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23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合循环热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包括排汽装置和空冷岛,排汽装置通过低压缸排汽管路与空冷岛相连接,排汽装置连接有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上的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与热网疏水母管并联后一路连接至余热锅炉,另一路连接至排汽装置;热网疏水母管与排汽装置之间连接有热网回水管路;热网回水管路设置在热网疏水母管与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汇合之前;热网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手动阀门、电动调节阀门和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冬季背压运行时空冷岛翅片管束温度较低且受热不均及无法调节热网疏水温度的问题;整体联合循环热量利用率较高,同时可以提高机组可靠性。以提高机组可靠性。以提高机组可靠性。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ombined cycle thermoelectric units under back pressure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联合循环热电机组
,具体为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在背压运行期间,机组低压缸通过SSS离合器与高中压缸解列,但是由于阀门内漏等多种原因,排汽装置仍有蒸汽进入,为了维持机组真空,空冷岛在背压运行期间仍必须保留一列运行。在冬季大风天气时,空冷由于进气量较少运行空冷翅片管受热不均匀极易发生部分冻裂情况。现阶段联合循环热电机组背压模式下空冷防冻措施为将高品质蒸汽排向排汽装置,增大空冷进汽量来执行防冻措施。联合循环机组背压运行模式下低压缸进汽量较低凝结水前置泵出口流量无法满足凝结水前置泵最小流量129t/h要求,需开启前置泵再循环回路,增大前置泵流量,防止发生汽蚀。热网疏水母管连接至凝结水前置泵出口,热网疏水温度约66℃,前置泵出口水温约37℃,热网疏水与前置泵出口供水掺混后温度仍然将近65℃(热网疏水流量较大)。热网疏水在当前工况下的温度高于排汽装置背压下的饱和温度,产生的热蒸汽排至空冷岛,能缓解空冷岛防寒防冻压力。当热网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热网疏水与前置泵出口供水掺混后温度将快速升高,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以调节空冷进汽量及调节热网疏水的温度。解决现有设计存在的冬季背压运行时空冷翅片管束进汽量较低时空冷岛翅片管束温度较低且受热不均及无法调节热网疏水温度的问题。/>[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包括排汽装置和空冷岛,所述排汽装置通过低压缸排汽管路与空冷岛相连接,空冷岛通过空冷凝结水管路与排汽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汽装置连接有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所述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前置泵;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与热网疏水母管并联后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余热锅炉,第一管路通过分支管路连接至排汽装置;热网疏水母管与排汽装置之间连接有热网回水管路;所述热网回水管路设置在热网疏水母管与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汇合之前;所述热网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手动阀门、电动调节阀门和流量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有除铁过滤器、凝结水泵和轴封加热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热网疏水母管设置有热网疏水泵。
[000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09]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管道进行改造,在热网疏水母管与凝结水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汇合之前增加一路去排汽装置的管道,同时在管道上增设一个手动门、一个电动调门、
一个流量计。通过电动调门来调节热网疏水通向排气装置的流量。在联合循环热电机组背压模式运行空冷岛空冷翅片管束进汽量较少时为防止空冷翅片管束发生冻裂情况,可以通过调节热网疏水进入排气装置的流量增加空冷进汽量,同时在热网疏水温度较高时,可以调节热网疏水部分去排气装置,使得较低温度的凝结水前置泵出口水与热网疏水混合后进入凝结水系统,降低凝结水温度。
[0010]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在冬季联合循环热电机组背压模式运行时,空冷岛进汽量较少,在环境温度较低且有大风天气时,空冷岛翅片管束温度较低,空冷岛翅片管束受热不均,翅片管束有被冻裂的风险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热网疏水温度较高时对凝结水系统设备的影响,适用于联合循环热电背压空冷机组。整体联合循环热量利用率较高,同时可以提高机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所述调节燃机压气机进气温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为排汽装置;2为空冷岛;3为低压缸排汽管路;4为空冷凝结水管路;5为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6为前置泵,7为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8为热网疏水母管,9为第一管路,10为余热锅炉,11为分支管路,12为热网回水管路,13为手动阀门,14为电动调节阀门,15为流量计,16为除铁过滤器,17为凝结水泵,18为轴封加热器,19为热网疏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包括排汽装置1和空冷岛2,排汽装置1通过低压缸排汽管路3与空冷岛2相连接,空冷岛2通过空冷凝结水管路4与排汽装置1相连接,排汽装置1连接有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5,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5上设置有前置泵6;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7与热网疏水母管8并联后通过第一管路9连接至余热锅炉10,第一管路9通过分支管路11连接至排汽装置1;热网疏水母管8与排汽装置1之间连接有热网回水管路12;热网回水管路12设置在热网疏水母管8与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7汇合之前;热网回水管路12上设置有手动阀门13、电动调节阀门14和流量计15。第一管路9设置有除铁过滤器16、凝结水泵17和轴封加热器18。热网疏水母管8设置有热网疏水泵19。
[0015]通过对现有管道进行改造,在热网疏水母管8与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7汇合之前增加一路去排汽装置的管道,同时在管道上增设一个手动门、一个电动调门、一个流量计。通过电动调门来调节热网疏水通向排汽装置1的流量。在联合循环热电机组背压模式运行空冷岛空冷翅片管束进汽量较少时为防止空冷翅片管束发生冻裂情况,可以通过调节热网疏水进入排气装置的流量增加空冷进汽量,同时在热网疏水温度较高时,可以调节热网疏水部分去排气装置,使得较低温度的凝结水前置泵出口水与热网疏水混合后进入凝结水系统,降低凝结水温度。
[0016]具体改造后的运行方式如下:
[0017]1、空冷翅片调整至最少数量且空冷风机全部停运依旧无法维持排气装置及空冷背压,且空冷翅片管束温度不均部分温度较低将出现冻裂可能时,通过调节热网疏水至排汽装置的电动调节阀门14,增加进入空冷岛2的蒸汽量,有效防止空冷翅片管道冻裂的风险。
[0018]2、在热网疏水温度较高时,通过调节热网疏水至排气装置调门,使部分热网疏水疏至排汽装置1,经排汽装置1冷却后通过前置泵6与热网疏水汇合进入凝结水系统,如此调整将会降低凝结水水温,防止温度较高的热网疏水对凝结水设备产生影响。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汽装置(1)和空冷岛(2),所述排汽装置(1)通过低压缸排汽管路(3)与空冷岛(2)相连接,空冷岛(2)通过空冷凝结水管路(4)与排汽装置(1)相连接,所述排汽装置(1)连接有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5),所述凝结水前置循环管路(5)上设置有前置泵(6);前置泵出口母管管道(7)与热网疏水母管(8)并联后通过第一管路(9)连接至余热锅炉(10),第一管路(9)通过分支管路(11)连接至排汽装置(1);热网疏水母管(8)与排汽装置(1)之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利强李楠潘晓波卞小强李锁张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