

A damping structure of air-conditioning compressor air suppl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结构,尤其是一种空调中的减震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解决环保问题,清洁能源的应用正在各行各业普及,煤改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中国北方地区大力推进使用低温空调替代传统锅炉设备用以解决供暖问题,部分低温空调使用补气增焓原理来扩宽机组的运行范围、提升低温时的能效,但是此种技术同时会带来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补气回路震动较大,严重影响了空调结构的可靠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使用的减震方法大都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困难,难以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在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可有效减小压缩机补气回路的振动,提高整机的结构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包括依次串接的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该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均为竖向设置;所述避震软管的下端和消音器的上端还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空调的经济器和空调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接,构成补气回路;还包括支架;该支架的下端固定在空调底框上;所述消音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避震软管的下端通过管夹与所述支架相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的上端通过管夹与所述消音器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框形结构,与所述消音器的长度相适应。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补气回路中的冷媒流向为:经济器

避震软管

单向阀

消音器

压缩机,不仅可缓冲流入压缩机补气口的冷媒,还可将冷媒流向不稳定区域限定在单向阀之后,大大降低了共振发生可能性。同时,通过将消音器、单向阀、避震软管竖向连接为一整体,不仅解决了减震结构悬空而发生共振的问题,而且,还使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在不同的机型中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

经济器;2

单向阀;3

管夹;4

消音器;5

支架;6压缩机;7

避震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
[0015]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包括避震软管7、单向阀2、消音器4和支架5等。
[0016]该避震软管7、单向阀2和消音器4通过连接管依序串联连接,并竖向设置。同时,所述避震软管7的下端和消音器4的上端还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空调的经济器4和空调压缩机6的补气口相连接,构成补气回路,其中的冷媒流向为:经济器

避震软管

单向阀

消音器

压缩机补气口。
[0017]所述支架5为框形结构,其长度与所述消音器4的长度相当。该支架5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空调底框上,其上端为悬空。所述消音器4竖向的固定安装在该支架5上,使所述消音器牢固与空调底框相连,避免冷媒经过时发生震动。
[0018]所述避震软管7的下端通过管夹3与所述支架5相连。同时,所述单向阀2的上端通过管夹3与所述消音器4相连。从而,将所述避震软管7、单向阀2和消音器4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组件化和小型化,不仅使所述单向阀和避震软管得到稳固的安装,避免了冷媒通过时发生震动,而且,还减小了其体积,更加方便安装。
[0019]优选的,所述消音器可选用三花钢消音器,其规格为ID16.2。所述单向阀可选用桃花牌DXF

41A单向阀。所述避震软管可选用VAF

058

16的波纹软管。所述连接管为铜管。
[0020]本技术通过将消音器靠近压缩机放置,并将单向阀设置在消音器之前,不仅可缓冲流入压缩机补气口的冷媒,还可将冷媒流向不稳定区域限定在单向阀之后,大大降低了共振发生可能性。再有,因经济器提供的气态冷媒流量和速度均不稳定,因而,在经济器之后设置了避震软管,可减轻气流脉动,降低单向阀之前的管路发生共振的可能。由此,通过对避震软管、单向阀、消音器的组合运用,有效防止了补气回路中的冷媒冲击铜管或零部件导致的共振现象发生。而且,本技术通过两个管夹,将消音器、单向阀、避震软管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组件化和小型化,有效提高了适用性,可方便衍生机型或相似机型采用,有利于推广。
[0021]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压缩机补气回路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依次串接的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该避震软管、单向阀和消音器均为竖向设置;所述避震软管的下端和消音器的上端还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空调的经济器和空调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接,构成补气回路;还包括支架;该支架的下端固定在空调底框上;所述消音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杨亚华梅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